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零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康德是18世纪哲学家,但是康德与我们的时代具有紧密的联系,时值康德诞辰300周年,中国康德哲学专业委员会与德国哲学专业委员会2024年年会在武汉举行。中国社会科学网特推出华中科技大学邓晓芒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李秋零教授、清华大学黄裕生教授、南京大学张荣教授以“康德与我们的时代”为主题的名家对谈,以飨读者。
关于邓晓芒第三形而上学这个主题,上次对谈时我已经跟他讨论过了。今天下午我就回到“康德与我们的时代”这个主题。这是一个很热门、也很宏大的话题。首先“我们的时代”,谁是“我们”?可能想的更多的是,我们中国人现在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这样我们才能够把康德跟我们这个时代联系起来,谈康德对于我们今天这个时代的意义等等。前几天,我受邀参加在德国举办的第14届康德大会,邀请方给我规定了一个命题作文:讲一下中国的康德接受史,就是我们中国人是怎么接受康德的。我谈到了康德在中国被接受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尤其是谈到了我们这个时代,我们这个世界,康德研究在我们中国的发展,甚至我自豪地告诉德国人,康德研究的中心已经转移到了中国,无论从研究的数量、从业的人员还是从研究的深度,我都可以对德国人说,我们现在已经成为康德研究的中心了。
这时,一个德国教授马上给我提了一个问题:中国人为什么这么喜欢康德?为什么康德在中国被接受得这么广泛?坦率地说,我作这个题目,已经预先想到了会有这样的问题出现。当然会议时间非常有限,我不可能充分展开,全面去谈康德和中国之间的关系,我是从启蒙意义上来讨论的。因为这次第14届康德大会的题目就是“康德的启蒙”,我把它翻译为“规划”,韩水法把它翻译成“方案”,大致就是project这个词。我结合启蒙来谈,说康德引入中国时,是1902年,正处在我们称之为中国启蒙运动的前夕,新文化运动的前期,这时康德最早进入中国是梁启超写了一篇介绍康德哲学的文章,他使用的题目就是“近世第一大哲康德”。在文章内容上,他谈到康德的时候使用的称号是“黑暗时代的救世主”、“万世大师”这样的称号。“万世大师”在儒家传统中只有孔子才享受这个称号,我说康德一被介绍入中国,那可真是出场不凡,因为它正好切合了中国人启蒙的需要。1978年之后,被人们称为思想解放的时代。思想解放又跟启蒙联系起来。有人说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时代的启蒙被救亡打乱、打断了,所以等救亡结束,康德又一次被发现、被研究,而且成为显学。
后来我们就又谈到,被称为启蒙的思想家那么多,为什么是康德这个启蒙思想家呢?康德这个启蒙思想家更受中国人欢迎,这是为什么?我就和他谈到了康德在启蒙运动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现在我们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后现代思维对启蒙时代的批判。我使用了我自己创造的一个命题说,如果你们西方人当年读懂了康德,也许就不需要后来的后现代了。因为康德作为启蒙思想家对启蒙本身所做的批判已经足以警醒你们西方人了,但你们西方人当年没读懂康德。为什么现在我们中国人这么喜欢康德呢?是因为我们读懂了康德。这里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西方的启蒙运动开始兴起的时候是什么状况呢?伏尔泰眼中全是愚民,没有知识,不知道什么是真理,于是伏尔泰等人站出来说,好!我给你们知识,给你们真理。著名的法国百科全书学派干的就是这样一件事,这件事在历史上是丰功伟绩,他确实是把知识给予了人民。但是它导致了一个严重的后果,因为他们要清除的是历史上的成见,把真正的知识交给人民。但是他们交给人民的是现成的知识,是新的成见,实际上不见得是正确的,而是用新的成见取代了旧的成见,他们并没有把思维的权利交给人民,他们甚至用是否接受他们的知识作为人是否开化的标准。即我告诉你真理了,你还不接受,这真是朽木不可雕也,这就是启蒙学派所持的一种态度。他们把自己奉为真理的代表,所以才有后来法国大革命,有罗伯斯庇尔等人的屠杀政策,也才有罗兰夫人在刑场上喊“自由,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而行!”。
