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茹:深刻把握新时代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实践路径

2023-09-2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党的政治路线新变化新要求,从理论与实践双重维度对“如何通过党的组织建设和组织工作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这一基本问题作出系统回答,对“如何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提出新的具体要求。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探索出一条把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路线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时代党的组织建设实践路径,要求在贯彻党的组织路线中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为百年大党永葆生机活力、夯实党长期执政的根基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可以说是一部组织建设历史。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不同历史时期党的组织路线的核心内容之一。党的百年组织建设历史充分证明,正是长期以来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全党自觉践行科学的组织原则,才有效解决了不同历史时期党的组织人事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保证党的组织路线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并在服务政治路线中产生实效。新时代,面对组织建设的新情况新挑战,我们仍然需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百年来党的建设宝贵经验基础上,强调“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本目的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坚强保证”。目前,我国不仅面临着来自西方国家金融、经济、科技等领域的直接竞争,还面临着西方国家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等风险挑战。同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对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提出新的要求和考验。面对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新变化新要求的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要求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在党的坚强有力的领导下,党组织软弱涣散的状况得到了根本扭转,党员干部的精神风貌发生了积极变化,党组织力量更加强大。实践经验表明,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关键。

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依靠组织力量克服困难、度过险滩并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其中,我们党能够获得成功的最核心要素就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新和发展了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并形成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法治、生态文明、外交等内容的科学思想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也构成了新时代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思想指南和行动纲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组织是‘形’,思想是‘魂’。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既要‘造形’,更要‘铸魂’。”当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遵循,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因此,全党要自觉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理论遵循和行动纲领,切实将党员干部和各级党组织的思想统一到党中央部署上来,充分激发出我们党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组织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中的组织优势,特别是要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全面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50多人的党组织,经过百年锤炼如今发展成为拥有9800多万名党员、50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且长期成功执政的世界第一大党。正是依靠全党的不懈努力构建起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这一完善、严密的组织体系,“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政党都不具有的强大优势”。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依然高度重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要求不断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与时俱进地提出“必须更加注重党的组织体系建设”的时代命题,高度重视通过党的组织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党支部组织能力、增强党支部的政治功能,进而为实现党的长期执政提供组织保障。具体来讲,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教育引导党中央的同志立标杆、作表率;把地方组织建设成为自觉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决听党中央指挥、管理严格、监督有力、班子团结、风气纯正的坚强组织;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切实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载体。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全党更需要发挥党的各级党组织的优势作用,依靠严密的组织体系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教育引导人民群众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从而,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一领导下,全党上下贯通、齐心协力开展党的组织建设和组织工作,进而充分发挥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的独特优势。

加强党的干部人才队伍建设

  党的事业是人干出来的,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历来是党的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百年来,干部选拔标准及其内在机理始终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段党的组织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并随着党的政治路线的变化而不断更新。比如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将对党忠诚、英勇善战、不怕牺牲作为选拔干部的标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提出过建设“又红又专”的干部队伍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将“四化”方针作为干部队伍建设标准。这也为新时代不断优化党的干部选拔标准和人才队伍建设奠定理论基础。

  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要求将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党的组织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明确提出新时代优秀干部与人才的标准及选拔方法,要求为党和国家“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面对国内外重大风险挑战,如何选人、用人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工作也好,人才工作也好,本质上都是用人问题”,明确提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总方针。针对干部队伍建设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后来又将这一标准浓缩为“忠诚、干净、担当”六字标准。针对人才培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深化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鼓励引导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一线流动,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补充新生力量,有效激发党组织的发展活力。

加强完善党的组织制度建设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与组织生活相关的制度建设,有效确保党的组织工作沿着正确道路不断前进。组织制度建设构成了党的组织路线的重要内容之一,直接关系到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强弱。

  新时代,全党不断完善党的组织建设和组织工作的规章制度,为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高度上将“健全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的组织制度”作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纳入到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之中。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中央各部门和各级党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把党的组织法规和党中央提出的要求具体化,建立健全包括组织设置、组织生活、组织运行、组织管理、组织监督等在内的完整组织制度体系”,全面提升党的组织建设和组织工作的制度化水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时代命题,为进一步完善党的组织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据统计,“截至2022年6月,全党现行有效党内法规共3718部。其中,党中央制定的中央党内法规221部,中央纪委以及党中央有关部门制定的部委党内法规170部。”这不仅为各领域党的组织建设提供了制度依据,更对党的不同组织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党委要加强落实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要求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将党的各项组织法规落到实处。从而,运用制度保障党的组织建设和组织工作的权威性、稳定性、持续性、实效性。

 

  【本文系北京市教委科研计划一般项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红色出版走出去的多重逻辑研究”(项目编号:SM20231001501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印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党的全面领导;组织建设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王村村 苏威豪(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