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 “从后思索” 法的历史唯物主义深蕴

2025-11-07 来源:《哲学研究》2025年第9期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摘 要] 马克思的“从后思索”法体现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历史性维度,实现了历史发展过程研究与现实生产方式结构研究的科学统一,对于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深化发展具有关键意义,同时也面临一系列亟待澄清的理论疑难。“从后思索”法蕴含着一种立足现在以回溯过往并预见未来的“双向开放”的历史时间观。 这一双向开放的历史时间观从根本上决定了马克思的“从后思索”法不可能是黑格尔主义的“历史目的论”。与黑格尔式“后思”不同,马克思“从后思索”法强调的是一种自觉的“有限性视角”:历史科学家知道自身基于当代现实而回溯过往时所受的各种条件和结构的制约, 因而不会自以为可以达到对过去历史进程及其真相、目的等的透明认知和完全理解。“从后思索”法就是要基于资产阶级社会的自身批判过程,在理解不同社会形态之间的差异性、阶段性的基础上去把握具体的连续性和历史的统一性。
  [关键词] 历史科学 有限性视角 历史时间观 历史连续性 历史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李秀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