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讲座回顾

谢地坤:在真理探索与灵魂拯救之间——埃克哈特神秘主义研究

2022-07-0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2年是南京大学创立120周年,南京大学哲学系4月以来举行了系列高端前沿讲座以示庆祝。4月21日,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杰出人文教授谢地坤应南京大学哲学系的邀请,在线作题为“在真理探索与灵魂拯救之间——埃克哈特神秘主义研究”的学术讲座。 本次讲座是“南京大学120周年人文社科高端前沿讲”之一。

4月21日,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杰出人文教授谢地坤应南京大学哲学系的邀请,在线作题为“在真理探索与灵魂拯救之间——埃克哈特神秘主义研究”的讲座

  神秘主义的思想渊源

  在讲座中,谢地坤首先介绍了神秘主义的思想渊源及其兴起的背景。神秘主义植根于西方宗教和哲学传统之中,经由新柏拉图主义者和奥古斯丁的综合和发展,成为基督教神学的理论基础。12-14世纪对亚里士多德著作的发现和评注进一步推动了德意志神秘主义的兴起。神秘主义思潮在德意志地区之所以产生较大影响,主要有如下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德国哲学萌芽时所处的教权与世俗政权相互斗争的政治背景,人们迫切希望能够直接面对上帝以摆脱教权与世俗政权的双重压迫;二是大学制度的建立,知识分子试图将思辨知识融入信仰神学的教导;三是方济各会突出信仰、贬低理性的主张。政治环境的压迫和不同思潮间的冲突愈发加重人们在生活和精神层面上的困惑,而神秘主义的兴起则为人们提供了一条寻求解脱的出路。德意志神秘主义表现出两种倾向,第一种倾向着力强化新柏拉图主义的神秘元素而否认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合法性,用神学真理取代形而上学真理并使之成为了神秘的呓语,在哲学史上并未拥有显赫地位;第二种倾向试图综合新柏拉图主义流溢说和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在流溢说和创造论、泛神论和一神论之间达成和解与统一,对后来德国哲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埃克哈特正是后一种倾向的代表人物。

  埃克哈特的神秘主义思想

  谢地坤具体介绍了埃克哈特神秘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埃克哈特于1302年在巴黎大学获得神学硕士,因而常被人们称为“埃克哈特大师(Meister Eckhart)”。他是第一个用德语布道和写作的神学家,在他的布道和写作中,宗教的神秘与理性的智慧充分地结合在一起。在埃克哈特看来,人作为被造物是不自由的,但作为理性存在者是自由的,人能够通过自身“内在存在”的行动把握神性、与上帝合一,应该用自己的理性和意志去“适应上帝”,因而朝向上帝的自由活动本身就是正义和真理。上帝不应被视作存在物,而应视作贯穿着“理解”的逻各斯和行动。继承其老师大阿尔伯特的思想,埃克哈特将上帝的存在区分为“绝对的存在”和“形式的存在”,前者是本质,后者是上帝的启示、渗透和引导。世界中的存在是上帝根据自己的智慧使其成为是其所是的东西,是上帝自己的身体或象征。人们要透过上帝的“形式存在”“理解”圣灵,然后像圣子那样进入上帝敞开神性、启示自身的进程,“让上帝成为你里面的上帝”从而最终回归圣父。埃克哈特将上帝的存在和人的灵魂本质理智化,将对上帝的理智之爱置于核心地位,既凸显了造物主的独一和高贵,又保留了人类理性的价值和尊严。尽管埃克哈特的学说被当时的教会斥为异端邪说,但他的理论主张仍为其后学所延续,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德国古典哲学思潮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埃克哈特神秘主义思想对德国哲学的影响

  最后,谢地坤进一步探讨了埃克哈特神秘主义对德国哲学的影响。库萨的尼古拉受到埃克哈特以隐喻方式消解经院哲学上帝存在证明的启发,提出“否定神学”的思想,将人对上帝的知识形容为一种“无知”,而这一“无知”构成人类求知的根本动力和保障。路德强化了神秘主义一贯强调的人的灵魂与上帝直接联系的思想,进一步否定和克服了人与上帝之间的障碍,神秘主义在路德这里表现为一种神学激进主义,催生了德意志精神的崛起。波墨进一步强化和放大了德意志神秘主义传统,将自然界和精神的发展过程理解为精神和神灵的象征,当作上帝的启示和个人的宗教体验。尽管波墨的神秘主义极大地祛除了理性认识的重要性,但其深邃的思想洞见深深地启发着后来的德国古典哲学家,他被黑格尔誉为“德国第一哲学家”。康德对知识范围的限制,对“德福一致”的构想客观上为神秘主义留下地盘。费希特晚期知识学从自我意识转向绝对存在,将思想与信仰联系在一起,这无疑给知识学蒙上了一层神秘主义的面纱。谢林则更加充分地转化和利用了德意志神秘主义的思想资源,他认为“绝对”只能以直观而非认识的方式加以把握,人类自由的最终根据是神性的启示,神话哲学和启示哲学构成谢林晚期哲学探讨的核心。黑格尔对神秘主义亦有清晰和透彻的理解,他指出德意志神秘主义虽然具有深邃的哲学洞见和纯粹的哲学性质,但其停留于直观而未进入反思,从而并未达及概念中的思辨真理。黑格尔将神秘直观与思辨理性内化为绝对精神的发展环节,实现了对神秘主义的扬弃,使神秘主义与哲学反思达成更高层次的和解与统一。

  

  南京大学哲学系王恒教授主持中发言

南京大学哲学系刘鑫老师发言

  本次讲座由南京大学哲学系王恒教授和刘鑫老师主持,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将近三百名师生的共同参与。讲座的评议互动环节,王恒指出谢地坤的讲座内容实际上是以神秘主义为线索对西方哲学史进行了一次重新梳理,为我们理解西方哲学史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同时,王恒与谢地坤交流了“神秘主义”同“密契”、“神秘学”等概念的联系和区别。刘鑫认为哲学和神学、神秘主义和理智主义在西方思想史中如同DNA的双螺旋结构般不可分割、紧密结合,并就“神秘主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如何界定埃克哈特哲学是一种“神秘主义”等问题与谢地坤展开了讨论。

  (南京大学哲学系林钰丰/供稿)

关键词:真理;灵魂拯救;神秘主义;埃克哈特的神秘主义思想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李秀伟)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