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完善的人生

——读《王小锡伦理学文集》有感

2024-07-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一

  刚刚过去的40年,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从而大踏步赶上世界潮流的40年,同时,它也是中国伦理学恢复学科建制,从而大踏步赶上时代浪潮的40年。在这40年间,有一批优秀的伦理学人立足中国大地,在古今求索、东西汇通之间开拓出诸多学术领域,生发出诸多研究议题,搭建起诸多学科平台,为中国伦理学的塑型与发展作出了贡献。放眼历史,这40年间的理论成果和学术成就无疑构成了当代中国伦理思想史的关键内容。而回顾、理解和思考这些内容,同样构成了当代中国学人理应参与的一项严肃工作。在这个意义上,王小锡教授2022年出版的《王小锡伦理学文集》(以下简称《文集》)就显得颇为重要。该书以150万字的篇幅,收录了王小锡教授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几乎全部伦理学文章。它从一位勤勉学者的个人学术编年史的维度,展现出那一代学人的特质,也映射出当代中国伦理学发展历程的一段重要篇章。
  《文集》共三卷。第一卷主要涉及王小锡教授对伦理学基础理论和道德建设基本机制的学术讨论,以及他有关道德现象的所思所感。第二卷汇集了王小锡教授对经济伦理学的研究成果,其中既包括对经济伦理学原理的一般研究,也包括通过诉诸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和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而阐发的经济伦理思想。而第三卷则进一步聚焦于王小锡教授近年来着力倡导的“道德资本”理论,以及他更为务实的企业伦理研究与经济道德对话。可以说,这三卷的编排不仅反映出伦理学研究作为一门实践哲学所具备的“由一般到具体”、“由思想理论到现实”的品格,而且反映出王小锡作为一位伦理学研究者把握上述品格,从而走向思想聚焦与理论成熟的学术历程。用王小锡自己的话说,他一方面“在理论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承继中国优秀传统伦理文化,吸收外国合理的伦理理念,力图系统研究和阐释具创新意义的学术观点”,另一方面则“面向我国经济建设尤其是企业现代化建设的现实,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力图为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提出具有实际价值的理念和操作方案”。
  如果仅从篇幅上来讲,很显然,王小锡关于当代中国经济生活及其伦理本质的思考占据了比较突出的位置。这不仅体现在相关论述构成了《文集》后两卷的主要内容,而且表现在学界对王小锡的学术评论也主要围绕这方面的议题展开。但是,正如任何伦理学者的现实思考都不可能离开伦理学基础理论的支撑、反而需要同其理论预设和立场保持一致,他针对经济伦理的思考及其有关道德资本理论的阐述,也同样与他对伦理学基本问题、基本特点、基本功能的看法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被视为后者的某种自然延伸。因此,认真对待王小锡在伦理学基础理论方面的观点,对于理解他的经济伦理思考乃至整体伦理思路而言,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维度。
  二
  伦理学是关于伦理道德的知识与理论。然而,何为伦理道德,却是每一种伦理学理论必须首先考虑和回答的起始问题。同时,它也是不同的伦理学理论彼此区别的基础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王小锡的回答是,伦理道德的“出发点应该是人和人际关系,伦理道德的践行目标也应该是人生的完善和人际关系的和谐”【1】 。这个看似简单的定义,蕴涵着至少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一,伦理道德不是某种抽象的社会现象,更不是某种思辨的社会实在,而必须直接触及具体的人和真实的人际关系。在这个意义上,仅仅探讨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的道德同其他社会现象(特别是经济基础)之间的逻辑关系,而没有“从人的需要和追求,从现实的社会人际关系,从人的实际境遇中去探讨‘应该不应该’的道德”【2】 ,显然是不完整的,甚至是相对抽象的。其二,就其“与人相关”的具体性而言,伦理道德既不单纯是规范的社会关系或社会秩序,也不仅仅是个体的繁荣或完善,而是两者的平衡与统一。如果说前者反映的是一种人际之间的空间关系,那么,后者涉及的则是一种个体发展的时间关系。王小锡注意到,现代伦理学研究更多地偏向特定时期人们所应遵守的各种行为标准和规范等问题,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个体的内在充实与整个人生过程的完善,结果导致我们面对的只是“半截子伦理学”【3】 。因此,当代中国伦理学的理论探索有必要在后一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从而恢复或重建“人际和谐”与“人生完善”之间的平衡统一。
