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魁:马克思与智能时代的“诗意生存”

2024-06-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刘魁

  刘魁,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理事、中国伦理学会环境伦理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蓬勃开展,随着数字技术、基因编辑、自主驾驶、脑机接口等颠覆性技术的蓬勃发展,人类似乎即将进入崭新的“智能时代”。对此,许多人欢欣鼓舞,也有不少人隐忧、感到茫然,有的人甚至感到恐惧。特别是智能机器人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家务活动、医疗服务等活动的逐步替代,一些人更是忧心忡忡。据研究,由于长期的技术进步、劳动分工等因素,人类过去需要90%的人工作才能满足所有人的衣食住等基本需求,目前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即只需要10%的人工作就足以解决问题了。如果是这样,越来越多的人将无事可做,贫富差距将拉大。这方面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因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在经济增长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反而出现了“零工时合同”与自雇职位等无保障者现象。有研究表明,在英国,2010-2014年间产生的职位期间,40%属于自雇类型,每7名劳工就有1名自雇者,平均收入比2006年低20%。因此,“人类社会将往何处去?”,“人类的主体(社会大众)将何以生存?”,就成为许多思想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以及社会大众普遍关切的问题。对此,许多学者与思想家因为无法超越资本主义体系而深感无奈,试图走上海德格尔、阿多尔诺等人探索的审美救赎之路,理想美妙如“海市蜃楼”,然终归难以实现。不过,伟大的思想家与革命家卡尔•马克思在200多年前的多维生产力思想与共产主义构想,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中,马克思曾设想在未来的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当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对立消除以后,社会分配可以采取“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形式,个人就不再需要奴隶般地服从社会分工,可以自由地支配时间,可以诗意地从事发挥个人潜能或满足个人兴趣的生产活动,其中就包括钓鱼、狩猎、绘画之类诗意的非物质生产活动,这样人类由此就有可能进入美妙而自由的“诗意生存”阶段,社会生产力不仅不会下降,反而获得更大的发展。长期以来,许多人以为这是一个遥远的梦想,难以实现。现在看来,随着人工智能等颠覆性技术的高度发展,随着大量的物质生产活动被智能机器人替代,社会物质生产力有可能获得高度的发展,以至于大量的人口从社会分工中解放出来。虽然这一天的提前到来,可能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但是毕竟即将成为现实。到了这个阶段,按照马克思的想法,我们需要做的将是调整分配制度,实行马克思所说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基本分配制度,解决人类的基本生存问题,以便社会大众自由地从社会分工中解放出来,自由地从事其他方面的生产活动。当然,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马克思说的是按“需”分配,不是按“欲”分配,也就是说,是给全民发放基本收入或生存津贴,维持基本生存,而不是满足人们没有止境的奢靡生活欲望。按照马克思的看法,一旦人们不再为生存而被迫劳动,人们就拥有了可以支配的自由时间,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从事自己喜欢的各种工作,人们的潜在能力就会得到充分地发挥,这样,人类就进入全面而自由的能力发展阶段,社会生产力就会获得更大程度地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在这里所提到的社会生产力,并不仅仅是物质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的能力,还包括狩猎、钓鱼、绘画等非物质生产活动。长期以来,由于受经济短缺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往往不自觉地把“生产力”等同于物质资料的生产力,等同于经济发展的力量与能力,甚至等同于GDP,忽视了马克思有关“生产力”概念的丰富而多维的内涵。在马克思看来,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因素,并不只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与生产能力,而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生产与再生产。为此,恩格斯明确指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生产力首先是生命的生产活动,它不仅仅包括人类为维持现实生活、现实生存而从事的物质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活动与能力,也包括为维持人类生命繁衍而从事的人口生产活动与繁殖能力。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把这两种生产从根本上归结为“生命的生产”,其中,马克思把第一种生产称为“通过劳动而达到的自己生命的生产”,把第二种生产称为“通过生育而达到的他人生命的生产”。为维持与发展人类的生命活动,生产力不仅仅包括人与自然之间进行交往的活动与能力,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活动与能力,更包括满足精神需求的精神产品的生产活动和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能力。在马克思的心目中,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类个体的全面而自由地发展的能力,为此,马克思指出:“真正的财富就是所有个人的发达的生产力。那时,财富的尺度决不再是劳动时间,而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由此可见,在马克思那里,“生产力”概念具有多维的含义,远远超出了物质资料生产力、经济生产力的含义。
  就智能时代而言,智能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固然可以替代人类大部分的物质生产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力在相当程度上被替代了,但是,人们还可以从事其他方面的、非物质的生产活动,包括生产服务活动。目前全球服务业发展已经超越工业、农业居于首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退一步讲,即使智能技术发展可以替代更多的生产服务活动、精神生产活动与精神创造活动,但也不可能完全替代这些活动,更不可能代替人类的“诗意栖居”与“诗意生存”活动,不可能替代人类诗意栖居的生存体验,不可能替代人类能力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
  因此,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并不必然会导致灰暗的人类未来,有可能导致人们进入休闲社会,人类文明有可能进入自由支配时间的诗意生存阶段。当然,其前提是必须进行政治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按需分配”,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智能时代的到来,也许是具有诗意生存特征的、新的技术文明到来的前兆,一旦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而做出革命性的调整,海德格尔与阿多尔诺等人探寻的审美拯救就有可能从梦想化为现实。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李秀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