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埃文明交流的使者,中国团队赴世界主要文明发祥地参与发掘和研究,成为全球考古视野中一抹亮眼的存在,为中埃文明互鉴添砖加瓦,...
4月23日至24日,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京举行。经项目汇报会、综合评议,4月24日,202...
104年前,仰韶文化的发现拉开中国田野考古的序幕,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100余年来,经过数代考古人的接续奋进和不懈努力,仰韶...
“周代都邑城址”联合申遗项目2024年底首次列入最新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其背景是2023年启动的“东周列国都城遗址”跨省联...
4月9日,在习近平总书记对南岛语族考古作出重要指示一周年之际,中国考古博物馆壳丘头分馆揭牌暨“南岛语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学术会...
经过样品采集和测年分析,最新研究成果显示,此次新考古发现为红山文明演化进程再添实证。
2025年3月1日,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文物保护科学实验室主任朱展云研究员团队在漆器文物保护研究中取得新突破。
马家窑文化彩陶在延续时长、分布范围、绝对数量、相对比例、精美程度等多个方面,...[详细]
崖墓,即古代开凿于山崖或岩层中的墓葬,多建于山地环境,沿江河、依山势开凿。[详细]
瓦当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构件。作为檐头筒瓦前端遮挡物的瓦当,承载着丰富的文...[详细]
亚洲是人类最早的定居地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详细]
北庭故城是古代丝绸之路北道必经之地,对古代西域的繁荣稳定以及古丝绸之路的畅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