  面对真实而完整的人,实现个体的内在充实和人生的整体完善,意味着伦理学不能仅仅处理外在的宏观问题,而要“深入人的内部,从人的道德认识的过程及其程度,从人的道德情感体验的状况及其趋势,从人们的心理基础中去寻求道德觉悟的内容、途径和方法”【4】 。就此而言,王小锡相当准确地揭示了当前伦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沿方向,即,道德心理学。哲学伦理学意义上的道德心理学,尽管不同于现代自然科学意义上的道德心理现象研究,然而,它却同样关注道德行为者进行道德判断、运行道德思维、形成道德动机的心理过程。只不过,它是以哲学的而非科学的概念化方式来把握这些过程。许多当代伦理学家尤其是美德伦理学家相信,如果我们不能提供关于道德心理结构及其运行机制的有效说明,那么,我们就不能解释道德行为者内在品质的合理性,也无法解释道德行为者所面对或达成的道德条约的规范性。因此,这些伦理学者特别强调,要把美德理解为一种优良的心理品性、进而通过美德来说明道德行为者所接触或施行的道德现象。
  与这些伦理学者相比,王小锡虽然也处理了有关美德定义的若干问题【5】(第208-212页),但是,他对道德心理学的强调却不是为了简单地提倡美德伦理学进路,而是为了进一步论证他对伦理道德之本质特征的看法,即,“道德是一种约束,但这种约束从本质上说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要求,它是主体完善、人际和谐的内驱力”【6】 。也就是说,在王小锡这里,道德心理问题之所以重要,不仅仅是因为它们指向了美德或德性等伦理学的概念化方式,更是因为它们关系到伦理道德所具有的“自律性”而非“他律性”的根本区分。在这个意义上,当我们谈论伦理道德时,我们其实是在谈论一种奠基于主体自觉性和能动性的现象;当我们践行伦理道德时,我们也不可能抛开行为者的动机或品质等内在要素而理解这种现象。因此,如果伦理道德丧失了它的“自律性”,如果我们对伦理道德的理论阐释取消了对行为者心理状态的探究,那么,我们实际上也就无法刻画出一种完整的人类生存状态,从而也就无法给出一幅关于人生完善的完整画面。
  对人生完善的描述和理解,除了需要强调行为者的内在心理的积极效应,以及行为者自觉遵循伦理道德的自律意义之外,还需要在存在论的维度上界定并规范行为者的人的本质的完整性。正因如此,“人生完善”才可能同“人际和谐”有机统一起来。王小锡认为,完善的人生意味着行为者能够全面地占有自己的本质,“使人的世界即各种关系回归于人自身”【7】 。而这种占有的全面性又进一步意味着,行为者不仅会恰当地运用自己的理性或欲望,而不至于把自己“禁锢在某种欲望的实现和满足中”【8】 ,并且会恰当地把自己的社会性,即,自身与他人的关系,视为自己的本质特征。于是,一个旨在获得完善人生的个体,就会通过锻炼和培育自身的良好品质,形成有效而规范的心理基础,进而同他人建立起和谐的外部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说,极端的个人主义之所以是错误的,恰恰在于它“完全否定一切社会和他人的存在和价值,甚至把他人和社会视为敌人、坟墓,实际也就隔断了个人与整个外部世界的联系,把人从与外部的广泛全面的联系中再又拉回到封闭的狭小天地里,使人失去了全面自由发展自己的前提和条件”【9】 。同样地,真实的集体主义之所以是正确的,也是因为它能够正视行为者个体的社会性本质,能够以符合人的本质的方式来要求行为者克制自己的私欲,从而既满足行为者的个体性与社会性之间的平衡统一,也满足行为者的理性与欲望之间的平衡统一。
  三
  毫无疑问,对人的本质完整性的强调,以及,对人生完善应当基于这种完整性的实现的强调,使得王小锡的理论立场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特质。对于这一点,王小锡不仅承认,而且给予详实的论述。他明确表示,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伦理道德做过大量的、精辟透彻、有血有肉的分析,它对我们剖析纷繁复杂的社会道德现象有着根本性的指导作用”【10】 。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出发,我们不仅能够在道德社会学的意义上判定伦理道德的本质、功能和发展规律,也能够在规范伦理学的意义上提炼出经典作家对于道德自觉、个性完善、人际和谐等一些重要理论问题的实质性观念。只不过,由于人们往往“拘泥于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只言片语”,“使他们的丰富多彩的伦理思想成为仅仅只有决定作用、反作用之类的干巴巴的几条”,所以,常常“忽视了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伦理学基本出发点的全面阐述”,从而错失了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全面把握和创造性阐释。【11】 对此,王小锡教授认为,我们一方面需要跳出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局部甚至碎片化理解,在完整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的基础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原本理论”,另一方面,也需要根据有待回答的伦理道德的基本问题、根据有待总结的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建构出符合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发展理论”,即,中国特色的伦理学。【12】 
