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百亮:陕甘宁边区生态治理成效显著

2024-07-2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陕甘宁边区曾是党中央所在地,但生态环境脆弱,“十年九旱”“三年两头旱,一年不旱遭水患”。为了改善边区的生态环境,陕甘宁边区政府开展了大量生态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工作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生态治理经验和精神财富,对于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积极开展生态治理 

  积极植树护林。1938年,边区政府将植树成绩作为春耕运动的一项重要任务进行考核。1939年,边区政府发出《关于发动植树运动及报告生产运动情况的通令》。为保证效果,1940年,边区政府出台《陕甘宁边区植树造林办法》和《陕甘宁边区森林保护条例》。为全面了解边区森林情况,1940年6月,边区成立森林考察团,进行实地考察后建议:出台森林保护制度、设立林务专管机关、进行科普教育。同年12月,边区成立林务局。为确保有法可依,1941年,边区政府颁发《陕甘宁边区森林保护条例》和《陕甘宁边区植树造林条例》。1949年,边区政府制定了《森林砍伐税征收办法》,严禁滥砍滥伐。同年,边区政府和西北军区联合发布了《关于维护公路、电线及行道树木办法》和《关于保护森林办法》,强调不准砍伐损毁,违者严惩。

  大力发展水利。边区政府强调,在具有较大水利开发潜力的区域,应制定特别水利发展计划。边区政府为此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水利贷款。1943年,边区银行在贷款章程中对水利贷款作了明文规定,水利贷款用于开渠、修坝、凿井等,具体办法是由主管机关直接贷给农户。各县区在发展水利的过程中,成立水利委员会,作为发展水利的领导机构;制定相应公约,为发展水利提供制度保障;组建工队,形成发展水利的基本组织;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创造水漫地、修埝地、溜崖等形式多样的水利设施。1946年后,边区政府将水利工作的重点转向发展小型水利方面。

  广泛种植牧草。1941年,边区建设厅和自然科学研究会合作,经实地调研后,划定延安、安塞、志丹等县作为牧草种植中心区域,同时倡导在牲畜较多的地方,广泛种植牧草。为保证成效,边区建设厅发布了《关于种牧草的指示信》,拨专款支持边区种植牧草。同年,西北局发布《大量种牧草保障与发展边区交通事业》的通知,要求加大宣传,使群众认识到种植苜蓿的重要性。1942年,边区政府颁布《陕甘宁边区三十一年推广苜蓿实施办法》,要求在各县推广种植苜蓿。1944年,西北局要求各级党委发动群众种植苜蓿,同时加强检查督促,按期完成任务。为落实西北局的指示,边区政府还特别强调各机关、学校和部队也要参与种植苜蓿。

   取得显著成效 

  改善了边区的生态环境。在植树方面,仅在1937年至1939年间,边区植树量达到214万株。1942年至1944年,靖边县植树成活量515545株。在干旱少雨的沙漠地带,种活如此多的树木,是一项伟大的成就。随着植树范围的扩大,成片的树林有效地阻挡了风沙,边区局部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1942年,朱德在参观南泥湾途中,对生态环境改善给予了充分肯定。在水利方面,边区水地面积逐年增长,1942年至1943年增加了近50%。水浇地面积也得到了快速增长。1939年至1941年,赤水县修筑埝地4000亩。

  促进了边区工业和畜牧业的发展。边区新华制革厂利用青冈树皮、五倍子制作丹宁,有效缓解了边区化工材料的短缺问题;利用林牧业资源制成各种军用皮件,改善了部队的装备供应,支援了抗战。在造纸工业方面,随着1940年马兰草造纸成功,边区造纸原料不足问题得以解决,造纸业迅速发展。1944年,边区除部分麻纸、办公纸需要输入外,印刷用纸全部由边区造纸厂制造。在染料方面,边区科技人员在试验中发现黑格兰树根可以制作染料,大大提高了边区染料的产量。边区推广牧草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畜牧业的发展以边区光华农场繁殖的滩羊和培育的奶牛为代表。

