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深化新时代政治仪式研究

2025-10-2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左传》有云:“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中国数千年来形成的大国气象,正源自对礼仪体系的高度重视。这一体系主要由“知”与“行”两部分构成,前者是制度习俗,后者是仪式操演。两个部分在古代相辅相成,至现代则时有疏离,这虽与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有关,但并不意味着仪式会沦为一种传统孑遗。21世纪以来,出现了广受瞩目的新景观:全球各国特别是各大国纷纷着力于仪式形制的革新或创设,并不断提升重要国家仪式的规模。

  阅读原文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510/t20251016_5918996.shtml

  “我是谁”这一历久弥新的问题在现代国家建设中再次引起高度关注。仪式与认同紧密相关,人们最初的群体性身份认同几乎都是在仪式中完成的。正因如此,政治仪式具有凝聚价值共识、合法化制度权威的重要功能,在国家认同建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入剖析政治仪式巩固提升国家认同的机制与限度也成为重要的理论议题。

  阅读原文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510/t20251016_5918997.shtml

  增强中华民族认同,必然离不开一定的仪式,仪式是人重要的生活方式,是呈现文化意义和心理认同的典型方式。仪式通过诉诸象征符号激活历史时间和集体时间,通过时空再现唤醒某些记忆和情感,人们由此可把现在归为过去,增强“方向感”,把个体归为群体,增强“我们感”。而对于现实社会而言,仪式通过时间格式化和关系一体化,来改变人的认知、情感、态度和行动,承担着社会和政治秩序的解释、生成、再造、确认、强化的基本任务,从而达成化解分歧、协调关系、增进共识、凝聚人心的目的。

  阅读原文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510/t20251016_5918998.shtml

【编辑: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