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北大—复旦国家治理深度论坛”举行

2023-07-1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会议现场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陈雅静)7月8日至9日,由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和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共同发起的第七届“北大-复旦国家治理深度论坛”在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举行。众多高校师生围绕“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治理:中国经验与世界视野”这一主题,深入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总结和理论化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国家治理经验,比较世界范围内的国家治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临的问题,并以此促进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的积累和发展,凝聚在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领域的理论共识、拓展发展空间。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燕继荣致辞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苏长和致辞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燕继荣和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苏长和分别代表两校,向与会师生和所有关心和支持论坛的同仁表达了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充分肯定了本届论坛“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治理”的主旨立意,表示政治学和公共管理研究要长期致力于探索中国和世界各国治理经验,以深入的学理思考为政策实践提供支撑,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国家治理则是中国政治学共同体中的一项标识性议程,是评价国家发展绩效的重要标准,“国泰民安、政通人和”是治国理政的重要目标。论坛开幕式由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黄璜主持。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包刚升作主旨演讲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系教授王海洲作主旨演讲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秘书长刘杰作主旨演讲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系长聘副教授段德敏作主旨演讲

  在主旨演讲环节,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包刚升以“如何理解历史的社会科学研究”为题作报告,介绍了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学术趋势,对量化历史研究、历史政治学、比较历史分析和历史制度主义进行了简要评述,在与传统历史学研究和一般社会科学研究的对比中,讨论了如何理解和开展历史的社会科学研究,并对该领域的学术前景提出了展望。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系教授王海洲以“现代国家礼仪制度与国家象征能力建设”为题发表演讲。他梳理了国家礼仪制度的变迁历史,讨论了如何为现代国家礼仪制度的重要性提供理论支持,指出国家礼仪制度是象征系统的重要部分,具有提供合法性、塑造国家认同、宣传教育、政治沟通等功能,并进一步分析了现代国家礼仪制度的象征能力困境与应对办法。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秘书长刘杰以“流水的王朝、铁打的衙门——榫卯式构造与古代政府六部机构的稳定性”为题作了报告。他指出,古代君主统治下的机构丛林频繁更迭,但六部体制得以保持长期稳定,职能约束和财政约束理论难以对此作出有效解释。报告从榫卯式构造的稳定性机理角度对六部体制的稳定性提出了新解释。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系长聘副教授段德敏作了题为“公共利益:多重面相与建构路径”的报告。他从利益政治学的视角出发,讨论了公共利益的认知建构问题。报告从公共利益认知建构的重要性和理论困境出发,梳理并讨论了公共利益认知的三个理想型模式:聚合、审议和建构主义,比较了它们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它们与现实经验之间的复杂关系。报告最后指出公共利益的认知建构需要吸收本土经验,从中国之治、群众路线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探索公共利益认知建构的优化路径。

  国家治理研究进入新阶段

  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雷镇环等探讨了国家治理指数的历史沿革、理论概念和建构方法,剖析了国家治理指数的政治经济学逻辑。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青年副研究员胡业飞以古代中国为案例,围绕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两项国家职能,分析了从前现代国家向现代国家的转型过程中国家治理活动的变迁历程。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冉冰围绕规范与实践的关系构建了分析框架,深入分析发达国家面临的治理悖论,并提出一系列应对机制,为未来确立了研究议程。

  复旦大学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青年副研究员何鉴孜聚焦于国家能力“透支”的问题,提出过度的国家建构可能导致对社会汲取过多,引发社会反抗,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一些政府有意选择实行较低税率。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严海兵发现国家政党力量能够通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机制对国家能力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姜子莹从关键核心技术的特征出发,提出在新型举国体制下,政府要在战略控制、组织整合和财务承诺三个维度上实现嵌入式自主性,为技术突破提供社会条件。北京大学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费海汀的研究关注转型中的俄罗斯国家能力,对俄罗斯地方政治制度和精英体制的变迁进行了系统梳理,并论述了俄罗斯国家的转型困境。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青年副研究员银培萩研究表明,在20世纪初的大国竞争中,社会科学传统的差异使美国的重大战略决策比德国更重视理性的国家利益,进而帮助其赢得国际竞争。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红帅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发现地方政府在经济过热期和经济正常期倾向于采取不同的经济增长目标调整策略。

  把握国家治理的数字化时代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刘宇辰运用比较历史分析和过程追踪法,对西方国家进行分析,发展了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类型学。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陈玮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陈鹏基于对《人民日报》的话语分析,发现话语表达有助于增强意识形态适应性并保持意识形态的内部一致性,但也会产生非预期后果。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王军洋提出“局部执行模型”,为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军人安置工作提出了新解释。

  复旦大学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何晨阳分析了环境透明度在何种情况下提高环境治理绩效,基于国家控制和公众问责两种机制提出并检验了影响环境透明度正面效应的一系列因素。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陈醒发现环境信息披露有助于提高政治信任,但空气污染会削弱信息披露的正面效应。

  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翁士洪采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策略,探索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城市数字治理中的人机物全要素协同系统并开展了实证分析。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王中原关注人工智能对西方选举范式更迭的影响,他梳理了竞争性选举智能化的三个演化阶段,并分析了智能化趋势对选举的双刃剑效应。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张开平基于对调查数据的倾向值匹配分析,发现推广数字参与平台对公民参与具有赋权效果,有助于推动公众全环节、高频次地参与公共事务。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欧阳火亮和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隆云滔提出数字政府建设公私之争的本质是政府的公共性和技术的私人性之间的争端,需要推动以公共性为依归的数字政府建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甘甜基于单案例研究,发现政治、行政、法治和人情四重逻辑的此消彼长和彼此张力决定了社区负担的变化和居委会“名”与“实”的嬗变。

  创新国家治理模式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马啸的研究认为,政党遴选政治精英主要有能力、忠诚与代表三种取向,政党应尽力化解三种取向之间的张力。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陈荣卓考察了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评比,发现评比表彰具有维系上级政府合法权威、优化地方干部队伍建设、构建多元激励体系的优势。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陈川慜从量化研究的角度发现描述代表性能够带来实质代表性,而且这种关系在西方国家和非西方国家普遍存在。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臧雷振采集了全国832个贫困县的面板数据并构造自然实验,探讨多元减贫绩效目标考核政策如何成功促进贫困县的脱贫摘帽。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王清对地方创新有效持续的蜀镇社会治理创新案例进行分析,发现在面对创新环境的变革时,官员采取保守与进取并举的策略促成了创新持续。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何瑾基于对北京市某区社区民主协商标准体系的考察,指出社区协商民主制度效能的实现取决于协商民主制度与城市社区之间的互动状态。

  闭幕式上,姜子莹、刘宇辰、何瑾依次就三个分会场的单元设置和研讨情况作了总结报告。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熊易寒表示,本届论坛具有年轻化、科学化和国际化三个显著特征,期待大家共同努力推动中国政治学学科发展。

关键词:北大-复旦;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经验;世界视野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