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与评】孟子学新探暨《孟子通释》

张树业:《孟子通释》的理论意义

2022-08-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孟子通释》是李景林先生长期孟子研究的集成之作,以传统经注模式将其多年哲思融会贯通,冶于一炉,其中最著精彩者,仍是对孟子书中心性微旨的诠解。

  李老师思想的一大关键,即是高扬儒家性善论传统。因为只有性善论,才从存在实现的动态过程意义上把握到了人之生存的整体性。性善论在当代所受到的种种质疑,皆源于当前学界以西方人性论的现成性思维和要素分析方式诠解中国古传经典而形成的各类误读。孟子既是性善论的创立者,真切把握其内涵方能切实理解儒家性善论。

  孟子性善论包含两大要旨:一是通过性、命之分,在理论上揭示性善的逻辑必然性,一是围绕“才”的概念说明仁义礼智诸道德规定先天内在于人的情感实存,揭示出善在人性中的先天内容与存在的根据。李景林老师特别强调后一点的重要意义,指出儒家人性论的特点,即是落实到心性的论域来揭示人性的具体内涵,性善具有先天的内容和存在根据,而非一种单纯逻辑上的空洞、抽象的可能性。李老师这一论断,准确点出了儒家人性论不同于西方人性论的独特理论性格,即是基于一种生存论视域而呈显出来的整体性、动态性特征及其内涵的具体性。

  基于此洞见,李老师将孟子人性论的要义概括为:即心而言性,即情而言心。亦作:性即心而显诸情。这一理解,特别凸显出“情”在儒家哲学尤其是先秦儒学中的重要意义,是李老师在儒家哲学研究中独树一帜之处。

  李老师以“情”为核心概念来理解性与心,其关键即在于对中国哲学言性之真义的准确把握,李老师特别使用“整体存在”一词来表达其内涵。指出人之所以为人,在其实存性上即表现出异于动物的独特性,而人之实存即其情态性的存在。李老师通过对四端、对“论才三章”的深入讨论和详细解说,证明在孟子那里,作为性之呈显的心,是一个活动的整体,而在心之主宰与定向作用皆通过一个意志情感表现出来,并在其中,当下涵有“知”之自觉义。李老师由此提出其知、情合一说。近年来,中哲学界也对心性论中的“情”颇有关注,然李老师之高屋建瓴,秉要执本,罕可伦匹。

  李老师以情说性善,既深得孟子之意,又暗含对康德道德哲学的回应。当代儒家哲学建构颇依赖于会通康德,而中心即在其道德形而上学。然康德道德哲学亦具有突出的西方哲学特性,其整个理论体系基于亚里士多德所创形式与质料二分思想传统,将人之情感,皆判归自然、经验领域,以为情唯表达人之肉身性与偶然性,其所关联者为幸福而非道德,进而将道德完全建立于理性的形式法则之上,这使“善”在内容上变得空洞的同时,也使之丧失了现实的动力机制。而且,如李老师所指出,将人分析为理性和动物性两种抽象要素,其结果是将人降低到动物这一现成性上来规定其内容与本质。因此,在康德的道德哲学那里,情与理是割裂而对立的。这也成为整个西方思想在人性问题上矛盾、焦虑的根源。而儒家的知情一体思想,既呈显了人类生存整体性之真,又从本原上避免了这一理论困局。

  (作者系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本文根据“孟子学新探暨《孟子通释》”学术研讨会会议发言整理。)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李秀伟)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