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心声】逻辑是科学

2025-01-0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2024年11月24日,我应邀在河南省逻辑学会学术年会上作报告“‘逻辑的观念’二十五年”。我已多年不参加中国逻辑学会的活动,这次难得和逻辑同人相聚,我借机讲述了自己从事逻辑教学和研究的一些经历,重新谈论了我对逻辑的一些认识。

  1986年在承德全国逻辑会上,我在报告中说,如果不学习现代逻辑,“混饭吃”可以,搞好逻辑教学和研究是不可能的,结果得罪了许多人。1999年我写了一篇文章《论我国的逻辑教学》,主张以现代逻辑取代传统逻辑,结果引起轩然大波,引起广泛的讨论和争论。2000年出版《逻辑的观念》一书,我明确地说,“归纳不是逻辑”,“辩证逻辑不是逻辑”,招致许多人的批评,认为我在“砸饭碗”。我开玩笑说,过去面对逻辑界的老人,说话得“搂着”,如今面对年轻学者,我可以随便说了。话虽如此,我却发现,这“随便说”其实更不容易。

  所谓逻辑的观念指逻辑是什么。我谈论逻辑的观念,为的是强调逻辑是科学。我常说,科学就是画圈,因为界限分明。逻辑也是一样。总有人批评逻辑的局限性,说它干不了这,做不了那。我一直反对局限性的说法,我认为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局限性,局限性恰恰是由其科学性决定的。

  逻辑有一个特殊情况,从传统到现代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带有自然语言表达到变成完全形式化的表达。正是这一转变使逻辑脱胎换骨真正成为科学。这是因为,形式化的方式使逻辑的性质和能量充分显示出来,从而充分展现出逻辑的科学性。众所周知,科学是需要专门教授的。在自然科学领域,这是自明的,不必讨论。但就是这样一个自明的问题,在教授现代逻辑这里却成为了问题。有人说它难懂,学生接受不了,有人说它离自然语言太远,不自然,有人说它解决不了日常表达中的问题等等,所以他们堂而皇之地拒绝它,办法就是巧立名目,比如搞普通逻辑的科学体系,宣传所谓非形式逻辑,如今则是鼓吹批判性思维。

  我不是这样。我认为所有这些认识和做法都是错误的。2004年我出版了一部教材《逻辑基础》。考虑到文科的特点,我以一阶逻辑系统的定理做推理规则,教授如何使用这些规则进行推理和证明,从而不用讲述公理系统及其元定理的证明,使教学极大简化。我以弗雷格的方式讲述量词和自然语言转换,从而使这部分学习可以和分析哲学的相关讨论直接对接,我还结合各逻辑理论进行哲学讨论,从而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部教材我用了二十年,也推荐给一些同仁,使用效果还不错。

  在报告中,我讲述了我编写和使用这部教材的经验和认识,以亲身经历来说明,逻辑教学是做的事情,而不是讨论的事情:你对逻辑有什么样的认识,你就会教什么样的逻辑,你自己是什么样的逻辑水准,你的逻辑教学就会是什么水准。所以,至关重要的还是树立起正确的逻辑观,好好学习逻辑,努力提高自身的逻辑水准,然后才能结合实际搞好逻辑教学。

  面对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我感到自己不能再“张口就来”,而要努力“循循善诱”。我语重心长地说:传统逻辑不要再教了,对学生没有好处,对老师也没有好处。我知道,思想的表述是一回事,他人的反应是另一回事。前些日子我在网上发了一篇小文《从心里瞧不上批判性思维》,点击率两天破万,最后超过五万。不知会有多少人对号入座,怒火中烧。有朋友来信告知,小文发出那天,正好批判性思维专业委员会成立,有人在会上还说起它,令人有些尴尬。也许那是巧合,但我的观点始终如一,问心无愧。报告中我又谈到批判性思维,只淡淡说了一句:还是不搞的好,至少不要鼓吹那样的东西。

  从事逻辑和哲学研究半个世纪,我深知逻辑的重要性。我是一名逻辑老师,更知道教逻辑的责任和意义。逻辑是科学,作为教师,就是应该传授科学知识,传授具有科学性的知识。逻辑就是逻辑,是不应该加字的。

(作者系郑州大学哲学学院特聘首席教授、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 )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李秀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