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洁:承担新一代社科人的历史责任

2025-05-09 来源:社科院专刊 总第763期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王永洁(国际合作局推广传播处副处长)

王永洁参与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会务工作。 作者/供图

  在学生时代,中国社会科学院是我一直仰望的地方。2016年,我毕业后来到这里工作,从学术殿堂的仰望者变为建设者。今年是我入院工作的第9年,结合自身工作,在此报告三点体会。

  一是强化思想淬炼、政治历练。中国社会科学院是以科研为中心工作的政治机关,政治属性是第一属性。在我院持续深化政治建设新格局下,我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站位,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入院以来,我见证了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非洲研究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的相继成立,参与筹备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贺信精神、致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贺信精神。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不断深化对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历史、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认识和坚定自信,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更加强烈,对我院的归属感、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

  二是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得益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人才培养、干部交流机制,我先后在研究所、职能局工作,不断走出舒适区,被派驻到国际组织、学术社团工作,参加院内巡视工作,每一段经历都有助于自身成长。2020年,我受国家公派前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纽约总部,开启了为期两年的国际组织任职之旅。其间,我不断学习吸收新知识,接受专业训练,培养全球视野。如果说在研究所、联合国的工作初步塑造了我一定的知识体系和实践认知,那么在职能局的工作是我从参加工作到走向成熟的重要转折,得到了政治上的历练、思维上的训练、品格上的锤炼,时刻紧绷旗帜鲜明讲政治这根弦,强化大局意识、规矩意识,弘扬无私奉献精神,自觉从更高的站位、从全院的角度考虑问题。

  三是要保有百折不挠、乐观向上的心态。成长的道路并非总是鲜花铺路,青年成长过程中难免有一些共性烦恼,也难免会坐“冷板凳”。派驻美国时,我也经历过评职称的压力和焦虑,再加上双边关系趋于紧张、疫情严峻,时常会有“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漂泊感。一有焦虑的苗头,我就去啃书本、写文章,把压力转换为拼搏奋斗的动力,去主动担当作为。2021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之际,我主动谋划、推进促成我院与联合国举办脱贫高级别研讨会等一系列活动,在联合国掀起分享中国脱贫经验的热潮。

  习近平总书记曾对青年讲过,“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我们经历的每一道风景、每一次磨炼,都是成长过程中的宝贵财富。我们的成长离不开中国社会科学院这个大平台,离不开我院在制度、机制上为青年成长成才创造的好环境,更离不开院党组对青年的重视、培养和托举。当前,我院各项工作实现系统性转变、历史性突破、整体性跃升,呈现出轰轰烈烈的干事创业新气象。作为青年一代,我们也将主动作为、勇挑重担,承担新一代社科人的历史责任。我期待和广大青年一起,坚定践行我院“三项共识”,以强大心灵、坚定意志和真学问、真本领为学术殿堂增光添彩。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高莹(报纸)苏威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