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罗素访华及北大讲演一百周年

“罗素、逻辑与哲学”国际研讨会综述

2020-11-1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受“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为了纪念罗素访华及北大讲演一百周年而举办的“罗素、逻辑与哲学”国际研讨会于2020年11月7日举行。由于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本次研讨会以在线形式进行并同时在学术志、哔哩哔哩平台直播。来自加拿大、美国、德国和中国的十余位学者受邀参会,围绕罗素对逻辑与哲学的贡献、罗素与中国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会议的工作语言为英语。

  在开幕致辞中,会议主办人北京大学陈波教授简要说明了本次会议的缘起。他介绍了1920至1921年间罗素访华及其在北京讲演的情况,还特别谈到罗素对中国现代逻辑的发展所做的贡献。在逻辑和哲学上,金岳霖受到罗素的很大影响,正是通过金岳霖的逻辑教学活动,为中国培养第一代现代逻辑学家。之后,参会者共同观看了罗素自述其成长经历与人生观的珍贵采访视频。

  

  陈波教授做开幕致辞

  本次会议设四位特邀报告人,他们分别是: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伯纳德·林斯基(Bernard Linsky)教授、美国卫斯理大学谢舜虎(Sanford Shieh)教授、德国洪堡大学毕明安(Michael Beaney)教授和山西大学江怡教授。

  林斯基教授的报告题目是“伯特兰·罗素在北京的逻辑与哲学讲演”,他向大家介绍了正在进行中的、西方学界对罗素在华讲演的“回译”计划。尽管罗素在访华后陆续正式出版了与讲演内容相关的著作,但目前中文出版的罗素著作集中,仍有相当一部分并非英文出版物的译本,而是直接来自当时所做的讲演记录,这些在西方视野中长期缺失的素材对罗素研究有重要的价值。林斯基教授在报告中对罗素为北京大学所做的前四个系列讲座,即“哲学问题”“心的分析”“物的分析”和“数理逻辑”与西方已出版的罗素著作进行详细比较,并介绍了所发现的一些初步成果。林斯基教授认为,我们都有可能从学习罗素在北京的哲学和逻辑讲演中有所收获,无论是关于罗素对中国哲学的影响,还是罗素思想的内在发展。而中国的哲学家和逻辑学家是唯一能够同时推进这两个主题的人。他希望有中国学者能够协助编辑关于罗素讲演的报告,并将其翻译成英语,中国以外的所有罗素学者都将非常感激。

    

  特邀报告人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伯纳德·林斯基(Bernard Linsky)教授 

  谢舜虎教授的报告题目是“罗素论模态、逻辑和观念论:与《逻辑哲学论》的联系”。他的报告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关于罗素的无模态论,即罗素对模态的拒斥,其核心主张是罗素对模态的拒斥基于他与摩尔对英国观念论的拒斥,尤其是他对布拉德雷的内在关系说的批评,以及摩尔对布拉德雷的判断理论的批评;同时,罗素对模态的拒斥也完成了他对观念论的拒斥。第二部分主要关于罗素的无模态论与《逻辑哲学论》的关联,维特根斯坦对罗素关于信念或判断的多重关系理论的批评,导致将可能性作初始概念来理解命题,而逻辑支配命题及其真假,由此,维特根斯坦又将模态带回了逻辑。

 

特邀报告人美国卫斯理大学谢舜虎(Sanford Shieh)教授 

  毕明安教授的报告题目是“罗素对中国的混沌与变迁的忧虑”(Russell amingst the Chaos and Chang(e)s in China)。他认为,自己报告标题中使用双关和飞白的修辞,这既对译者提出了挑战,本身也反映了他关注的问题涉及翻译的本质,尤其是“logic”(逻辑)的意义和“意义”的意义。种种历史细节表明,罗素在北京讲演期间很可能受到赵元任的影响,因此容易产生关于翻译的哲学问题以及对意义问题的兴趣。毕明安教授在报告中考查了与翻译的本质、逻辑的本质、“logic”的意义、“意义”的意义等有关联的八个历史片断,尤其提到章士钊和赵元任,随后对这八个历史片段依次进行哲学反思。他认为从以上工作可以得出,只有当中文文本被正确地翻译成欧洲语言,并且西方认真对待汉语和翻译的困难和创造性,才能弥补忽视汉语所带来的哲学损失,最终实现罗素的希望。

   

  特邀报告人德国洪堡大学毕明安(Michael Beaney)教授 

  江怡教授的报告题目是“重新审视罗素与《中国问题》”。他认为,罗素在《中国问题》中记载的许多东西虽已过时,但他对中国历史、文化、教育和中国人的观察和看法,对今天的中国人仍然有启发意义。罗素在书中表达的历史观和全球观值得注意。从历史的角度考虑,罗素注意到这个封闭的古代文明国家在西方文明的影响下所面临的困境,但从全球角度来看,罗素也指出如果中国文明完全向西方文明屈服,那将是人类的悲剧。江怡教授首先回顾了罗素在著作中对中国问题的叙述和论断,将之与同时代的约翰·杜威的相关评论做了比较。然后,通过重新审视罗素提出的中国问题,认为罗素这本书中充满了对中国的想象。最后,江怡教授对当代中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现实的解释,尽管这本书是为了提醒西方读者在中国寻找新的希望,以解决西方社会的困惑和困境,但对于今天的中国人而言,这本书是一面镜子。

     

    

特邀报告人山西大学江怡教授 

  接下来,其他受邀报告人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围绕“罗素、逻辑与哲学”的论题分别做了学术研究报告。

  武汉大学程勇教授报告了“罗素对逻辑的贡献及其对现代逻辑的影响”,重点介绍并讨论了罗素在逻辑学上的三大成就,即罗素悖论、《数学原理》和罗素的逻辑主义对现代逻辑发展的影响,并考察了罗素与哥德尔的工作在数学基础上的联系。

