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超越—历史观照与汉语视角”中青年学者论坛(2023)综述(二)

2023-12-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2023年11月25至26日,由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清华大学哲学系(排名按首字笔画顺序)协办的“哲学与超越—历史观照与汉语视角”中青年学者论坛(2023)在武汉举行。

  在两天时间里,资深专家、中青年学者以及优秀研究生与会并作学术报告,学术氛围浓厚热烈。本次论坛包含六场中青年学者报告、两场研究生报告、一场资深专家对谈和一场资深专家分享。

  四、中青年学者论坛

  第一场主题为“中世纪(一):超越视角下的中世纪实践哲学”。特邀点评学者为四川大学哲学系教授熊林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袁朝晖。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冯梓琏在题目为“正义战争与美德伦理——以阿奎那为中心的考察”的报告中,考察了阿奎那对正义战争与美德伦理的论述。阿奎那提出的正义战争的三个标准:合法授权、正当理由和正确意图。根据阿奎那的“恩典成全自然”原则,信德、望德和爱德引导战争走向正义与和平等至善的目的,它们是理解阿奎那正义战争思想的重要参照。冯梓琏认为,这些考察既可以对当代战争观中的和平主义和现实主义等挑战做出回应,又可与中国先秦诸子的战争思想展开对话,促进世界和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冯梓琏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讲师归伶昌的报告为“阿奎那行动理论中的超越和因果视角”,他从超越性和因果性的视角分析了阿奎那的行动理论。他指出,阿奎那区分创造者-受造物的纯然超越关系和行动中目的与⾏动之间既有因果又有非因果的特殊关系,这为行动理论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阿奎那将创造者视作绝对超越于受造物的目的因和第一动力因,从而使行动目的中的普遍善对在个别行动中实现的个别善保持超越关系,又使作为第二动力因的有理智的意志以非超越的方式因果地推动行动的执行,这两个角度的对照可以拓宽阿奎那行动哲学的研究视野。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讲师归伶昌

  第二场主题为“中世纪(二):超越视角下的中世纪形而上学”。本场由三个报告组成,特邀点评学者为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黄裕生和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张仕颖。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副教授王成军的报告为“为阿奎那形而上学中的质料与形式的‘实际的区分’一辩 ”,他分析了阿奎那形而上学体系中质料与形式的“实际的区分”。他指出,阿奎那认为任何一个自然实体都是形式与质料的复合,并认为形式与质料的区分是“实际的区分”而非“思想的区分”或“理性的区分”。王成军反对当代学者对这一“实际的区分”的质疑,并认为阿奎那的这一思想结合了信仰与理性的双重角度,与其经院哲学的基本信念是相互融贯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副教授王成军

  南京大学哲学系助理研究员刘鑫的报告为“什么是形而上学?‘超越’的古代中世纪形态”,她认为,古希腊哲学家开创了形而上学第一开端,将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视为超越的神,中世纪阿拉伯哲学家阿维森纳开辟了形而上学的第二开端,将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重新规定为普遍概念,阿奎那综合了两者,提出超越的“最高-最普遍”的两大基本形态,即神作为最高者超越被造物,其属性作为最普遍者超越范畴,这构成普遍形而上学和特殊形而上学。经院哲学的贡献是将神放入本体论,本体论围绕神而展开,这一点在近代被主体性替代,从而改变了超越问题的形态。

  

南京大学哲学系助理研究员刘鑫

  贵州大学哲学学院陈刚在报告“效力与退隐——论邓•司各脱哲学中存在与意志之间的任许”中介绍了司各脱唯意志哲学中的“神圣任许”学说,指出该学说的理论目标是神圣意志如何让世界存在同时又为人的罪行、责任和自由选择留出地盘。司各脱在意志行动的“意愿”和“不意”中引入“效力”和“退隐”概念,在“退隐之不愿”的反身性行动中,“意愿性任凭”获得了神圣许可的基本结构,司各脱意义上的许可指意志行动之效力中的退隐,意味着意志自身的同一性运动,从而脱离了从传统实在关系看待神圣意志与受造物之关系的路径。陈刚认为,司各脱的退隐学说不同于埃克哈特的“任让”概念,这一学说影响了奥卡姆、康德的许可理论。

  

贵州大学哲学学院讲师陈刚

  第三场主题为“古典晚期:传统、转化与超越”。特邀点评学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周伟驰和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张百春。

