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战争核心能力建设前瞻

2023-05-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习主席指出:“加快军事智能化发展,提高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全域作战能力,有效塑造态势、管控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这一重要论述,前瞻世界军事革命未来,把握当今军事技术发展脉搏,充分体现了对发展军事高科技的高度重视,为我们大力实施科技兴军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我们把握时代机遇、创新政治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阅读原文】

  

  作战规划是把作战思想变成作战行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设计战争、组织打仗、管理战场的体系作业,旨在解决“打什么仗、如何组织打仗”等基本问题,是能够满足现代作战需求的系统化、智能化辅助筹划手段,是围绕作战意图、作战目标、作战力量等对作战任务及行动进行的“庙算”。随着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持续变革,传统粗放的作战筹划正逐步向全面精细的作战规划转变。【阅读原文】

  

  作战指挥要素是实现军队指挥活动正常运行必须具备的要素构成,包括指挥主体、指挥客体和指挥手段。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必然带来作战指挥领域的深刻变革,作战指挥要素首当其中。深入研究人工智能影响下的作战指挥要素新特点新变化,对于把握智能化作战指挥规律,提升作战指挥效能致胜未来战争意义深远。【阅读原文】

  

  近年来,俄罗斯研制了大量具有不同功能的自主RTC系统,旨在不同条件下进行驾驶、沿给定路线移动或独立克服障碍。其中一些成熟的系统已经在各种行业中投入实际生产应用,尤其在军事领域,如美国的Raider II自动驾驶车、LS3等智能机器人已经广为人知。目前俄研制的自主RTC控制系统,基本上需要摄像头、激光雷达、超声波装置来进行数据收集,并结合来自卫星或者惯性导航系统的信息,以确定机器人的实时位置并自主制定前进路线。【阅读原文】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一旦技术上的进步可以用于军事目的并且已经用于军事目的,它们便立刻几乎强制地,而且往往是违反指挥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战方式上的改变甚至变革。”具体到人工智能领域,目前,人工智能被认为已具备颠覆未来战争形态的潜能。人工智能首先在民用领域取得了繁荣,并正加快向军事领域转化的步伐。在全球范围内,美国人工智能向军事领域的转化最为充分。本文以美国为标本,从总体战略布局、作战概念牵引、智能装备研发等角度探析美国军事智能化建设的相关经验。【阅读原文】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谢德】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