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诠释学的创造性发展(上)

——“诠释学与创造”2023年中国诠释学专业委员会年会在武汉召开

2023-10-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深入推进诠释学的创造性发展(下)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10月14-15日,由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诠释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华中科技大学解释学研究中心暨伽达默尔文献馆承办的“诠释学与创造”2023年中国诠释学专业委员会年会在武汉召开。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90多位专家学者及50余名研究生参加了会议。

开幕式现场

何卫平教授主持开幕式

  与会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紧紧围绕“诠释学与创造”这一会议主题,从中西诠释学的对话与互鉴、中西诠释学传统和现代建构、中西经典的现代诠释、诠释学的当代发展、诠释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等不同方面作学术报告,并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和互动交流。

大会报告现场

  中西诠释学的对话与互鉴

  第一场大会报告中,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特聘教授洪汉鼎先生以“诠释学感”为题进行报告。洪先生指出,诠释学是实践性的,是当代最适合的哲学方式和生活态度,诠释学感即影响大多数人的诠释学经验和诠释学态度,其要义是作为他人的他者与他人共处,它解释并改变世界。因此,具有诠释学感的对话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傅永军教授的报告以中介与开显来展开伽达默尔语言哲学的特点。傅永军认为,中介指向语言,开显指向存在,伽达默尔批判了语言工具论,在存在论上确立了诠释学的语言观,强调了语言、思想与存在的同一,把人工语言拉回到自然语言,因此哲学诠释学是一种语言中心论。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何卫平教授的报告对伽达默尔教授资格论文(也是他的第一部著作)《柏拉图的辩证法的伦理学》的意义作了阐发,认为,此书在伽达默尔整个思想发展历程中具有开端性的地位。它通向他后来的哲学解释学(以《真理与方法》代表)和哲学伦理学(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哲学中善的理念》为代表)。这两个方向在伽达默尔那里是统一的,而不是分离的。伽达默尔沿着海德格尔开启的“解释学的实践哲学转向”进一步实现了“20世纪西方解释学的伦理学转向”,它同时也隐含对海德格尔的挑战。

洪汉鼎先生作主题报告

傅永军教授作主题报告

潘德荣教授主持

  第二场大会报告上,深圳大学国学院景海峰教授的报告关注儒家经义训解的基本方式。他认为,儒家思想系统根源于六经,六经的解释性活动伴随着六经的产生。直接面对六经的理解和诠释活动形成了传、记等第一序的解经著作。后来致力于文字疏解、词义训释和经意阐明的语文学著述表现为经注的形式,这些对于经文及早期注释进行疏解的作品,构成了第二序的解经著作。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的解经著作样态各异,具有不同的方法学,需详加分析。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李清良教授的报告主要论述了孔子“知人观”的贡献。他指出,孔子知人观有四大贡献:其一,将“知人”扩展为理解每个具体他人,这也是“学为君子”的必由途径;其二,通过内在“心”“志”来“知人”;其三,将“知人”与“知己”、“知天”、“知命”、“知道” 等观念贯通起来;其四, 拓展了“知人”的范围和方法并由此开拓经典诠释传统。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谢文郁教授的报告关注了路德诠释学。他提出,路德的“圣餐”诠释揭示了现代诠释学的中心位移困境。“圣餐”与“变质说”和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说,这使得“圣餐”本身被遗忘。路德认为“圣餐”是立约行为,而信心是其基础,重新确立了“圣餐”的中心地位。因此,“圣餐”诠释之争展示了诠释活动的中心位移现象,也引发了诠释学中心意识,这是现代诠释学文本中心原则的出发点。

景海峰教授作主题报告

  第三场报告大会上,安徽大学哲学学院张能为教授以“伽达默尔解释学与科学的不确定性问题”为题的发言,论述了在科学的不确定性成为共识的背景下伽达默尔如何为知识的不确定性奠基。他从三个方面来阐明这个问题,即精神科学的不确定性,自然科学的不确定性,解释学与现代科学理论和社会科学理论之间互变共进,而不确定性的哲学观是对问题的不断追问与思考。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秦明利教授的报告题目是“交好性事件翻译诠释学论纲”。他指出,翻译是一个与他者共处的过程,接受他者的他性,在他者身上发现自身,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文本以及自身。翻译行为是一种交好性的诠释学事件。交好性是中国传统思想的内涵,也是诠释学的核心主张之一。他主张从中西两方面的思想资源中寻找依据,并强调翻译是一种文明互鉴行为。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彭启福教授在大会报告中从概念史来考察“比作者更好地理解”,他认为这是近现代诠释学核心论题。他将施莱尔马赫的诠释学方法总结为“由文入史,由史入心”。“由文入史”是从分析语言进入文本,“史”是语言的历史;“由史入心”是说作者的主观精神如何从人类的历史产生出来。通过这个方法,就可以深入文本本身来理解,因此“比作者更好地理解”并不与伽达默尔的不同理解冲突。

