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成方:武王墩大墓与楚王陵园的发现

2024-08-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当前正在发掘的安徽淮南武王墩大墓,因其巨大的墓穴棺椁、众多珍贵的随葬文物,成为当前考古界的“流量明星”。作为自李三孤堆楚幽王墓发现以来,第一次系统勘探、全面发掘的楚王陵墓,武王墩陵园规模之宏大、结构之清晰,对于了解、认识楚王陵园的基本特征及其源起流变有重要学术价值。 

  李三孤堆揭开楚王陵神秘面纱 

  1933年、1935年、1938年,安徽寿县朱家集(今划归淮南市谢家集区)李三孤堆——这座战国晚期的楚王陵墓连续遭受大规模盗掘洗劫,流散文物达4000余件,震惊世界,“报章竞载,寰海喧腾”。铜器铭文表明,李三孤堆的墓主当即楚幽王熊悍(前237—前228年在位)。大规模盗掘导致陵墓遭到严重破坏。1934年史语所李景聃等撰写的考察报告,正确复原了其棺椁的“九宫格”结构。1981年,李德文对该墓进行了详细钻探,弄清了墓口尺寸及台阶数,确定只有一条东向墓道,但周围200米内没有发现副冢、车马坑或殉葬墓。同年,安徽长丰县又发掘了杨公M10、M11。杨公M11位于李三孤堆与武王墩之间略偏南。封土底径为东西29米、南北27.8米,墓口长15.9米、宽13.75米,五级台阶,规模远逊于其他楚王陵。但墓坑呈“中”字形,东西各有一墓道,棺内四角置4件石圭,墓道中发现了10套铜戈、鐏,显示墓主当为身份尊贵的男性。墓坑西南有一条长19米、宽20—25厘米、深11厘米的长沟,发掘者推测“可能是象征性的水沟”,但更可能是未完成的车马坑。墓坑西南发现一个圆坑,坑内填有黑灰土及木炭粒,坑底有黑烧土层,发掘者推测“是作为祭祀用的”,非常正确。中字形墓坑、车马坑及祭祀坑等,表明这应是一处修建仓促、未及竣工的楚王陵,墓主可能与短暂在位的楚哀王(前228年)有关。 

  1981—1983年,考古部门发掘了河南淮阳县城东南5公里的马鞍冢。该墓地由南北双冢及西侧的两座车马坑组成。冢内文物几乎被盗殆尽,车马坑保存较好。双冢南北并列、均朝东向。墓口规模及台阶数上,北冢虽高于南冢,但从祔葬车马坑规模及随葬品看,墓穴呈“中”字形的南冢当为主冢,呈“甲”字形的北冢当为副冢。北冢西侧的一号车马坑,西北角随葬成套仿铜陶礼器,南部放置肩舆和泥塑马,暗示北冢墓主可能为女性。南冢车马坑随葬6面旌旗,当为战车之用,说明南冢墓主可能为男性。一般认为,马鞍冢南冢墓主即徙都于陈郢的楚顷襄王(前298—前263年在位),北冢则是夫人墓。属于顷襄王的二号车马坑以20多匹泥马随葬,马身涂有白色或黑色颜料,反映了保于陈郢之后,楚国既力求维持礼制尊严却又无能为力的矛盾心态,这是当时楚国朝不保夕、岌岌可危之政治局势的直观反映。至于马鞍冢是否存在殉葬墓、祭祀坑等,因缺乏全面勘探,难以知晓。 

  江汉地区楚王陵勘探成果显著 

  自2011年开始,考古部门在湖北荆州纪南城周边展开全面调勘,基本摸清了附近大型墓葬的情况。纪南城楚王陵分布在两个区域,一是城西5—8公里的八岭山墓区,二是城北11公里的纪山墓区。这两个区域内有三座较可能是楚王陵:冯家冢、平头冢和大薛家洼。冯家冢位于八岭山一条南北向岗地上,由双冢(主冢和副冢)、殉葬墓、车马坑、祭祀坑等组成。主冢、副冢的南北两侧有100多座排列整齐的殉葬墓。由已发掘的七座殉葬墓残存人骨来看,人殉很可能是青少年女性。据殉葬墓随葬仿铜陶礼器,较多学者认为冯家冢的年代属于战国早中期之际。平头冢位于冯家冢北面约1.4公里,由双冢(主冢和副冢)、车马坑、祭祀坑、陵园建筑及环壕组成,但未发现殉葬墓。大薛家洼位于荆门市沙洋县纪山镇,南距纪南城约13公里,属于纪山墓群。墓地也在一条南北向岗地上,面积约10万平方米,由双冢、殉葬墓和车马坑组成。南冢及其车马坑在尺寸、规模上远逊于北冢及其车马坑,与其他双冢楚王陵不同,而与马鞍冢相似。殉葬墓仅见于双冢的北侧,这与其他楚王陵墓也不同。大薛家洼墓地的年代可能晚于冯家冢、平头冢,属战国中晚期。 

