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学术研讨会综述

2023-08-3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记者李秀伟 通讯员 王建)8月26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人类共同价值研究”课题组与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成功召开。项目首席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沈湘平召集,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单位的20多位学者围绕主题,就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哲学基础、本质内涵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哲学意蕴、本质规定及世界历史意义,以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内在关系等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成功召开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郝立新作了题为“关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哲学基础”的报告。他区分了价值与价值观,指出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世界范围内人类的共同价值诉求,全人类共同价值在矛盾中存在、在和谐与冲突中发展。关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研究需要解决理论基础、与“普世价值”的关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三大问题,尤其要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类本质、类解放等思想,从而为全人类共同价值提供深厚的学理支撑。

郝立新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部政治哲学研究中心教授江畅作了题为“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应然性”的报告。他从价值哲学的角度指出,全人类共同价值探讨的不是人类已具有的实然价值,而是应当去追求的应然价值,具有规范与引导的双重意义。他辨析了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多义性和应然性,指出应然价值具有实践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两个规定性,认为全人类共同价值作为应然价值是当今时代底线要求与美好追求的有机统一。

江畅

  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哲学研究》主编张志强作了题为“弘扬中华文明中蕴涵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报告。他从中西会通的角度指出,共同价值与“普世价值”的区别不在内容,而在确立方式的不同,本质上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对“普世价值”的扬弃:“普世价值”以个人与共同体的对立为前提,确立方式是工具理性,根本上是原子个人主义;而全人类共同价值以处于家国天下中的个人为起点,确定方式为“忠”和“恕”,由推己及人而成己成物。

张志强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邹诗鹏作了题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哲学内涵”的报告。他揭示了一般“民族”问题的前现代性和当今中国语境下中华民族的现代性特征,强调要在比较视野中研究中华民族,要重视挖掘、继承马克思等经典作家的多民族国家思想研究,提倡更加突出“文化民族”的研究方式。

邹诗鹏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杨共乐作了题为“文明研究中的中国立场”的报告。他认为,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必须解决举什么旗帜的问题,西方的旗帜是自由、平等、博爱,而中国的旗帜则是全人类共同价值。他以历史的叙事梳理了全人类共同价值与世界文明的关系,明确指出文明研究必须坚持中国立场,我们需要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寻找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核心词汇。

杨共乐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宇文利作了题为“中华文明的现代化与世界秩序的重构”的报告。他指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化在于塑造一种基于信息文明的综合文明,基本衡量标尺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引起世界秩序的重构,西方国家和非西方国家对世界秩序普遍原则实质理解存在巨大差异。

  

宇文利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何中华作了题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现代性困境的启示”的报告。他认为,“天人合一”追求自然而然,保持人和自然界之间的和谐、统一,隐含着一种对世界的审美态度,这对解决海德格尔所批判的由现代性的人为性和主客二分所造成的技术工具化问题有很大的助益。“德性优先”基于中国人的“性善论”假设,把道德看成“人禽之辨”的最高依据,建构了“伦理本位”的中国文化传统,这对解决今天普遍不信任、信仰缺失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中华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项久雨作了题为“‘现代性’悖论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应对”的报告。他认为,现代性悖论就是物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之间的失衡,是手段与目的的颠倒,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尖锐冲突,这些悖论的根源在于资本逻辑的宰制。中国式现代化对“现代性”悖论的应对方式就在于:实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历史理性和价值理性、理论理性和价值理性、实践理性和价值理性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统一。

项久雨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张曙光探讨了文明观的问题,他从历史事实和历史经验的角度回顾了中国近现代文明观念的演变、东亚和亚洲文明观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强调四点:一、文明和文化两个概念在日常生活、在政治和家庭中常有混淆,但在学理上、在中国范围内应该达成共识;二、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研究农业文明向工商文明的转型并且正视这种社会转型;三、要从社会的、横向的角度厘清统一的文明观,并梳理清楚文明观和文化类型的关系;四、要在自由主义、国家主义及社会主义的比较中,思考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张曙光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院教授薛晓源从形成价值共识的角度谈了文明交流的三种形式:一是新轴心时代霸权思维,以软实力进行带有隐喻性、劝导性、委婉性和示范性的引导来融合、替代其他文明;二是温和的理性思维,进行文化之间高层次的对话,而非针对冲突;三是全球化时代积极的践行思维。在所有问题成为世界性问题的新轴心时代,我们需要通过“文明互鉴”达成价值共识。

薛晓源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田海平作题为“文明德性的‘价值锚定’——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哲学语法’”的报告。他指出,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哲学语法潜藏着文明德性的价值之锚。从否定性层面考量何为文明德性的价值之锚要避免五种陷阱,即客观性之锚、类型学之锚、进化论之锚、公约数之锚和科学主义之锚。文明互鉴、文明对话可以成为避免陷阱的价值指南,黄金法则是文明德性的规定性。他还提出了“哲学语法”的新“四因说”:目的因是启蒙现代性;动力因是现代化;质料因是技术本身的发展;形式因是国家形式。

