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式现代化”高端论坛在河南大学召开

2023-11-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11月3日至5日,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河南大学主办,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河南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重大问题研究”课题组共同承办的“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式现代化”高端论坛在河南大学金明校区召开。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会长郝立新教授,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单继刚教授,副会长、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丁立群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景源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吴晓明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韩庆祥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丰子义教授,南开大学哲学系王南湜教授等来自全国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7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此次论坛。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卢克平教授,河南省哲学学会原会长、郑州大学党委书记郑永扣教授,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姬志闯教授和吕世荣教授等出席论坛开幕式。开幕式由姬志闯教授主持。

  开幕式上,卢克平、郝立新、郑永扣先后发表致辞,他们对各位领导、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认为此次论坛的举行对于推动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研究,深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精准把握时代新变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后是论坛主题报告,共分为五个发言环节,分别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单继刚研究员、南京大学哲学系刘怀玉教授、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戈士国教授、人民出版社毕于慧编审、《学术论坛》伍丹编审主持。聚焦“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基础问题及其当代价值”“马克思的资本批判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马克思文化和技术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等问题,24名专家学者进行了主题发言。

  郝立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哲学基础应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社会发展问题的有机整体视域,重点关注现代化发展的科学性和规律性同价值性和目的性之间的矛盾、如何判断资本主义文明的矛盾和人的现代化等问题。李景源通过梳理马克思的生产力原理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中的发展,强调生产力标准才是研究社会形态演变的方法论原则。吴晓明认为,从占有现代文明的成果和超越现代性本身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正在开启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因而具有世界历史意义。韩庆祥主张,中国式现代化及其文化形态是破解西方现代化的历史、瓦解西方中心论及其核心要素和意识形态神话的一把利剑。单继刚研究员指出,应以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科学而非超历史的历史哲学为基础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丰子义从发展的价值指向、社会发展与世界历史、发展与现代性、发展与文明、发展的规律与道路、发展的条件与环境等方面,系统阐述了现代化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丁立群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的理想形态,认为这种理想形态旨在克服西方现代化的绝对主义与第三世界现代化的相对主义弊端。王南湜教授阐明了实践智慧的三种类型和中国式实践智慧的独特意义,明确指出重建当代中国人的价值理想是构建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最核心问题。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孙麾研究员分析了现代化的普遍命运的历史辩证法,批判地反思了西方中心论历史观和价值观的局限性,强调必须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与交往历史观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与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辩证统一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魏小萍研究员从现代化和现代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入手,揭示了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性。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书院袁祖社教授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始终遵循文明创造的逻辑,贡献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核心理念的新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时代化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汪行福教授从马克思的社会形态论入手,从根本上指认其与中国道路之理论自觉的内在关联。同济大学人文学院陈立新教授通过澄清现代性文化和文化领导权等核心概念,强调新的文化领导权构建问题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大学经济学院耿明斋教授从现代化概念出发,系统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现状。南京大学哲学系蓝江教授、武汉大学哲学系赵士发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邓伯军教授分别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毛泽东的“现代”概念和作为现代性之制度安排的视觉政体等方面,阐述了一些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视角和深层逻辑。吕世荣教授、刘怀玉教授、云南大学《思想战线》蒋红主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顔岩教授、扬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杨思基教授、河南大学经济学院许兴亚教授、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郑慧子教授探讨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基础和前沿问题,如马克思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立场、原则与方法,中国道路的空间哲学话语,马克思的“劳动本质”思想,马克思文本中有关社会发展的关键范畴和马克思的科学技术观,理清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一些基本理论和概念。

  本次论坛设有两个分论坛,分别由单继刚、丁立群召集,颜岩教授、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宋晓杰副教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孙亮教授、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刘荣军教授等16位专家学者就“中国式现代化”“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等问题做出了精彩发言。这些发言深化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精神实质和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以及二者关系的理解。

  论坛闭幕式由丁立群主持。郝立新对会议内容作总结,认为本次论坛是真正的“三高”论坛——研讨主题水平高、与会代表者学问高、发言内容水准高,在方法论、中国化、哲学思维等问题上全面推进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河南大学副校长许绍康教授致闭幕辞,希望与会专家一如既往支持河南大学及哲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河南大学吕世荣、戈士国/供稿)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李秀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