  北京大学塞巴斯蒂安·桑迪·格雷夫(Sebastian Sunday Grève)助理教授报告了“罗素哲学中的悖论”。他认为,尽管罗素曾宣称“悖论是哲学的终点”,但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悖论是哲学的起点,是话语进一步发展的根源,而以上正是发现悖论性事物的基本认知价值。他还提出了自己的悖论定义:悖论就是难以置信的命题。

  南京工业大学贾可春教授报告了阐释了“罗素的专名理论”。在罗素哲学中,专名是语言中指称个体的语词,贾可春详细梳理并分析了罗素在各个阶段的著作中对专名的意义问题的讨论。

  中南大学刘靖贤副教授作了“对惠施一元论的罗素式解释”报告。受罗素数学方法的启发,刘靖贤用构造论证为惠施十论提供更合理的解释,最终化解了从相对主义多元论来理解惠施十论与惠施原本持有的绝对主义一元论的冲突。

  北京大学亚瑟·席珀(Arthur Schipper)助理教授报告了“罗素1920至2020:中立性、使真者与关系”。他认为,罗素在北京讲演中充分展示了许多在当代形而上学中有影响力的观点,比如使用了使真者、使真关系和关涉性的概念,接受全面的中立一元论和拒绝心智主体的存在等。这些观点与当代对使真者及其形而上学中立性的理解既有契合又有关键的不同。

  北京师范大学代海强博士报告题目位“罗素和早期维特根斯坦论真”。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对罗素的真理符合论进行了批判和修正。不过,近来一些解释者认为,《逻辑哲学论》并不支持直接的真理符合论,支持的是一种真理获得论。代海强研究了以上新解释,并讨论了维特根斯坦从罗素的真理论中保留了什么,又拒绝了什么。

  陕西师范大学王晶副教授报告介绍了“罗素为何不会接受形而上学含混性?”问题。她首先通过七个论题说明罗素关于含混性的核心主张,即含糊性本质上是一个语言问题。其次,考虑了马克·克里万(Mark Colyvan)对罗素应该接受形而上学含糊性的提议,并提出了三条反驳。最后,她对罗素的含混性论题给出反思,并建议对罗素的含混性框架给出较弱的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陈龙博士的报告是“捍卫实质蕴涵:罗素反对刘易斯”。他考虑了C·I·刘易斯对罗素的实质蕴涵的批评,并提出如果批评罗素式蕴涵的悖论性后果及其没有抓住蕴涵的正确含义,那么事实证明了实质蕴涵更适合于关于推论的逻辑;但如果批评的是实质蕴涵附带的一元论形而上学后果,即模态坍塌,那么这恰好符合罗素的无模态观点。通过克里普克的形而上学必然性和严格指示词理论,可以证明,莱斯利·萨普(Leslie Tharp)的“形而上学定理”为罗素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本次研讨会实际报告及讨论时长约七个半小时,无论报告人、还是评论与提问人全程都保持极高的专注与热情。每场报告都得到了参会者的踊跃评论和提问,报告人都给出了尽可能详细的回复。由于实际操作的困难,未能向在网络平台观看直播的观众开放提问,不失为一个遗憾。不过,据后台统计,当天通过各平台观看直播的观众高达三千一百余人次,这对于工作语言为英语的专业研讨会而言,是非常难得的。这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一方面,说明公众对纪念罗素访华及北大讲演一百周年整个事件的关注,另一方面,也向专业领域以外的人士展示国际主流的哲学研究与学术讨论范式。

  在闭幕致辞中,陈波教授感谢林斯基教授、毕明安教授和谢舜虎教授克服时差、为大家带来详实而有深度的报告,感谢江怡教授及其他八位受邀报告人为会议所做的贡献。最后,陈波教授感谢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对“逻辑与哲学”系列国际研讨会的连续资助,并宣布这个系列仍会继续办下去,希望下次会议召开时,疫情已经消散,所有人都能够在线下再次相聚,深度互动。

   【相关链接】

  1920年10月12日至1921年7月11日,英国哲学家罗素(Bertrand Russell)应邀问中国,先后在上海、杭州、武汉、长沙和北京等地讲学。1920年11月7日起,罗素在北京大学及北京其他地方先后做了题为“哲学问题”“心的分析”“物的分析”“数理逻辑”和“社会结构学”五大讲演。北京大学的教授和学生还成立了“罗素哲学研究会”,经常见面交流讨论。罗素回到英国之后,于1922年出版了《中国问题》一书,书中谈到了当时中国存在的种种问题,但他对中国的未来持充足的信心,对中国始终持友好的态度。尽管罗素“五大讲演”由于过于技术化和专业化,在当时没能获得应有的反响,但百年前的罗素访华及其系列讲演所带来的各种新思潮,从长远来看,对现代逻辑、现代哲学乃至现代文化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此前,陈波教授以弗雷格(2011)、克里普克(2012)、蒯因(2013)、威廉姆森(2015)、悖论(2016)、真理(2017)、欣迪卡(2018)和模态(2019)为主题词,已组织举办了八场“逻辑与哲学”系列国际研讨会,以及“如何做哲学:元哲学与哲学方法论”国际研讨会(2019)。此系列研讨会已在国内外相关学者共同体中逐渐形成口碑并具有越发显著的影响力。其持续而成功的举办,不仅有助于提高北京大学哲学学科的研究水平和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更提供了一个实质促进国际交流的平台,促进国内学界、尤其青年学者扩展国际视野,加强与国际学界的对话和互动,通过实质的学术创新,彰显年轻一代的学术自信。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李秀伟)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