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性命相贯通(上)

——“中国哲学中的命论”学术研讨会综述

2023-11-2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命”是中国哲学最为基础也是不易厘清的概念,历代思想家多有论及,反映出他们对天人关系、人的自我认识以及知命、立命、安命的思考。2023年11月4至5日,由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主办的“中国哲学中的命论”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梧桐语问学中心明义楼问道厅举行。来自全国20多所高校的5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就“中国哲学中的命论”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参会学者围绕命的溯源,先秦两汉、宋元、明清之际和近现代儒家、道家、佛教的命论,比较哲学视域下的命论等主题展开了为期两天的八场全面研讨和深入交流。

  

与会人员合影 图

  一、先秦出土文献中的命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夏世华主要探讨的是先秦出土文献中的性命问题。他基于上博简《子羔》《孔子诗论》《性情论》、简帛《五行》及出土文献《中庸》《孟子》中关于性命的论述,梳理了性命概念的历史起源、观念结构和问题意识,并勾勒出对“舜其可谓受命之民”的论证从孔子到孟子完成性命论突破过程中的思维范型作用,揭示了孔子是如何继承转化三代的天命论来为儒学奠基,从而实现天命到人性的贯通以及其思想展开的过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夏世华 图

  中山大学(珠海)的秦际明结合历史社会变迁,论述了汉代的天命观与复古改制思潮。他认为天命观在秦汉之际的转变受战争影响很大,逐鹿说就是战争催生的观念。首先,西汉中期社会对天帝与圣王信仰的氛围日益浓厚,天命的内涵随之发生变化,经学与天帝信仰的结合产生了汉代谶纬之学。其次,西汉后期出于政治合法性的焦虑,出现了汉哀帝再受命的情况。到了东汉,由于吸取前车之鉴,不仅政治相对于经学有了很多的独立性,天神信仰也与经学逐渐分离。最后,他认为,西汉经学政治实践的失败引导后人更为深入地思考政治与经学、政治与宗教信仰之间的关系,以及儒家如何制度化的问题。

 

中山大学(珠海) 秦际明  图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的白发红梳理了《尚书》中“命”的观念。他先从字源学角度讨论“命”的含义,从甲骨文、金文以及许慎、朱熹、傅斯年等人对命的训辨来看,命主要意思是发号施令,也是说命就是令,而令的主要内容是王命和天命。接着,他指出,在早期文献中,天命的概念的讨论主要围绕政权更替来展开,《尚书》中命的含义可分为三种:一是作为文体的命;二是王之号令;三则是天命。最后,他说明了命与德的关系,殷周革命造就了天命靡常、惟德是辅的观念,天子和诸侯的天命都是积累德性的结果。

  

华中科技大学 白发红 图

  二、佛教中的命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黄敏探讨了业与自由意志问题,并对佛教命论思维进行了哲学反思。他指出,佛教论命有三个向度:寿命、业命和慧命。自然寿命是有限的,业命则不断重生、循环不绝,慧命是涅槃解脱,不再受命的影响。三者中,只有业命包含了对自然因果和意志因果的双重考虑,既反映出命运的必然,也强调命运的可变,二者之张力隐含在以业为代表的因果链条中。接着,黄敏讨论了业命的本质,业报说本质上属于神正论的另一种形式--业正论。其能缓和与协调善未善报的矛盾,但无法对个体已有的遭遇作出合理解释。而转变业报的关键在于慧命的觉醒,故由觉构成的自由意志就成为个体改变遭遇的关键因素。这体现出佛教独特的命论思维:是基于认知立场的生存论思路,关心如何从存在之域解蔽,而非为自然立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黄敏 图

  福建师范大学的杨祖荣讨论了窥基《说无垢称经疏》中的佛土观,注重分析其思想来源和具体内涵,尤其是其中的八义和净土因果体系。他首先解决的问题是窥基是如何建构净土思想的。他通过分析指出,这一思想是在吸收大量唯识经典基础上,从佛与众生两方面建构的。他认为,对于传统关中旧疏一脉由直心到净土的理路,窥基提出修智(因行)到识净(内)再到土净(外感众生及器世间国土净)的脉络。

 

福建师范大学 杨祖荣 图

  华中科技大学的张与弛通过从异熟因果与名言种子到清净法界来探讨中印佛教业力论的嬗变。他首先讲明部派佛教的异熟因果,提到部派佛教认为人无法自杀,这样结生相续流转即是其最大的痛苦,此即所谓凡夫都是有漏法,能摆脱痛苦的只有无漏。第二部分他论述了唯识学的名言种子。第三部分他探讨了真如与清净法界,提到部派佛教旨在断烦恼,令业不生,走向寂灭。

  

华中科技大学 张与弛 图

  三、孟子的命论

  湖北大学的周海春以《孟子的天命政治论述评》为题,在政治哲学的范围内讨论了孟子的天命。他讨论的第一个问题是天命语言的行事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人在天命面前的行事空间这一问题,进而讨论如何从天命心性论创造性地转化孟子的政治哲学的问题。他指出,命令是一种语言活动,但这种语言活动却是一种以言取效行为,此即是天命语言的行事意义。就人在天命面前的行事空间来说,人的主体性更多是在道德实践的领域,而在政治的领域,由于善和势的张力,道德能动性能发挥的空间较少。关于天命心性论的创造性转化,周海春认为,要想让心性在政治构建中成为逻辑的起点,从而发展孟子的政治哲学,需要把心性关联的天命观念平等地分配给人。

