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英健: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主体性

2024-10-1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这一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建立起来的。
  一、现代化进程与文化主体性
  在马克思人学视野中,主体性通常在人与对象、人与自我两个维度展开,既用来确证人的自我身份,实现对对象的认知,也用来指称以自我为对象展开的完整性建构,其内在诉求在于人从与对象世界的关系通过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生成自身的活动目的,并通过对自我与对象关系的协调,服务于人之活动目的的实现。显然,对主体性的认识离不开人之实践为主体性提供的生成和提升的基础。
  人的实践活动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到高的连续性过程,因此,基于人的实践活动的连续性之基的主体性,也通过其超高的稳定性、持续的传承性形成一种辐射面广、凝聚力强并在群体中达成共识的价值认同,并不断内化为群体成员共同拥有的精神文脉,通过人的社会与社会的人的主体性的双重塑造,赋予了人“文化的存在”与“以文化人”的深蕴,并通过为人的主体性注入了文化因子,彰显了不同民族在文化和文明方面的差异性,既生成不同民族所独有的交往价值观,也通过不同文化主体所呈现出的独特性得以体现。因此,文化主体性是源于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且反映和体现一定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文化认同,在其对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引领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自主、自觉、自为的文化主体特性,其价值指向文化主体的影响力。
  从文化主体性的主体视角看,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主体地位不仅是全面的,而且也体现了先进性的要求,其文化主体领导作用的发挥,从根本上是与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相一致,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主体这一基本原理的方法论要求。
  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全体人民在追求现代化的进程中,立足现代化发展内在规律的把握,通过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超越,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的现代叙事,展现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内在逻辑,成功地“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既表达了对实现历史唯物主义人民立场的坚守,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的价值旨趣在新时代表达,彰显了马克思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与主体性的彰显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主体性生成于人的历史主动的创造之中,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发展道路,它不仅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精神标识,而且也指向一种源于人的精神创造,体现中国独有的世界观、文明观和价值观,深蕴于人的精神创造的实践结果之中,体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神品质。它不仅有着深厚的现实基础,而且也有着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理想性的价值建构。
  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文化的主体性也在文化主动的不断彰显中出场,它一方面基于文化实践现实生成文化主体意识,另一方面,又将这种文化主体意识经由正确思想的指导,用事物发展对文化主体是否有利作为评价尺度,在思想和文化的双向奔赴中彼此契合、互相成就。这既是文化主体性在文化实践中不断得到激发的过程,也是通过文化的理论建构,在巩固文化主体性中进一步凸显文化主动的自觉、自信、自强的主体诉求的过程。
  三、彰显文化主体性的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以对文化主体性的高度自觉,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化创造主体的作用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在更为广阔的文化空间中牢牢掌握文化主动,既传承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也立足于直面文化实践的新课题,不断增强文化创新的主体性。
  从文化主体性出发把握文化创新,内在要求人们将对其思考从实践的主体性进一步升华到文化哲学的本体论高度,在将理论和制度的创新不断达到新高度的同时,“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这具体体现在:一是从人的实践创造出发把握文化的生成与共享,进而揭示人在文化发展中的能动性;二是从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文化批判理论出发,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大历史视野中,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战略性反思,从主动与被动、“两个结合”“文化双创”、古与今、中与外等多维关系的辩证把握中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的文化主体性;三是从马克思主义的需求和供给理论出发,立足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将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实现从需求向供给、从物质需求向美好生活这一体现文化主体性需求的转向,并通过对“依靠谁”、“为了谁”的解决,不仅使马克思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主体的思想在新时代得到发展,而且也使“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所蕴含的主体创造与文化共享等文化主体性思想获得了原创性诠释;四是从马克思关于普遍与特殊的辩证法出发,立足于体与用、根与魂、义与利、势与时、自在与自觉、共性与个性等多重关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中所蕴含的文化主体性;五是从人民群众历史主动思想出发,实现对人的主体性的认识从历史观向文化观的转变,并在历史观和文化观的结合中,把握“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所蕴含的文化的双向创造性,有效地解决不断创造新辉煌的主体性和精神能动性问题。由此可见,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由于有了文化主体的理论建构,不仅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也通过在文化方面的诸多创新和突破,生成更完善的文化思想体系,让经由“第二个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因此,在迈向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主体性要求,需要着眼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的文化主体性的“守正创新”,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李秀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