  四川大学哲学系助理研究员杨杰的报告题目为“论奥古斯丁‘偷梨’:基于阿奎那的评论”。他认为,“偷梨”事件作为《忏悔录》第二卷的核心,展示了奥古斯丁对“为作恶而作恶”的深入探讨,这一观点与苏格拉底的“无人故意作恶”原则形成对比。尽管阿奎那认为奥古斯丁的论述是语言表述上的误解,并主张苏格拉底的“人人向善”理念同样适用于“偷梨”事件,但阿奎那并未完全理解奥古斯丁的真正意图。杨杰对“偷梨”事件的独特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将“偷梨”事件放置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框架下进行探讨,揭示了这一事件的复杂性和深刻性。

  

四川大学哲学系助理研究员杨杰

  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后胡艾忻的报告主题为“存在论语言观的开端:基督教思维对奥古斯丁内在言语理论的影响”,她指出,教父哲学时代在创造论、三一论以及道成肉身等问题上开辟了一个与希腊哲学不同的精神世界维度,奥古斯丁以其语言天赋和修辞学造诣,将这些思想要素融入到对人类语言现象的理解之中,形成了独特的内在言语理论。奥古斯丁不仅使用新柏拉图主义的资源来发展斯多亚学派关于“驻留的逻各斯-走出来的逻各斯”的区分学说,还赋予了语言一个行动-实践的维度,从而实现了希腊式的“思”与新约式的“爱”在“道/言”生成中的辩证融合。

  

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后胡艾忻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青年副研究员贺腾在报告“情感的治疗——论奥古斯丁情感理论”中指出,奥古斯丁并不仅仅是简单继承斯多亚学派的情感理论,而是通过其意志和爱的概念,重新诠释了情感理论。他认为,情感不仅仅是价值判断的结果,更代表了个体的主观态度以及意志的方向。奥古斯丁将人看作情感性的存在,无法完全摆脱情感的影响。不同于斯多亚学派,奥古斯丁认为情感在正确的意志或神圣之爱的指引下,能转化为世俗生活中积极的力量。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青年副研究员贺腾

  第四场主题为“近代(一):超越与主体性哲学”。特邀点评学者为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张廷国和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苏德超。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邝全的报告主题为“从康德对神义论的批判再思反神义论”,她关注宗教哲学领域中处理恶的问题的新思潮“反神义论”,不同于传统的神义论。她以康德的《论神义论中一切哲学尝试的失败》为基础,解读康德对神义论的批判,并审视了其中的“实践转向”。通过引入康德对《约伯记》的解读,邝全强调了康德批判哲学内在的生存论意义,同时指出“实践转向”的局限性,揭示了人类在面对“反目的之事”时的悲剧性生存处境。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讲师邝全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闻骏在报告“理性还原与信仰重构:论康德宗教哲学与施莱尔马赫宗教哲学的本质差异”中强调,康德在《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第二版序言中明确提出了两种思想尝试,一是试图阐明启示宗教与理性宗教、宗教的历史性体系与宗教的纯粹理性体系之间的关系;二是试图从纯粹道德实践的角度解释启示宗教与历史信仰,并将其最终引导回纯粹理性宗教和纯粹道德宗教中。施莱尔马赫在《论宗教》中运用“情感”与“直观”概念重构了宗教的一般本质,致力于批判启蒙理性对宗教的误解。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闻骏

  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刘伟冬围绕 “斯宾诺莎式的泛神论:存在时间,抑或没有时间?—以雅可比与谢林之争为核心” 主题,认为时间的本质是斯宾诺莎哲学体系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时间问题上,雅可比的观点偏无时间论,因为他的哲学基于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共时性。雅可比对作为斯宾诺莎哲学变形的谢林同一哲学提出批判,受这种批判的影响,谢林将有神论和泛神论统一起来,试图在比唯理论与经验论更高的维度上揭示时间的实在性。刘伟冬指出,谢林对无时间论的处理以及他对雅可比的回应,实际上更彻底地揭示了作为斯宾诺莎哲学及其变形的无时间性和虚无性。


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刘伟冬

  第五场主题为“近代(二):超越与主体性哲学”。特邀点评学者为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何卫平、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袁朝晖和清华大学哲学系长聘副教授瞿旭彤。

