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杨庆中,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教授。著有《二十世纪中国易学史》《周易经传研究》《易学与儒道哲学》《先秦儒家哲学探源》等专著多部。
中国古典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是以中国古代文明与典籍为研究对象,以探源、培根为基础,以整体把握、系统呈现为方法,以服务当下、走向世界为目标,深挖经典内涵,辨章其流变脉络,梳理中国传统经典知识体系的结构特征,考察其在历史不同发展阶段对中华文明乃至周边世界的意义,揭示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价值。
一、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全局看,需要中西互相启蒙。近二百年来,人类文明的走向,主要是由基于古希腊、罗马文明的丰富资源发展而来的西方文明所主导。西方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都曾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古希腊、罗马的哲学、文学、历史、科学等。近代科学的产生也与此有关。毋庸置疑,这种文明在近代以来给人类带来了诸多福祉,但也产生了诸多难以克服的、甚至是与人类文明发展背道而驰的问题,如文明的冲突,人与自然的矛盾,等等。出现这些问题,原因固然很多,但也表明以古希腊、罗马文明为根基的西方文明,其自身有着无法克服的固有缺陷,已表现出诸多的局限性。早在上个世纪,已有西方有识之士开始把目光转向中国古典文明,探索其中的智慧。近些年来,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和人类文明新形态问题备受瞩目。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理解这一“新形态”,使之在人类未来发展中发挥指向作用,需要对其“民族文化底蕴”——中国古典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把握。
二、从文明互鉴的时代背景看,发掘中华文明智慧刻不容缓。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中国方略”,这体现了中华文明的智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离不开世界各种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互鉴就是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取长补短,互利共生,即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共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建设,为世界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阳光普照世界!” “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的背后离不开对中华文明的内核——中国古典知识体系的渊源流变、理论特征进行系统的梳理,深入的理解,并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开发中华文明智慧并加以培育。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我们既要回应人类文明发展需要,也要结合中国实际。
三、从学科发展建设的方向看,亟需建立中国古典学。近现代中国的学科体制源于西方。不可否认,这对于中国传统学术的研究带来了开放的视野,全新的面貌,对其现代转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中国古典知识体系是一个整体,源自于西方的近代学科分类,人为地割裂了这一知识体系的整体性。加之现代学科研究的范式也源自西方,所以建立在近现代学科分类基础上的学术研究,很大程度上是在用西化的思维方式观照、理解、评价中国古代的知识,以及蕴含于这一知识体系中的价值关怀。这样一套被分解、被西化的中国古典知识体系很难支撑起前述提及的时代面临的重任。因此有必要从学科发展的高度,深化、完善中国古典学,以建立一个能够整体呈现中国古典知识体系的新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