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的社会科学研究

2024-10-1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质性研究的本质在于对社会现象的深度理解和解释,这需要研究者运用批判性思维、理论背景和人际互动来生成新的知识。尽管ChatGPT在提高研究效率、丰富研究方法方面具有潜力,但研究者应避免过度依赖技术手段,以确保研究的深度和理论贡献。同时,研究者还需要审慎处理技术应用带来的伦理挑战,确保质性研究在技术进步中保持其学术和社会价值。通过反思和审慎应用ChatGPT,质性研究可以在新的技术背景下继续发展,并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更为深刻的洞见。

  阅读原文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10/t20241016_5791727.shtml

 

  人类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黎明期,生成式人工智能(AI)以其强大的创新能力,成为驱动历史车轮的超级引擎。各大互联网巨头竞相研发通用大模型,旨在为城市管理、医疗养老、教育、司法、物流等各领域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然而,在这一历史性发展机遇面前,亦需审度其背后隐藏的风险。本文旨在讨论生成式AI助力社会科学研究的潜能和风险,尤其是后者——机遇背后的隐患、可能造成的危害及其防范。

  阅读原文: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10/t20241016_5791728.shtml

 

  从学科发展史来看,一种新技术或新方法的诞生和应用会促进该学科、该领域的进步与发展,而技术与方法的背后有其理论取向和认识论基础,这就涉及方法与技术应用的伦理、适切性等问题。质性研究作为一种方法学、研究范式或一个研究领域,其发展总是伴随着新方法的产生、发展与新技术的应用。

  阅读原文: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10/t20241016_5791729.shtml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