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体系”建设】新时代中国教育学体系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路径

2022-07-0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教育学”的概念有多层理解,包括了一门专业课程及其教材名称、一种人才培养专业类型、一个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名称、一种系统性教育研究活动等四种不同的理解。因此,“教育学体系建设”也包括了不同层级的任务,从教育学课程与教材知识体系建设、教育学专业体系建设到教育学科体系建设、教育学活动及研究体系建设四重任务。教育学体系建设四重任务间具有层级关系,下一个层级是上一个层级的基础,教育学研究活动或一般而言的教育学术体系建设具有基础性地位。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以上四个体系的建设都取得了若干新进展、新成就,但政府的高期望与要求、教育实践的不断变革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给当前我国的教育学体系建设带来诸多挑战。继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元教育学讨论之后,当前我国教育学体系建设又进入一个反思和重构的时代。新时代我国教育学体系建设应紧紧围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学体系”的关键目标展开,明确各个层面上的建设任务,注重传承老一辈教育学家的精神,树立教育学的学术自信和文化自信。

 

“教育学体系”的四种理解

 

  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及其教材名称的“教育学”。有时也称“教育学原理”、“教育学概论”甚至“教育原理”、“教育概论”。在此意义上,“教育学体系”一般指“教育学课程与教材知识的体系”。

  作为一种人才培养专业类型“教育学”(本科、硕士、博士),亦称“教育学专业”。在此意义上,“教育学体系”即指教育学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作为一个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名称的“教育学”。作为一级学科名称的教育学,下面又有若干个二级学科,如“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学”等等,指以教育为研究对象的专门知识领域及其亚领域。在此意义上,“教育学体系”即一般意义上说的“教育学科体系”。

  作为一种系统性教育研究活动的“教育学”,是对学理性教育研究活动的概括和抽象。在此意义上,“教育学体系”即“教育学活动的体系”、“教育学研究的体系”。

 

“教育学体系建设”的四重任务

 

  “教育学课程与教材知识体系”的建设,其任务是指对《教育学》课程及教材知识体系的重新选择、整理、结构化以及教学方式的改革等。

  “教育学专业体系”的建设,其任务是围绕着人才培养所开展的从目标厘定到课程教学再到质量评价和资源开发等系列活动。

  “教育学科体系”的建设,其任务指对教育学作为专门知识领域的性质、结构、功能等的重新认识、理解与安排。现在所说的“一流教育学科建设”即包含了上述双重任务。

  “教育学活动体系”、“教育学研究体系的建设”,其任务是对教育学活动或教育学研究的目的、任务、路径、方法、评价等的重新认识、理解与变革,带有一般意义上方法论或范式变革性质。

  教育学体系建设四重任务间的层级关系,由下到上依次为:教育实践活动体系、教育学活动体系建设、教育学学科体系建设、教育学专业体系建设、包括《教育学》在内的教材体系建设。其中,教育实践活动体系具有基础性地位。

 

教育学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

 

  近年来教育学体系建设取得了若干新进展、新成就。

  在教育学类教材建设方面,陆续建设了一批教育部和省市级精品教材、教育部马工程教材,在全国首届高等学校优秀教材评奖中一些精品教育学类教材上榜。

  在教育学专业建设方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从本科到硕士和博士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生阶段涵盖学术类和专业类两种不同的类型,本科阶段启动一流专业建设项目,课程与教学质量意识不断增强,基础理论课程、方法论课程建设有明显进步。

  学科体系建设方面,有8所大学(6+2)的教育学科进入“双一流”建设范围;若干所高校的教育学科在国际可比较范围内表现不断上升;出现了一些诸如计算教育学、教育神经科学、未来教育与学习、工程教育学等新的教育学科领域。

  教育学活动或教育学研究方面,成果数量和质量都有显著上升,教育学的国际发表与出版不断增长,量化研究、质性研究以及混合研究都取得长足进展,教育学研究对教育实践和政策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教育学研究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地位日益巩固,教育学研究的文化自信开始形成。

  政府的期望与要求、教育实践的不断变革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给教育学体系建设带来诸多挑战(详见图)。

 

新时代中国教育学体系建设的主要路径

 

  新时代中国教育学体系建设的关键目标是“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学体系”。各个层面的具体发展路径为:

  教育学教材体系建设。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反映教育实践的新形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教育思想,系统整理和选择百年多来中国教育学研究成就,不断提升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教材质量和水平。

  教育学专业体系建设。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契机,重新思考教育学各类本科、硕士和博士专业设置问题,更加清晰厘定教育学各层级各类型专业培养目标,增强教育学各层级各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教学设计与质量评价的一致性,拓宽教育学专业的课程基础,广泛开设教育调查课程,提升教育研究方法课程质量,构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开展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助力教育学专业建设跟上时代步伐。

  教育学学科体系建设。以“双一流”学科建设为契机,全面梳理教育学学科体系演进的历史,分析教育学学科体系的现状和问题,并予以完善。反思“学科”概念对教育学科建设产生的双重作用,更新教育学科观念。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支持青年学者成长和发展。适应教育实践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新需求,推动教育学科交叉,培育和促进新型教育学科,扩展教育学科领域。研究和解决教育学科建设同质化问题,凸显教育学科建设的特色与优势。建立教育学科建设的协同机制。适应学科评估指导思想变化,促进学科建设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做好“教育学+”工作,不断优化学科发展生态。

  教育学活动体系建设。教育学者要在学术活动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走出书斋和高校的院墙,深入教育一线,了解教育实践的真实样态,以及对好的教育理论的渴求,解决“不接地气”问题;研究真问题,注重基础理论问题、前沿问题和重大实践问题的研究,加强中国教育发展的理论总结和概括。把握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悉心了解中国教育学在学术和思想领域所取得进步,大力开展中国当代教育学家思想的研究。重视自身知识传统的同时保持一种开放的知识态度,积极开展学科间的交流与对话。接受研究方法与范式的多样性,理解不同方法与范式的优点与缺点,对自己偏好的研究方法与范式保持一种谦逊的态度。涵养教育学精神,树立教育学术的文化自信,进一步克服教育学研究中的西方中心主义问题。

 

  (作者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本文系专家在第一届广州大学教育学院行知教育学术论坛上的发言。中国社会科学网 王晏清/整理)

关键词:教育学;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毕雁 实习编辑:余金金)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