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中国学派
中国社会科学报
新浪微博
今日头条号
文明是社会客观的物质力量,文化是社会主观的精神力量。文明与文化共生、共争、共在。
在中国学者的帮助下,德语国家的汉学从20世纪末开始蓬勃发展,现在它可能在全世界汉学界排名第四,我确信对话是可能的。
消费行为能帮我们分析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周围世界之间相互作用。消费和代理的概念有关,即人们做什么,而不是他们被怎样。
文学不是科技,超越和开新是相对的,汇通和叠加才是常理。文学研究和批评方法亦然。
汉语现代“文明”概念的诞生及其社会化运用,是近现代中国“过渡”和“转型”的重要标志和推动力量之一。
东西之辨是现代文化理论与实践上的一条重要思想主线,佛教文化思想的积极参与赋予现代文化的东西之辨以独特的思想元素和路径。
本文试图采用比较阐释的方法,通过梳理几个关系,来厘清“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中国近百年文学史中对文学创作和批评的影响。
全球化发展历程可以被描述为:一系列日益复杂的全球流动,且早期的主导性流动将包含在之后的流动中。
事件思想对汉语文论的融渗,不呈现为一个自明性事实,而在接受限度中经过中介环节的扬弃,以实现创造性转化。
我们分析、比较了一些英美韵律学研究的理念,并结合中国新诗的创作实践,初步提出了“非格律韵律”的理论建构。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原有以推动经济增长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出现较多问题。城市高质量发展是新发展格局...
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展现了空间政治经济学中一个新颖的分析视角。
2024年第13期
202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