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决策与人工智能:选择与治理”国际研讨会在广州举行

2025-04-0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永杰 通讯员 刘深)3月28日至29日,由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政策研究院及社会科学处联合主办的“人类决策与人工智能:选择与治理”国际研讨会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 

  开幕式上,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麦均洪,国际法语社会学家协会管理社会学分会主席、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主任、里昂第三大学荣誉教授何让飞(Jean Ruffier),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基础研究处处长沈文浩分别致辞。 

  麦均洪在致辞中提出,当前人工智能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带来了冲击,也带了新机遇。华南理工大学正积极推动科技与社会、技术与治理之间的交叉研究,拥抱人工智能新技术,以“AI+文科”的发展导向赋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希望本次会议能够有力地推动“人工智能+决策治理”研究走向纵深,为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和国家社会的进步贡献“华工力量”。 

  会议主旨演讲环节,十余位来自中国和法语区高校人工智能及社会治理领域相关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对社会治理、决策模式及伦理框架的深远影响展开深入探讨,旨在推动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全球治理提供创新视野和新思路。 

  法国外交部顾问、里昂第二大学特聘教授米歇尔·傅谢(Michel Foucher)从国家主权的视角解读和阐述了法国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及相关政策;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张毅结合我国多地的实践案例,分析了DeepSeek的兴起如何影响政府的治理创新;法国国家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巴黎全球研究院院长里加斯·阿尔瓦尼提斯(Rigas Arvanitis)从历史视角回顾了从专家系统到人工智能系统的演变进程,由此解析信息技术发展的起源与演变;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米加宁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大模型强大的知识获取能力是否能够破解“哈耶克难题”;里昂第三大学荣誉教授、《管理与社会科学》(Management & Sciences Sociales)主编马克·博内(Marc Bonnet)针对企业与组织中人工智能的社会经济管理问题分享了他的研究与思考;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郑磊基于实际案例,分析了大模型在公共部门中的应用前景与风险挑战。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文宏、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容志、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颜昌武、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会平、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长聘副教授贾开等学者,围绕人工智能的“算法透明”和问责设计问题、人工智能与“治理革命”、人工智能时代的智慧城市建设、大模型如何驱动智能治理跃升、人工智能演化新阶段的生态与治理改革等主题发表主旨演讲。此外,与会学者还进一步围绕人工智能相关学术议题,从主权政策、治理创新、历史演变、社会经济管理及治理风险、伦理等多个维度与到场听众展开深入探讨和互动,勾勒出人工智能与公共治理交汇的丰富图景。 

  会议首日,参会者围绕AI与管理社会学、AI与政府治理、AI与社会公平、AI与治理现代化、AI与技术革新等五个主题展开分论坛,会议特别设置的国际法语社会学家协会特约分论坛,邀请十余位法语区学者,围绕管理社会学与人工智能的深度交互等议题与到场嘉宾展开了深度交流与对话。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