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永杰)2024年12月29日,“以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州(增城)超大城市城乡融合发展暨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以下简称“引领区”)建设研讨会”在广州市增城区举行。
广东省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省“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罗长城认为,2025年是“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也是引领区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为此对引领区的建设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坚持以全球视野、世界眼光高标准推进引领区建设,把引领区建设成为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二是坚持以改革创新拓展引领区发展空间,努力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模式和典型案例;三是坚持以群策群力推动引领区建设成势见效,发挥各方力量参与引领区建设和“百千万工程”,共同将引领区建设成为广东县镇村高质量发展的样板。
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麦均洪介绍,华南理工大学立足南粤,扎根广东,坚持融入发展促发展,率先设立乡村振兴学交叉学科硕士点,整合多学科专家力量,成立“广州城乡融合发展研究院”。他表示,学校智库专家紧紧围绕广州战略部署和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献计献策,深度参与《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总体规划纲要》编制,积极服务广东现代化建设实现新跨越。未来学校将继续发挥智库担当,为广州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广州市委副秘书长、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长江提出,广州将坚定不移把“百千万工程”作为牵引高质量发展全局的重大举措,加力提速推动引领区建设,聚焦“1+4”目标定位,奋力在探索超大城市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上树标杆、作示范。
主旨演讲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乡村发展与城乡关系研究室主任何安华,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副校长(副院长)邱衍庆围绕会议主题作了分享。
罗锡文作了题为“智慧农业的探索与实践”的报告。智慧农业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智能装备等先进技术深度融合形成的数字化感知、智能化决策、精准化作业和智慧化管理的全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罗锡文结合水稻无人化智慧农场的实践研究经验,提出无人化智慧农场的五大功能。面向未来的农业发展,他认为通过对无人农场的探索与实践,可以实现“耕牛退休、铁牛下地、农民进城、专家种地”的愿景,改变现今中国广大农村的耕种现状,提高生产效率。
何安华围绕“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几个重要问题及对策思考”作主旨演讲。他提出,当前我国城乡融合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包括人口出村进城大迁移、农村人口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等问题。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窗口期,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重点关注城乡功能衔接和产业分工、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乡村活力激发以及农耕文化传承等问题。此外,他还强调城乡融合发展要聚焦于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推动服务均等设施一体、推进城乡功能产业融合、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和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邱衍庆围绕“增强规划设计引领和支撑效能,提升增城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城乡融合水平”作主旨演讲。他回顾了广东超大城市城乡融合三个阶段,认为广东正处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广东的超大城市城乡融合形成了跨境、跨城的特色化治理模式,他进一步详细阐述了引领区建设的目标任务,并从借鉴“城乡等值”理念、强化“供给侧”战略导向、“县镇村”一体谋划、“全要素”统筹配置四大方面对引领区的建设展开讨论。最后,他对标浙江省“千万工程”,提出提升引领区空间治理效能的全新路径,包括价值提升、镇域统筹、资源盘活、机制传导以及空间数字化治理。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城乡融合发展研究院院长吴志才表示,本次研讨会围绕“以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具有国家战略、广东部署、广州之问、增城探索四重价值。一是响应国家战略,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其具体路径仍然有待创新探索;二是落实广东“1310”工作部署,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三是破解“广州之问”,思考如何通过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走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广州之路;四是增城探索,作为引领区重要组成部分,要总结和提炼增城城乡融合发展特色路径。
会议由华南理工大学主办,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城乡融合发展研究院、数字乡村与文旅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承办,得到广州市委宣传部和增城区委区政府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