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全体与会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学术中国·2022”国际高峰论坛,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即将落下帷幕。作为论坛的承办者,我代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对各位专家学者的辛勤劳动,表示诚挚敬意和衷心感谢!
2022-12-30一代有一代之学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往往也是学术和思想大发展的时代。当今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世界政治格局之变,是国际治理秩序之变,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我们要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
2022-12-30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大变局的基础性变化就是全球经济格局的演变,毕竟经济是政治、外交、军事等活动的基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表现在经济方面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过去70年以来不断深化的经济全球化出现了逆转趋势,突出表现为二战后作为经济全球化引领者的美国转向了贸易保护主义。
2022-12-30尊敬的来自世界各国的学者们,我是鸠山由纪夫。此次受邀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承办的“学术中国·2022”国际高峰论坛,我深表感谢,并向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致以由衷的祝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远未迎来终结,我也无法亲自到会和各位交流。对此,我深感遗憾,只能通过视频致辞的方式参加...
2022-12-30感谢你们邀请我在此论坛发表演讲,谈一下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关系及融合问题。此时此刻,我录制这个演讲视频,正逢乌克兰危机不断持续。在准备这些演讲内容时,我因此产生了一些新的观点,可以补充我此前的想法。我认为,对中国来说,这是一个需要思考和适应的特殊时刻。中国应该如何继续深化与世界其他地区...
2022-12-30中国与西方文明的共存格局已经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当然,中国和西方并不是世上仅有的两种文明,但本文主要选取这两种文明作为研究对象。笔者希望通过探讨历史的宏观图景,从中找到一些规律。例如,中国和西方的历史兴衰演变以及未来的前景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解读当代世界以及其中各文明的影响。基本结论就...
2022-12-30恩格斯提出:“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易建平从词源角度研究,认为“文明即国家”。“国家”的“物化载体”集中体现在“国民”“国土”及“国民”的“国家认同理念”。
2022-12-29在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上,有两次深刻的大变革。第一次是春秋战国时代,第二次是新时代。春秋战国时代的大变革,造就了中国文化第一次大高峰,并有了中国古典学的大繁荣。新时代的大变革,则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中国古典学重建的黄金时代。
2022-12-29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哲学的东渐及中西哲学的相遇,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接触与互动已经成为一个基本的历史现象。以此为背景,中国哲学也开始获得世界性维度。世界哲学可以从不同层面加以理解。将哲学理解为“世界哲学”,首先与历史已成为世界的历史这一更广的背景相联系。世界哲学意味着超越地域性的文化背景...
2022-12-29“述而不作”是孔子对自身思想实践的基本定位,背后既有一种独特的历史意识,又体现了古代中国思想建构中的“普遍主义”特色。“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期许并不是一种保守主义,而是一个为持续的哲学思考奠定合法性的信念。
2022-12-2920世纪早期的中国文学研究有不同策略和路径,其中主要有三条路径从世纪初开始生长,隐显发育,影响...
这里,现实与梦想交织、传统与创新共鸣,每一处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