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陈雅静)11月23日,《自然辩证法通讯》精选文丛新书发布会及作者座谈会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举行。会议由《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副主编王大明主持。
该精选文丛由《自然辩证法通讯》主编、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教授胡志强总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
聚焦当前学界热点议题
此次精选文丛系列从生物学哲学、人工智能的哲学研究、博物学史研究三大主题,精选了近十年间《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发表的优秀论文集萃,策划编辑了三册丛书:《当代生物学中的哲学问题》、《人工智能的哲学思考与时代反思》、《博物学史研究前沿》,分别由主编胡志强、编辑部主任李斌、编辑部副主任柯遵科担任各分册主编。
发布会上,三位主编依次对丛书的内容作了介绍。
《当代生物学中的哲学问题》聚焦科学哲学中最受关注的分支领域之一生物学哲学。随着生物学的发展,分支学科如进化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系统生物学出现新的理论演进,并呈现出交叉融合态势。本书集中反映了国内科学哲学家在生物学哲学领域的研究状况,既与生物学研究紧密相关,又涉及基本和关键概念的哲学分析,深化了对一般科学哲学问题的理解。
《人工智能的哲学思考与时代反思》从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深刻影响出发,梳理并整合人工智能在哲学基础问题、伦理规范理论、政治哲学以及社会运用方面的前沿理论和问题思考,探索人工智能与人类的相处之道,为我们理解和应对人工智能的挑战,以及人工智能稳定、有序、和谐的发展提供更深入的理性思考。目前“人工智能”仍是社会主流话题,“人工智能”及其相关科学技术必将受到长期关注。本书具有科普和思想启发的作用,同时积极响应国家“推动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可作为人工智能方面的科普读本。
《博物学史研究前沿》精选近几年国内学者对博物学史的前沿研究。在科学专业化之前,博物学和自然哲学作为两大主要板块,共同构成科学的基本内容。如今在博物学兴起的同时,博物学的历史研究也方兴未艾。各种各样关于博物学的历史叙事,既丰富多彩又引人入胜。本书旨在反映博物学史研究在国内的发展,并着重体现帝国主义、全球贸易、女性主义、图像传播、科学实践等视角和方法在博物学史研究中发挥的作用,有助于读者了解博物学史研究的多重维度和发展动态。
作者深受启发
在作者发言环节,部分文章被丛书收录的作者发表了自己的感想。
北京大学哲学系陆俏颖认为《当代生物学中的哲学问题》是对研究当代生物学中的哲学问题的一种肯定,更是对当代生物学与哲学交叉领域的学术研究的一次非常重要的梳理。将主题相近的期刊论文汇编成册,为学界和同行们提供了一个共享信息的资源平台。她分享了自己被收录的三篇文章的写作心得,强调了学术共同体之间的讨论和交流对个人研究的助力,希望未来能加强学术共同体之间的对话交流,继续探索生物学与哲学的交叉领域,为该领域的学术共同体贡献更多的视角和思考。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李胜辉对《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与商务印书馆能够将自己的文章收录至《当代生物学中的哲学问题》分册中表达了感谢,“自然选择、定律与模型——福多的‘先验论证’错在何处?”这篇文章的成功发表对博士刚毕业的自己起到了莫大的鼓励作用,他介绍了自己文章的研究内容,讨论了生物学哲学中的科学定律与科学模型。
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程广云对自己的文章能够收录至《人工智能的哲学思考与时代反思》表达了感谢,认为人工智能哲学问题作为学术前沿问题,对其的思考应继续拓展下去,同时分享了他近年来对人工智能哲学的深入思考,讨论了人工智能的“奇点”、图灵测试、人工智能的发展出路何在这三个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李猛通过PPT的形式分享了自己的文章被收录至《博物学史研究前沿》的几点感受。他统计了数个重要的科技史期刊中博物学论文的数量,强调了《自然辩证法通讯》在推动博物学领域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他还提到了博物学史研究的兴起,特别是在国内的发展,介绍了自己对博物学研究的见解,表达了对未来中国博物学研究的期待。
国家动物博物馆馆长张劲硕认为,学习博物学史、博物文化史及相关理论对我们的实践活动至关重要。《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发表了许多与博物学相关的学术论文,这对公众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研究博物学史不仅丰富了我们对科学文化的认识,还能推动针对面向社会公众的科普工作,彰显出本套丛书的长远价值。
最后,王大明作总结发言,来自各个学术机构的三十余名专家学者参与此次会议。
新书发布会现场 本网记者 陈雅静/摄
《当代生物学中的哲学问题》、《人工智能的哲学思考与时代反思》、《博物学史研究前沿》 本网记者 陈雅静/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