  与当阳季家湖古城关系密切的楚王陵有熊家冢和谢家冢。熊家冢位于荆州市川店镇与当阳市河溶镇交界、面积约11万平方米的西山岗上,东南距纪南城26公里,西南距季家湖11公里。熊家冢墓地也由双冢、殉葬墓、祭祀坑、车马坑、墓上建筑等组成。殉葬墓分为南北两区共127座,排列规矩。车马坑(含马坑)错落有致地分布在主冢、副冢西侧,已探明40座。其中一号车马坑南北长132.6米、东西宽11—12米,由隔墙分为三个独立单元,葬有二驾、四驾和六驾车,规模宏大壮观。祭祀坑形状主要为圆形,少数为方形或刀把形,发现有100多座。在一些祭祀坑上或周围发现有柱洞,或是“附属建筑”遗存。熊家冢的年代可能为战国早期偏晚。谢家冢位于枝江市问安镇,东南距季家湖6.8公里,东北距熊家冢约14公里。该冢亦处于一条南北向岗地上,由单冢、殉葬墓、车马坑、祭祀坑组成。与熊家冢一样,谢家冢主冢南北两侧发现了成排成列的殉葬墓,北部63座,南部29座。谢家冢的主要特点为单冢,车马坑也仅探出一座。过去将该墓年代定为战国中晚期,似乎失之略晚。谢家冢所属的枝江青山墓群,面积达10余平方公里,共有27座大型墓地,分为四大墓区。除第二墓区中心谢家冢外,其他三个墓区中心袁码头冢、大高庙冢、大鲤鱼冢的墓地布局尚不明朗。 

  武王墩深化楚王陵认识 

  武王墩的陵园结构与其他楚王陵大同小异,由主冢(单冢)、车马坑、殉葬墓、祭祀坑等构成。主冢墓穴呈甲字形,有11级台阶,墓道朝东,巨大的车马坑(南北149米、东西12.5米)横置于西侧。不过,武王墩呈现出两个显著特点。第一,其陵园虽然也是依丘为陵,但在丘陵上又人工开凿围沟,围成一个不太规则的闭合梯形,进而构成了独立陵园。第二,陵园的总面积大为扩大。据估算,武王墩大墓围沟内面积约150万平方米,是其他楚王陵的数十倍以上。王陵规模的超大型化是战国时期的大趋势,这与领土国家的日益形成、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有关。 

  对于楚国王陵的葬制起源于何时,如何发展而成,目前还难以找到完整线索,但可以寻觅到一些痕迹。1978—1979年发掘的河南淅川下寺墓地,是楚王族小宗薳氏的族墓地,共有大墓9座、小墓15座及车马坑5座,李零认为埋葬了五代薳氏贵族。位于墓地中心位置的是以M2为核心的乙组墓葬。M2墓主为楚康王时期的令尹蒍子冯,其南M1是长夫人孟縢姬墓,其北M3、M4为次夫人墓。在蒍子冯夫妇墓的南北两侧,整齐分布着15座小墓,“墓室如此狭小,随葬品又如此之少”,“无疑是大型墓墓主人的殉人墓”。在主墓西侧,设置一狭长条状的车马坑。这些特点与战国楚王陵十分相似,但下寺主墓均竖穴土坑,无墓道,墓上未见封土,显然是时代较早的体现。此外,近年发掘的湖北随州枣树林曾国墓地,M191与M190、M168与M169两组曾侯夫妇墓均为东西向、甲字形墓穴,南北并列,这一葬制是否影响到了战国楚王陵,也值得注意。 

  楚国王陵大概在战国早期已初步形成了一套颇具规范的埋葬制度。这套埋葬制度在战国时代的芈姓贵族墓地广为流行,如河南南阳夏庄墓地、湖北枣阳九连墩墓地、荆州望山墓地、荆门包山墓地、沙洋严仓一号墓等。不过,这些贵族墓地虽在形制上与王陵相似,但一般以家族为单位,规模往往较小,鲜见殉葬墓及巨大车马坑。当然,楚王陵的一些具体问题还需进一步探索明确,如诸王陵的确切年代及墓主身份;陵园内小墓是殉葬墓还是陪葬墓;墓上建筑是否广泛存在,采用何种建筑形式;祭祀坑是下葬时一次形成的,还是墓祭活动累积而成;等等。希望武王墩大墓的下一步发掘工作能够有助于上述问题的最终解决。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曾国考古与历史综合研究”(19BZS030)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副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徐鑫(报纸)苏威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