  其实,追问完善的人生状态,特别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并结合中华文化特有的伦理思维来进行这样的追问,一直是众多当代中国学人的自觉行动。对此,王小锡特别提到了罗国杰先生在这方面的贡献以及对他自己的重要启发。在罗国杰先生那里,完善的人生恰恰就是“极端注意人的道德修养,提倡‘修身’‘慎独’,把个人的‘自我完善’看作道德行为的重要方面”,把“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提高和道德人格的升华”以及“一个人的‘道德自律’的觉悟和实践”视作根本的道德要求。【13】 而在王小锡眼里,这种被罗国杰先生自称为“马克思主义的新德性论”立场,正是在指向人生完善的同时亦能实现人际和谐的有效方案。他赞成罗先生这一观点:“伦理学绝不是一门纯理论的科学,而是一门强调实践的科学。在各种学科中,伦理学是对人的道德品质和思想素质的塑造最为重要的科学。伦理学的功能,绝不在于使人们获得关于伦理学的理论体系和讲授伦理学的能力,而在于它的形成、教育、塑造和升华人的道德人格的力量。”【14】 这无疑启发我们,作为当代中国学人,除了运用各种思想资源进行理论创建,更重要的,是要将这种理论创建面向具体的人及其现实的活动,而不是停留于观念思辨的心满意足。或许,正是沿着这样的思路和抱负,王小锡对伦理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并没有止步于体系化的沉思,而是将它们运用于对现实生活、尤其是对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分析与论证之中。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要想充分理解他的经济伦理思想和道德资本理论,就有必要到他更深层次的伦理学基础理论中加以探寻。
  【1】王小锡:《王小锡伦理学文集》(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版,第13页。
  【2】王小锡:《王小锡伦理学文集》(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版,第6页。
  【3】王小锡:《王小锡伦理学文集》(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版,第97页。
  【4】王小锡:《王小锡伦理学文集》(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版,第6页。
  【5】王小锡:《王小锡伦理学文集》(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版,第16-17页。
  【6】王小锡:《王小锡伦理学文集》(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版,第16-17页。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6页。
  【8】王小锡:《王小锡伦理学文集》(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版,第28页。
  【9】 王小锡:《王小锡伦理学文集》(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版,第28页。
  【10】王小锡:《王小锡伦理学文集》(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版,第96页。
  【11】王小锡:《王小锡伦理学文集》(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版,第96页。
  【12】 王小锡:《王小锡伦理学文集》(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版,第122页。
  【13】 罗国杰:《伦理学探索之路》,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86页。
  【14】王小锡:《王小锡伦理学文集》(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版,第180页。
  (作者系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李秀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