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公共考古播撒文化传承火种

2023-12-0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刘远舰)近些年来,公众的博物馆观展热情持续升温,在2023年的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更是迎来了新高潮。国家文物局官网公布数据显示,9月29日至10月6日,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总量达6600万人次。公众观展热情的高涨,体现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公众走进博物馆之后,让公众愿意看、看得懂、讲得出,才是真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体现,更是对考古文博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与新挑战。

12月2日,小朋友在中国考古博物馆内参观拍照。 刘远舰 摄

  发挥博物馆的桥梁作用

  博物馆是一座架在考古学与公众之间的桥梁。在这里,考古发掘出土的古代文化遗物以文物的形式展现在公众面前,而公众正是通过展示出的文物才切身感受到人类先祖创造的辉煌文明,以及考古学重要的现实意义。9月15日,国内第一家以考古命名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预约观展热度持续不减。作为“镇馆之宝”,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以整体提取的方式展示在公众面前,部分地保持着三千多年来的保存状态,为历史上中华民族的龙图腾观念再添力证。

  如何增强考古学与公众的联系,使公众在充分认识考古学背景下的文物内涵基础上,更好理解文化传承和增强文化自信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这是摆在当代考古文博工作者面前必须认真思考与解决的问题。北京大学公众考古与艺术中心主任王思渝表示,从公共考古角度看,现有工作的着力点集中在考古成果的普及和推广,激发公众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与骄傲感,助力增强文化自信。这当然很重要,却没有体现公共考古的全部内涵。在向公众宣讲考古成果的同时,我们还应注重融入考古学的科学研究方法,“授人以渔”,给人们带来考古学科学、现代的思维方式,为人们的现实生活提供启发。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教授周剑虹认为,考古文博学界已经认识到自身工作性质的多重意义,不仅是拥有一手资源的“象牙塔”般的研究机构,更是诠释历史文化资源、传播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公共服务机构。考古文博工作者也意识到自己的工作职责不只是发现与研究文物的价值及意义,还应从历史文化资源和文物中汲取智慧、经世致用,回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社会进步的需求以及公众对精神文化的渴求。

  近年来,全国各地博物馆不断创新办展思路,增强展览活动的吸引力、互动性与公众参与度,如推出各种“夜游”活动、与网络IP相联系,使展览的曝光度、关注度和话题度大幅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张颖岚看来,这些都是积极有益的尝试,开拓了思路、提供了借鉴。对于如何更好发挥公共考古的作用,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重视专业上的严谨性。这是考古学与博物馆在走近公众时需要坚守的“底线”。如果没有严谨的科学研究,就不能产出扎实可信的学术成果,“公众传播”也就成了无源之水、空中楼阁。二是关注知识的“再生产”。所谓“知识再生产”,就是将冷僻生硬的专业性知识成果,用公众熟悉的叙述话语和传播方式进行重新转化,从而成为公众愿意接受、能够理解的信息。三是巧用多元化的传播方式。无论是数字化虚拟复原,还是沉浸式场景再现,再或是“剧本杀”“角色扮演”等,都是专业知识转化的多元传播方式。但需要警惕的是,我们不能单纯为了提升传播效果或增加流量,而使公众无法正确认识考古发掘成果的真实性与客观性,防止科学严谨的考古学过度娱乐化。

  考古学的发展离不开公众的认可与支持。金字塔要建得高,就必须要把基础打宽、打牢。探索考古学的公众传播路径,切实发挥公共考古在传播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的积极作用,促进考古学研究不断取得新突破,是当代考古文博工作者不可回避的重要责任。

  注重公共考古的校园传播

  在今年10月下旬举办的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会议期间,西安多所高校都举办了公共考古讲座,为青年一代提供了认识与理解考古学研究价值及意义的窗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认识与理解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离不开考古学。让广大青年接触和认识考古学,就是在广大青年心中播撒自觉探寻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的火种。

  然而,如何让考古学进入学校素质教育和综合素养提升的体系,仍是一项有待探索的工作。王思渝认为,增强考古学与公众的联系,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路径。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与需求,我们也应采取更加多样化的方法和策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王涛介绍了首都师范大学近年来开展的公众考古教育实践。如每逢文化遗产日,学校里会开展“考古开放日”系列活动,以多种互动形式,促使参与者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再如今年7月,为配合“双减”政策,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依托考古学专业和历史师范资源,面向北京市中小学推出了《考古:探索与发现》专题课程。通过系统学习,学生们能够对考古学科产生更加真切的认识,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并增强了文化遗产及文物保护意识。

  如何让公众从博物馆展览与公共考古活动中切实感受到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张颖岚认为,首先是“共情”。要让公众在获取知识与信息的同时,能“深有同感”。比如,在传播一些考古学成果时,可以通过考古发现中具体的人物或事件,细化历史的微观颗粒度,以小见大折射出时代发展的宏大叙事。其次是“共融”。让公众意识到考古学专业知识不只是专家们的研究成果,还是与自己切身相关的科学思维,从而将立场从“他者”转换成“我者”,形成主动融入意识。再次是“共生”。所谓“共生”,就是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活”,不仅意味着让历史文物的传播方式活起来,还意味着让这些历史文物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再次焕发生机,融入当代人的日常生活,由此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周剑虹表示,在诠释考古学成果价值时,还应注重多学科联合,用公众能感知、易理解的话语体系进行传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要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也要精神财富极大丰富、在思想文化上自信自强。”“少年强则国强”,今天在青少年心中种下的火种,必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自强的熊熊火焰,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照亮前进的方向。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齐泽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