田海平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兰久富围绕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论证方法问题,探讨全人类共同价值何以可能,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何合理是两个需要论证的问题,认为可以从实然角度和应然角度展开论证。他认为,价值命题不能以它与世界状态相符合来证实,也不能以从其他事实命题演绎推理的方法来证明,但可以以它与人们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系统相融贯来论证。

兰久富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章伟文以道家、儒家思想探讨了传统文化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关系。他认为《道德经》中的“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对解决差异性问题,形成价值共识有极大助益。道家以“道法自然”为基础的“尊道贵德”包含了对宇宙世界的普遍性思考。儒家之“仁”具有超越地域和时间的价值,其以“爱有差等”为原则落实为一种和谐的秩序。“恕”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协和万邦”“天下大同”都可以被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为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准则来源。

章伟文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副教授邓莉作了题为“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生成逻辑及其传统文化根基”的报告。她从三个层面展开,第一,传统文化直接为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具体内容提供了思想资源,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六个概念都可以在传统文化中找到相通的内容。第二,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一些基本精神、核心理念影响着提出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理论姿态和话语方式。第三,传统文化在当今中国仍能发挥功能是源于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现代重塑,在认识和理论层面,马克思主义构成了中国自我认识、理解自己历史和文化的理论基础;在历史和实践的层面,马克思主义唤醒了中国文化的主体性。

邓莉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杨礼银作了题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实现机制”的报告。她指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可谓“一箭三雕”:一是针对世界之问提出中国主张,二是针对“普世价值”争夺话语权,三是在世界竞争之中抢占道义的制高点。他认为需要在微观层面努力,构建四种实现机制:一是多层次的主体性机制,二是对内对外的有效传播机制,三是理性的话语沟通机制,四是合理有效的认同机制。

杨礼银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孙亮教授从政治哲学角度,认为“冲突”是讨论全人类共同价值所无法回避的问题。基于马克思的语境论,冲突是特定时代产生的特定问题,而非永恒问题。孙亮从金融资本与技术结合、文化与宗教差异方面对人类冲突的现实境况进行了阐释。全人类共同价值被视为当今化解冲突的良方:从现实存在的根基来说,在人类文明的新形态重新引领资本主义尚未完成对人类美好世界境遇的构建过程中,新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相伴而生;从实践层面来说,它否定西方资本主义霸权道路,彰显新的价值观念;从传统文化的根基来说,着重关注当中的普遍性问题,构建同人类时代精神相契合的文明价值观念。

孙亮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薛晋锡作题为“全人类共同价值研究的全球社会学视角”的报告。他指出,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研究离不开具体的历史情境。世界交往的发展使人类的行为及其后果表现出极强的相关性,全球因之联为一体,全球社会学为我们从全球化与现代性的相互形塑中来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提供了有益视角。从这一视角来看待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弘扬,应该更加注重彰显价值理性、尊重文化多样性、提倡公共理性并且提升个体敏感性。

薛晋锡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中国哲学前沿》编辑部副编审刘翔从科幻电影《银翼杀手》展开了对后人类状况与后人类主义的思考。她围绕何为“全人类”、在什么基础上理解“共同”、如何重新思考“价值”三个问题,揭示了在“人类”概念的敞开和流变中全人类共同价值所遭遇的挑战。她基于人类处境、人与机器关系和人类同自然、他者、自我三重关系的重新审视,为全人类共同价值带来了丰富的启示。

刘翔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董彪从“主体性中国”的概念入手,从“主体觉醒:文明生发与价值奠基”“主体衰微:文明蒙尘与价值失序”与“主体重建:文明复兴与价值重建”三方面循序渐进,阐述了主体、文明与价值在宏大历史过程中的演进与总体性呈现。并对中华文明与全人类共同价值做出展望:让天下普遍认可的世界秩序的建构必须进入合法性层面,最根本地就是要深入人心,塑造一整套人们自觉遵循的价值理念。

董彪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刘志洪着重就“文明”“现代”和“价值取向”三个关键词发表自己的观点。“文明”具备三重内在递进的含义:作为生活、历史的总体,作为历史总体当中的积极成果,以及积极成果中对人类存在状态得到改善的映现。中国式现代化是超越了现代性的现代化,不仅是对传统、西方现代化的超越,同时是对一般现代化的超越。

刘志洪

  最后,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晓源作总结发言。他指出,本次研讨会主题重大,意义非凡。与会专家学者将世界眼光与中国立场辩证融通,将理论性与现实性进行融合统一,普遍采用古今中外的比较,这是研讨会的三个重要特色。他相信,本次研讨会的成果及其进一步的探索,定会使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研究迈上新的台阶。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李秀伟 实习编辑:陈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