  增加了边区群众的收入。一是兴修水利,促进粮食增产增收。边区修筑的第一条长渠裴庄渠,能够灌溉土地1072亩。1939年至1941年,赤水县修埝地4000多亩。镇靖区张玉珍修的水漫地,把产量从每亩一斗两升提高到三斗五升。1943年,边区共有水地13647亩,增收细粮13647石。二是发展林副产品,增加群众收入。边区林副产品主要是蚕桑。1944年,吴堡县种植桑树达7万多株,这为边区养蚕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让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1941年,清涧县解家沟联保春蚕共产出茧4000斤,价值2万元。1943年,清涧县的高必光售卖茧子收入11440元。

    留下宝贵历史经验 

  积极动员群众参与生态治理。一是利用报纸做好宣传动员。例如,《解放日报》刊载了《森林有啥用途》《边区的冬季护林工作》《我的栽树经验》等动员群众植树护林的文章90多篇。二是制作口号做好宣传动员。例如“栽一株树,砍柴三百斤,种沙柳一根,砍柴约百斤”“栽活一棵树,多养一头羊”。动员群众兴修水利的口号,如“泼上一次水,顶上三年粪”“漫上一次水,顶上二石油”“水漫一亩田,多上三次粪”。三是编演歌剧做好宣传动员。贺敬之的秧歌剧《栽树》是代表,主要内容是批评滥砍滥伐,宣传植树的好处,其中许多歌词融入了边区的植树护林政策。这些歌剧生动形象,收到了良好效果。

  发挥好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一是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边区很多党员干部除了号召群众植树护林外,还积极参与到植树运动中。1956年5月29日,谢觉哉重返延安,见到当年自己栽植的树木,留下了“重到延安景倍鲜,旧时栽树已参天”的诗句。靖边县二乡支部书记张玉珍修整的水漫地亩产高,起到了表率作用。毛泽东同志给他题词“对己模范,对人公正”。二是发挥劳模的典型示范作用。志丹县水利英雄马海旺不仅自己修水地,还推动全村修水地。定边劳动英雄张成仁植树存活率100%。在他的影响下,全村人积极参加植树行动。绥德县的高等成技术好,种一株活一株。边区政府将高等成的植树事迹广泛宣传后,群众纷纷效仿。

  因地制宜选择生态治理方法。在兴修水利的过程中,边区结合各地特点,探索出流水灌溉、井水灌溉、水漫地、修埝地等不同的方案。修埝地流行于赤水县,主要因为赤水是南高北低的平原地。水漫地主要在三边分区推广,主要原因是三边地区山多地少,群众可利用这种方式收集淤泥,肥沃土壤。井水灌溉主要分布在城镇附近,主要原因是井水量较少,灌溉面积小,普遍用于菜园的灌溉。植树也是因地制宜,山坡上多种植松、柏、核桃、山杏等;川地上多种植榆、槐、椿、桑树等;黄土塬地上多种植柏、杨、柳、榆、槐、椿等;沙地上多种植沙柳。

  建立健全生态治理制度。科学的制度是边区生态治理取得成效的保证,边区生态治理最重要的制度是1941年出台的三部法律法规。其中,《陕甘宁边区植树造林条例》对植树造林的时间、地点、树苗的选择、树权的划分作了具体的规定;《陕甘宁边区森林保护条例》将森林划分为不同的性质,根据其特点,制定了符合实际的保护方式;《陕甘宁边区砍伐树木暂行规则》对森林砍伐的程序、手续、原则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这三部法律法规从指导群众开展植树造林到保护森林,再到规范砍伐行为,对整个流程加以明确,是边区开展植树护林的重要依据。在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下,边区的生态治理工作实现了有法可依,有效地推动了生态治理的开展。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政治发展的逻辑与推进路径研究”(20XKS006)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周学军(报纸)苏威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