  贵州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韦政希的报告“上帝是何种超越的存在者?——康德宗教哲学发展历程”关注康德宗教哲学发展的四个阶段。早期康德继承了传统本体论,通过对传统神学认识论的理智直观进行经验主义反驳,形成以上帝为中心的表象论;为了应对休谟怀疑论的挑战,康德提出以人类先天认识形式为中心的先验观念论,将上帝理解为理性的超越存在者,构建了理性道德神学;在“感性学转向”之后将上帝解释为感性论语境中的超越存在者,使启示宗教与理性宗教共存;最后,康德的宗教哲学建构了人类中心论和上帝中心论的并存关系。


贵州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韦政希

  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后周小龙的报告“直接的自身意识何以是一种宗教情感?——论施莱尔马赫思想中辩证法与教义学的张力”涉及施莱尔马赫的辩证法与教义学之间的张力。他认为施莱尔马赫的辩证法从“直接的自我意识”逐渐发展出“普遍的依赖感”,这被视为奠定了通向教义学的哲学基础。有学者以费希特知识学为基础,认为“直接的自我意识”足以奠定知识的基础,不需要发展为“普遍的依赖感”,将宗教情感从辩证法中排除。这种做法割裂了施莱尔马赫思想中哲学与宗教的关系,加大了辩证法和教义学之间的内在张力。“直接的自我意识”并非费希特意义上自我设定自我的本原行动或回归自我的活动,而是对存在者整体根据的潜在意识,它在自我与世界的生存性关系中表现为对世界整体以及绝对者依赖的意识,“直接的自我意识”实际上是一种宗教情感。


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后周小龙

  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郑佳露在报告“在信仰中超越历史——论巴特早期神学中的信仰与历史(1910-1922)”中论述了早期巴特对信仰与历史之关系的理解。她以“基督教信仰与历史”、《罗马书释义》的第一版和第二版为文本基础,追溯这些著作中关于信仰和历史的论述。在“基督教信仰与历史”一文中,巴特运用新康德主义哲学与施莱尔马赫神学,将信仰与历史等同,以此面对历史相对主义的挑战。在《罗马书释义》的两个版本中,巴特将信仰与上帝之国的来临视为真正的历史,并将信仰群体对启示的见证视为历史的核心。在这一过程中,巴特的关注点逐渐从信仰的内在性转移到神性的超越性。


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郑佳露

  第六场主题为“现当代:超越与东西方语境”。

  湖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胡宗超围绕“自律、他律到神律:蒂利希文化神学的思想进路”这一主题,以两次世界大战为节点,将蒂利希的文化神学划分为两个发展时期。在前一个时期,蒂利希在肯定的意义上认为文化创造是宗教的象征性表达;在后一个时期,他突出关联方法的意义,强调文化的危机体现了宗教的意义,尽管关注点有所不同,但他的思想在构建“神律”文化上则一以贯之。他认为,应该避免割裂式的研究,更全面地理解蒂利希的文化神学,揭示其在“神律”文化上的基本思想如何具体展开。


湖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胡宗超

  四川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黄路苹的报告为“爱作为自然律——尼布尔基督教现实主义中的变奏”,她关注尼布尔对天主教传统中的自然法概念的批判。尼布尔认为,自然法理论是一种僵化的道德理想主义,无视人类生存的片断性,将相对的历史标准视为绝对,导致理念与现实的矛盾。黄路苹指出,尼布尔的这个批判使其陷入伦理学困境,在反对旧式道德主义的同时,尼布尔引发了夸大道德判断复杂性的新式道德主义。黄路苹认为,尼布尔的现实主义理论进路其实也受益于自然法思想传统,因为他仍旧强调道德生活的本质是自然主义的,爱的理念在尼布尔的思想体系中可被视为一种改良了的现实主义自然法伦理。


四川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黄路苹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黄瑛在报告“民国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对耶稣形象的理解及其思想溯源”中介绍了冰心作品中的耶稣形象,通过比对新旧约文本,她指出冰心熟知《圣经》中的耶稣形象,并着重突出耶稣受难的场景及其痛苦状态。随后她引入鲁迅的短篇小说《复仇(其二)》,指出鲁迅对耶稣受难形象的关注。黄瑛认为,民国知识分子笔下的耶稣形象受到近代基督论道德化倾向的影响。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洪亮、同济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谢志斌和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教授游斌分别对本场报告作点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黄瑛

  (供稿 :隋文奇 蔡思源 陶之寒)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李秀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