教育学话语体系的生命力
古往今来,中外著名教育家的教育理论具有穿越时空和时代的巨大生命力,原因在于:他们是与众不同的天才和伟人,有独到的眼光、深刻的思维、高度的抽象概括能力;一辈子工作在学校现场,有丰富、成功的教育实践;理论来自实践,并在与实践的结合中有效地指导实践;理论揭示并反映规律,提升了理论的普适性。(阅读原文)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的中国教育学学科发展
在国内外政治、经济、科技等形势剧变的条件下,中国教育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也受到影响,主要表现为大变局中的“乱局”、大变局的复杂背景、国内复杂环境与中国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相互作用。例如民族主义、国家身份认同教育、价值观教育、地缘关系、地缘教育改革、人道主义教育、全球变革与全球公民教育等,这些变局到底如何影响到今天的中国教育?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教育学界应如何去回应?需要我们予以重视。 (阅读原文)
中国教育学体系建设:何为“中国”、什么“体系”、如何“建设”?
探讨中国教育学体系的建设,应该从理解“中国”、“体系”、“建设”三个核心概念开始。教育基本理论的“基本”之本是根本,也是本源。我们倡导回到原点、回到本源的思考,包括至少两个方面: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这两个原点有很多载体,其中一个重要载体就是概念,包括对一些基本概念的剖析。本次,我提取三个基本概念展开:何为“中国”、什么“体系”、如何“建设”。 (阅读原文)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经验,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教育传统,吸收西方有益的教育经验和理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学概念、范畴、命题、思想等一套体系性话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和教育学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政治性与学术性的统一。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具有促进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创新发展的理论意义,更好地阐释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实践意义,以及增强中国教育学的国际话语权、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软实力”的社会意义。 (阅读原文)
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技术教育学学术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相对比较薄弱,国家政策明确了职业技术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类型,但是与之相适应的新时代职业技术教育学学术体系建设仍然不够清晰,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未展现出有针对性的诠释、指导和预测功能。 (阅读原文)
教育学体系建构的取向与向度
当前教育学体系建设面临教育学涵义宽泛含糊、教学备受诟病、思维特色不显的困境。教育学体系建构在体系取向的分类、方法论、结构方面存在自洽的纠结,在问题取向的真问题与假问题、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解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方面存在自觉的烦恼。未来教育学体系建构要注重如下三个向度的有机统一:在内容向度上,要坚持问题导向;在主体向度上,要立足行动逻辑;在方法论向度上,要实证与解释并重。 (阅读原文)
新时代中国教育学体系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路径
“教育学体系建设”包括了不同层级的任务,从教育学课程与教材知识体系建设、教育学专业体系建设到教育学科体系建设、教育学活动及研究体系建设四重任务。教育学体系建设四重任务间具有层级关系,下一个层级是上一个层级的基础,教育学研究活动或一般而言的教育学术体系建设具有基础性地位。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以上四个体系的建设都取得了若干新进展、新成就,但政府的高期望与要求、教育实践的不断变革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给当前我国的教育学体系建设带来诸多挑战。继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元教育学讨论之后,当前我国教育学体系建设又进入一个反思和重构的时代。 (阅读原文)
教育学:中国的和世界的
教育学内部的分裂决定了教育学方法论的分裂,大致形成经验主义的科学和直觉主义的人文学两种研究范式,而不同研究范式产生了不同的教育学内容,它们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各不相同。基于经验主义范式的科学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客观见诸于主观,无论在自然领域和社会领域都是如此,不容主观臆断,拒绝主观意志;基于直觉主义范式的价值具有主观性,受文化和历史传统影响,不排斥主观意志。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学者排序按照论坛发言顺序排列,感谢广州大学教育学院为专栏建设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