张能为教授作主题报告

  大会分别由安徽大学张能为教授、中山大学(珠海)蔡祥元教授以及华东师范大学潘德荣教授主持,在各场报告后学者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现场提问

谢文郁、彭启福、李清良教授在大会上

  中西诠释学传统和现代建构

  在分会场中,与会专家学者就中西诠释学传统的代表人物及思想展开了研讨,总结梳理了诠释学的发展历史,并据此尝试建构出诠释学的现代形态。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教授王宏健尝试在以“重审西方诠释学历史叙述”为题的发言中,从现代诠释学的视域出发,以古今之争的视域和古今重演的视域为依托,重审西方诠释学历史叙述。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子廓重新从方法论诠释学和本体论诠释学的角度梳理了两种路径的分野与交汇之处。他指出,诠释学的发展呈现出两条路径融合的必要,这种趋势同时体现中西方诠释学的研究构建中。南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杨海明将西方阐释学归纳为局部阐释学、普遍性阐释学、本体论阐释学与实践论阐释学等四个阶段,并指出西方阐释学的发展与自我意识、自我反思的演进过程一致。上海大学文学院讲师王子威的报告题为“理解的三种面向——论诠释学的居间性和普遍性”,他提出理解的向文本阐释的、向理解他者的和向理解作为一种存在方式的三种面向,同时对应于诠释学发展的三条路径,这三种面向的张力与联系彰显着诠释学跨学科的居间性和普遍性特征。

  吉首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张帅关注奥古斯丁圣经解释学思想,通过与犹太教托拉和米大士释经的比较中,揭示奥古斯丁的释经是以通向“事物”为目的而非无止息释经;而后通过解释奥古斯丁对摩尼教和柏拉图的批判阐述其中包含的创造释经逻辑;最后,总述奥古斯丁圣经解释方法中的修辞思想,阐述奥古斯丁的解释学对现当代解释学的影响和启示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张云涛从伽达默尔对施莱尔马赫解释学的批评出发,具体论述了后者的辩证法解释学思想,澄清了伽达默尔的误读以及两人对语言与主体的关系的不同认识,最终指出施莱尔马赫的解释学对于有限个体存在者的主体性的重视,以及对于解释学本身发展的意义。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邵华以“李凯尔特于历史主义危机”为题,从历史主义及其危机、文化科学方法论及对心理主义的批判、文化价值与历史认识客观性、先验价值论及其对文化科学的最终奠基、哲学解释学对李凯尔特的批判五个方面阐述了李凯尔特如何通过既坚持历史认识的客观性又反对价值相对主义来克服历史主义的危机,并于最后指出虽然这一努力并不成功,但这一尝试对于发展解释学方法论和应对当代历史主义危机仍有借鉴意义。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梁丹丹做了题为“论宋学诠释的变古创新及其生存论意义”的报告。她从皮锡瑞对宋代经学的“变古时代”这一判断出发,从宋学与儒家经典之间关系的重塑、经学诠释反思意识的兴起以及文化沟通与融合场域的生成等方面论述宋学所以“变古”的整体特点,展现了宋学的诠释学指向及其对中国经学诠释学发展的推动意义。西北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王宝峰以“意识形态”为视角,审视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经学文献,归纳了“意识形态文献”所具有的正统性、权威性、经典性、解释的统一性以及政教的实践性等特点,并以《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易类》为例,分析了《易》学的正统解释与异见中所蕴含的诠释学张力。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后王骏在题为“德行诠释学视域中的张载易学诠释理路”的报告中,分析了张载易学诠释中“撰德于卦”和“成德为行”原则中包含的道德行动指向,指出德行诠释的传统已经存在于孔子“解易求德”的主张中。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蔡思源、杜维/供稿)

第一会议室现场

秦明利、蒋济永教授在第二会议现场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李秀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