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中国学派
中国社会科学报
新浪微博
今日头条号
中国文学的文化自信主要不是艺术判断,而是文化立场和价值观判断。现代性价值是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化自信的关键。
中国现实主义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学,在史传传统的影响下,其叙事内容是以民族国家事迹为主导,必然是要指向民族国家的大事要事。
积极推进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体系建设,是当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命题,也是实现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现实需要。
“辨体明性”文体批评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乃至形塑了一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使其同时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
从信息技术的角度看,“口头传统”是与“书写传统”经常并置的概念。人类会说话的历史,就是口头传统发生和演进的历史。
如今的“90后”和“00后”,他们是生来就处在数字时代的“数字原住民”,更容易产生注意力的危机。
美学学术的发展要依靠深入的理论研究,对中西理论资源的占有和运用,以及对现实需要的应对。
在中国与西方思潮竞争的过程中,美学承担了特别的职能。对于中国学者而言,美学是萌发新颖思想的宝库。
20世纪早期的中国文学研究有不同策略和路径,其中主要有三条路径从世纪初开始生长,隐显发育,影响...
这里,现实与梦想交织、传统与创新共鸣,每一处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2024年第13期
202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