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逻辑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综述

2024-01-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2023年12月30日,湖北省逻辑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华中科技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本次学术年会由湖北省逻辑学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承办。

  来自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国逻辑学会、中山大学、武汉大学、河南大学、河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大学、武汉纺织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研究生与会,围绕逻辑学前沿问题、分析哲学前沿问题、逻辑学与哲学交叉问题、逻辑学应用问题、逻辑教育教学问题等议题展开全面研讨和深入交流,学术氛围浓厚热烈。

  本次学术年会由特邀报告会、主题报告会和专题报告会三个环节组成。

  

参会人员合影 图

  一、特邀报告会

  特邀报告会由湖北省逻辑学会名誉会长、湖北大学哲学学院陈道德教授主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原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逻辑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鞠实儿教授和国际哲学院院士、国际科学哲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陈波教授受邀分别作报告。

  

湖北省逻辑学会名誉会长、湖北大学哲学学院陈道德教授 图

  鞠实儿的报告题目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近况和未来发展”。他从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简史、“十三五”总结、“十二五”到“十三五”代表性成果、“十四五”前三年(2020-2022)成果、未来展望等五个方面,介绍了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在科研成果、项目立项、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材出版、学术交流、体制改革等各方面取得的标志性成就。

  

中国逻辑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鞠实儿教授

  陈波的报告题目是“逻辑学中的‘贝纳塞拉夫问题’”。在报告中,他介绍了保罗•贝纳塞拉夫提出的关于数学的“贝纳塞拉夫问题”,即“如果像柏拉图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数学对象是与我们的感官经验毫无关系的抽象对象,我们是如何获得数学真理的”。陈波考虑把贝纳塞拉夫问题扩展到逻辑领域,他指出,如果像逻辑例外论者所认为的那样,逻辑与这个世界以及与我们认知和思考的实际过程、机制无关,那么,关于逻辑也会出现可通达性、可应用性、规范性、可修正性、可选择性等五个问题。

 

国际哲学院院士、国际科学哲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陈波教授 图

  发言结束,参会者围绕两位发言人的报告内容进行了深度交流和激烈讨论。

  二、主题报告会

  学术年会主题报告会由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张瑛教授主持,报告人分别为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张燕京教授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南大学哲学系郭桥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张瑛教授 图

  张燕京的报告题目是“弗雷格的普遍性思想”。张燕京在报告中指出,弗雷格普遍性思想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普遍性”符号;二是普遍性思想的表达。弗雷格的“普遍性”符号是其概念文字的初始符号,关于“普遍性”的探讨其实是关于全称量词的探讨。普遍性思想的表达基于假言句子结构和构成其的条件句和结果句中的不确指部分,其实质仍然涉及对于全称量词的刻画。通过对全称量词这个真正的逻辑量词的刻画,弗雷格建立了具有现代逻辑背景的量词理论,改变了逻辑研究的基本面貌,为现代哲学研究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张燕京教授 图

  郭桥的报告题目是“玄奘与中国逻辑学的发展”。郭桥在报告中指出,先秦是中国名辩学的奠基阶段,同时也是辉煌时期。孔子、墨子、公孙龙等对名辩展开了不同侧面的研究。秦汉以后,名辩走向衰微。唐代玄奘法师西行,给中国古代逻辑学的发展带来转机,印度因明的系统传入和发展促进了中国古代逻辑学的发展并呈现出新面貌。这一时期,一批佛门子弟投身于因明研究,成为第一批汉语世界的因明研究者,他们创作了影响深远的汉传因明著作,把中国的逻辑发展带到了一个新的时代——玄奘时代。

  

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南大学哲学系郭桥教授 图

  在讨论环节,参会者就报告所涉及内容提出问题,报告人作了细致而充分的回应,主题报告会在热烈的讨论中结束。

  三、专题报告会

  专题报告会由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胡靖波主持,六位学者作报告。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胡靖波 图

  第一位报告人是湖北省逻辑学会副会长、湖北大学哲学学院宋伟副教授,报告题目是“一个谓词演算形式系统的公理独立性证明”。基于希尔伯特和阿克曼《数理逻辑原理》中给出的方法,他证明了一个谓词演算形式系统公理模式的独立性。宋伟表示,与丘奇在《数理逻辑导论》中给出的相关证明相比,该证明更为简单明了。

  

湖北省逻辑学会副会长、湖北大学哲学学院宋伟副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海波的报告题目是“Does the smallest Ver-type normal modal logic exist”。杨海波在报告中对题目设问进行了意义说明:Tri 类型正规模态逻辑中有最小逻辑D,那么,Ver类型正规模态逻辑中是否也有最小逻辑?他认为,答案是否定的。针对最小的 Ver 类型逻辑的不存在性,他介绍了已有的主要证明,并构造了一个新的证明。

  

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海波讲师 图

  湖北省逻辑学会副会长、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杜珊珊副教授的报告题目是“类比推理与理性思维的创造力”。她在报告中从思维的构造而非概念本身出发,提出一种修正的类比推理。这种类比推理不同于“琢磨概念”式的哲学联想,而是基于思维模式来逻辑地构造新观念。新类比推理的“产新”能力远超原有的类比推理,这种超越正是基于理性思维方式的创新,同时这种类比的前提和结果的可靠性可以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湖北省逻辑学会副会长、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杜珊珊副教授 图

  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李莉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理性决策中的因果推理:以纽科姆难题为例”。李莉在报告中指出,在理性决策中,对占优原则的不恰当使用会导致理性的过度扩张,同时对行动和世界状态之间关系的不同理解产生证据决策理论和因果决策理论。一般说来,二者在相应决策问题上推荐的选择是一致的,但在纽科姆难题决策情形中却出现分歧。她通过效用计算中对因果关系概率论版本和反事实条件版本的推理进行梳理,揭示了不同因果推理模式在选择过程中的应用。

  

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李莉副教授 图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张若愚的他的报告题目是“Can the same cake of matter be cut in different ways”。张若愚在报告中讨论了整体部分论中的两种分析进路,即属性要素论和粒子时空论。他运用复数逻辑,刻画了整体部分论中的一系列相关定理,并解释了两种进路之间的关系及其逻辑后果,提出两种进路的独立成立和整体的同一性直觉是相互冲突的。他认为,为了保住整体的同一性直觉,两种分析进路不可能同时成立,否则会面临许多形而上学中的难题。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张若愚

  湖北省逻辑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哲学系宋荣教授,报告题目是“五育并举逻辑育人——论普通逻辑学课程思政教学创新模式”。宋荣分享了她对逻辑教育的新思考,以及她所指导的相关学生创新实践成果。以专业基础课为起点,她构建了一种“多维联动”的创新模式,充分展现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深度融合。这一创新模式取得了丰硕成果,并引起了积极社会反响。

  

湖北省逻辑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哲学系宋荣教授 图

  专题报告会结束后,举行了闭幕式。湖北省逻辑学会会长、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徐敏教授作闭幕致辞,总结了各位学者的精彩报告,对湖北省逻辑学会的未来进行了美好展望,并宣布湖北省逻辑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圆满结束。

  

湖北省逻辑学会会长、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徐敏教授 图

  (供稿: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 胡熙东 李嘉烨 郑崇峰 崔芊宇 毛乙炜)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李秀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