 

湖北大学 周海春 图

  南通大学的顾海亮讨论了元儒陈普对《孟子•尽心上》篇的新诠释。他认为陈普的对《尽心上》章的诠解既符合孟子的原意,又能进一步阐发朱子未尽之意。其解《孟子•尽心上》意旨为“循性以正心”,指出《孟子•尽心上》首章“尽心知性”、“存心养性”及朱子注乃“心学”、“性学”之至要,是《孟子》最大之义、最尽之辞,乃朱子《四书》学的核心精神意旨。他还探讨了陈普在理学“心”、“性”关系逻辑下将“尽心知性”、“存心养性”与《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通贯诠解的问题。

 

南通大学 顾海亮 图

  华中科技大学的廖晓炜参照努斯鲍姆以运气和脆弱性观念为中心对古希腊哲学的分析,从善的脆弱性和人的理性超越的层面重新审视“命”这个观念在孟子哲学中的基本含义及其理论意涵。他指出孟子所讲的命是人所不得不承受之偶然事件的终极理由,指向人的有限性和善的脆弱性。他强调,孟子所言的命不是命定论或者不知命,而是划定不受控制的命和成德实践的自足性之间的界限,让道德实践结果的成败不影响道德行为本身的价值,此即孟子所谓“立命”。最后,周海春辨明了孟子对待命的态度:顺受其正,即超出以自我中心的立场,破除是非得失成败的分判,坦然面对不可控的结果。

华中科技大学 廖晓炜 图

  四、荀子、庄子及魏晋玄学中的命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盛珂以《穷途末路的自我和解——“命”的“叙事意义”》为题,从自我理解的角度出发,探讨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能体会到命的不确定性这一问题。盛珂认为“命”分为两种,一是积极的,例如孔子的天命,是一种对自我人生的构造,这是一种具有主动承担性的命。第二种命,是消极意义的,即主宰意义的命。盛珂强调人之所以离不开“命”,是因为自我理解和行动之间存在矛盾。人只要活着就需要把我们的人生全过程都纳入整体理解当中,但我们没办法把人生中偶然出现的事情理解化。没有理解化,就会悔恨,引入“命”就可以摆脱悔恨感。因此命是自我叙事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盛珂 图

  华侨大学的毛朝晖在儒学宗教性视域下探讨了荀子的天论,并借助荀子的天命观检讨整个儒家的天命观。他首先对荀子被确立为无神论者提出质疑。接着,他运用范畴分析的方法对荀子的“天”概念进行系统梳理,特别是基于儒学宗教性视域考察荀子“天”概念是否具有宗教性。他将荀子的天论分为五义来讨论:荀子肯定“主宰之天”(人格神)和“运命之天”(命运)的存在,对于古代天神、祖先崇拜有所继承,又有所改革,因而将荀子天论解读为无神论是不恰当的。荀子还凸显了“自然之天”(自然秩序)、“物质之天”(自然现象),也承认“道德之天”(道德秩序)。最后毛朝晖总结说,荀子的天论服务于其礼论的建构,以政治治理作为终极目的,其天论的五个义项在其理论建构中都基于“天生人成”的框架分别发挥各自的理论功能。

华侨大学 毛朝晖 图

  四川大学的何繁说自己受墨子对儒家命论进行批评的启发,整理了《庄子•外篇》中庄子对于早期儒家命论的批评。通过简单梳理早期“儒家”的“命”观念。他指出,儒家命论表现出福德不一致以及个人德性与命外在不确定性之间的紧张,因为事情的结果由性(个人能决定的因素)和命(影响主体且主体无法改变的外在不可控因素)共同决定。儒家的解决方案是以德驭欲,对血气进行控制。何繁认为,这正是庄子所批评的,庄子认为儒家的解决方式不足以安性命之情,《庄子•外篇》描述的最理想的状态是原始的、素朴的,不提倡道德压制欲望。庄子认为“性”个体生来所禀有,也属于外在特定因素施加于个体的结果,性属于命,不能被改变。这体现出庄子论命与儒家论命之不同。

四川大学 何繁 图

  华中科技大学的白辉洪论述了郭象的命论。郭象的命论思想有一种命定论的色彩,命、性、理、时、遇,虽名称不同,但在郭象看来都是限定。郭象的命论涉及“必然”和“真实”这两个概念的意涵。“必然”是不可改变的,意味着排除任何非我者,经验上普通人所认为的必然和偶然都是主观臆断,实际都是必然的。与“必然”相对就是“真实”。在郭象看来,人的主观性带有虚假,必须排除人为才能达到真实。白辉洪认为,“造物无主”是郭象思想最重要的一点,既否定有为造物主,也否定无作为造物主,“无主”保证了“必然”和“真实”。

华中科技大学 白辉洪 图

  (供稿: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研究生刘逸鹏 李红玉 吴永翠 李庆楠等)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李秀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