那么,康德是在干什么呢?康德在他的教师生涯中,在他的讲课通告上,以及在他的书信中,在他私人的谈话中强调,我不是教人哲学的,我是教人哲学思维的。也就是说,告诉你他不是Philosophie(哲学),而是philosophieren(做哲学思考),是怎样做哲学,怎样从事哲学思维。所以康德在不同的著作中一再强调,启蒙是什么?启蒙就是自给自足。乃至于他专门写下一篇文章《什么叫启蒙?》。书中的启蒙格言就是:大胆地使用你自己的理性。对于康德来说,他面临的最大的危险,就是人们不敢思维。因为在西方的传统中,一直有健全理性这个词,就是说我们正常人都有着健全的理性,这是没有问题的,但关键就在于你会不会运用自己的理性,你不敢运用自己的理性,甚至你作为一个懒汉,自己不去运用自己的理性。所以康德认为启蒙就是自己思维。这是康德哲学的意义重大之处,也是今天我们应该深思的一个问题。伏尔泰式的启蒙就是教给人们知识,但是康德式的启蒙是提倡让每一个人都自己思维,这可以说是康德在启蒙问题上的最大的贡献。
康德第二个值得一提的,就是对道德主体的尊重。我们经常提到康德的一个命题,就是人是目的,这是广为传播的,但查原文没有这句话,康德从来没有说过人是目的这句话。他说的绝对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康德的人就是一个道德主体,一个能够自己给自己立法,同时又为自己运用自己的自由担责的一个道德主体。用康德的语言来说就是“人格”,所以康德说“人是目的”这个命题,真正应该是说人格是目的。康德所说的人格是每一个人格,每一个道德主体。所以在这种意义上,康德的这种思想,为我们的两次思想大解放提供了理论上的启发。五四运动和1978年之后的改革开放,我认为可以被视为中国的两次思想大解放。我给德国人就是这样讲康德对我们中国人的重要性。
当然,还有一条是严密的思维,康德让我们自己思想,绝不是让我们胡思乱想,而是让我们按照逻辑去思考。所以,我们过去讲德国古典哲学的时候,常常会说康德提出了先验逻辑,黑格尔提出了辩证逻辑,这是对形式逻辑的一种批判。这样导致我们今天的大学课堂上,只剩下数理逻辑在坚守着一定的位置,而形式逻辑没有了。这会导致什么后果呢?我举一个例子。我有一次在参加博士论文答辩,答辩委员都在提问题,我就问了一个问题是,你的论文的某页用了“因此”这俩字,你把“因此”的因果关系给我讲一讲,你前边的东西跟后边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因果关系。他说我就是这样顺手写的。我说“因此”这俩字能是顺手写的吗?你向我展示的是一个因果关系。所以从这里看出来,我们的逻辑思维加强很重要的。我记得晓芒曾经有一篇文章,拿一个相声做例子,专门讲逻辑,逻辑思维的重要性。我经常在家给我夫人上逻辑课,她批评孩子张口就是“你从来就怎么怎么样”,我说“你从来”这是个全称判断,是从哪儿得来的,这会打击孩子的自尊心。这是简单举一个例子。
我当年最开始接触康德的时候,我的导师苗立田给我说,你研究康德不能从中间下手,必须从头至尾看康德是怎么论证的,他说如果你轻易接触了康德的前提,你就会走不出他给你画的那个圈儿,你就得接受他的结论。这有什么意义呢?就是严格的逻辑思维。当年西方人在哲学课堂讲了一个段子,我们都知道古希腊哲学里有这样一个命题,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这个命题是芝诺提出来的,就是说阿基里斯这个长跑健将,他要追乌龟的时候,他必须先到乌龟原来的位置,用去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乌龟实际又向前爬行了一段,所以他俩还是有距离,不管这个距离是多么短。阿基里斯必须再重复前一次的过程,于是,新的结果还是,乌龟在阿基里斯前面。当年芝诺很得意地给他的学生讲了自己的这个发现,他的学生第二次去课堂的时候就带了一只乌龟,这个学生一步就跨到乌龟前面去了,很得意地向老师炫耀。他从芝诺那里得到的回答是什么?你出去!西方有一个思辨的哲学传统,我们一直在批判。思辨的传统不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是我用逻辑讲出来的东西,你必须用逻辑来回答,我讲的是理论,你也得给我讲理论。你来给我讲一讲,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这个命题,你如何用逻辑的方法来回答。康德可以说是思辨哲学的一个高手。
我不知道有多少同学接触康德的著作,不少人经常跟我反映,读康德著作如何困难,读到后来就不知所云了。康德究竟在给我们说什么呢?我说是,你读了后边就把前边忘了,狗熊掰棒子。真正读康德,你必须一开头把他那些定义、对名词的解释都完全掌握了,才能再往下看。这就是逻辑的力量,你不服是不行的。所以,如果说康德和我们的时代,或者康德对于我们今天这个时代究竟有什么意义。我想,作为一个哲学家,他不仅给我们提供了哲学,更重要的是教我们如何去哲学思维,这是康德作为教师毕生遵守的规则,也是我们今天应该从康德那里学来的东西。我希望对康德有兴趣的朋友,还是更多地学一学康德是如何思维的,这对于我们的时代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