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政治学专业建设论坛在京召开

2024-11-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陈雅静)10月26日,第二届政治学专业建设论坛暨“新时代政治学专业建设与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副校长卢春龙参加开幕式。马怀德详细介绍了学校政治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现状,并提出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当代中国政治学研究能否为现实的政治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资源,政治学专业建设能否为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提供必要的人才储备,既是政治学学科发展的难得机遇,也是政治学人才培养的重大挑战,更是政治学专业建设必须面对且亟待解决的关键议题。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韩冬雪提出,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从基础概念、分析方法到理论框架都应该由中国元素组成,它应在意识形态和文化源流两个层面都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当前中国政治学研究正处于初步阶段,并且将长期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这是因为中国社会的成熟度和社会发展状况是中国政治学发展的主要决定性因素。因此,中国政治学研究与发展应该是学人之间不断接力和不断延续的时代使命。 

  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佟德志认为,政治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学术研讨会是一个必要且必须持续进行的交流活动,因为政治学的院系、学科建设及政治学学生的素质教育等重要任务,只有在不断的交流中才能取得突破和发展。中国政治学研究只有不断地反思历史,反思当下,才能找到学科的定位、出路和方向。他提出,中国政治学学科的发展需要各院系、各学者之间相互学习成功的经验,中国政治学的自主发展需要各政治院系“守望相助,共同发展”。 

  四川大学文科讲席教授房宁认为,工业化、科学化和国际化是中国政治学研究发展的“三驾马车”。首先,工业化是现当代中国经济、社会、政治以及思想文化问题的本源,因此,研究中国的工业化就是从源头上做政治学的研究;其次,政治学科学化是中国政治学“在路上”的主要发展方向,今天政治学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专业化工程;最后,政治学国际化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应具有国家研究的可重复性、可比较性而产生的可确定性,因此,它可以是对国家研究、政治研究的一种补充,也就是说,比较政治研究可以扩展深化政治科学的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杨光斌提出,方法论和学科性概念在当代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中的重要性。首先,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必须有自主的方法论,中国政治学的方法论就是历史政治学。他认为,在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议题上,中国政治学的学科性概念需要重塑。中国政治学的学科性概念重塑需要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原理建构。“基于中国历史文化”并不意味着搞关门主义、封闭主义,而是就世界政治视野来论中国。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阳认为,政治学专业教育首先要为学生提供政治学基本知识,尤其是学科内的一般性事实和学科的专业性概念,政治学学科教育要以健全师资知识体系为抓手;其次,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学科基本常识和基础理论,这些常识和理论的来源及其推演对于学生的知识构成、自主思维训练和学科人才培养非常重要;再者,要养成政治学专业的思维框架。衡量政治学本科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是经过本科四年的学习,学生是否形成了正确的专业性思维或者认知框架;最后,要重视一般性方法论。一般性方法是形成思维体系和逻辑推理的基础,只重视具体方法而忽视一般性方法会导致逻辑推理的混乱。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燕继荣着重阐释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需要对中国性、中国特色和中国自主知识形成一个更加清楚、合理的定位;二是要关注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薄弱环节,即应该对中国政治的宏大问题予以重视和研究。燕继荣认为,构建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面临两种思路的选择,一种是从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出发来解释中国走的是一条独特“成功之路”的思路,另一种是既立足于中国实际也寄希望于提出具有全球普遍性解释的思路,这种思路需要有更多学者的自觉行动。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苏长和重点探讨了当代中国政治学研究中需要关注的三个问题。一是政治学研究要变“小”。当下中国政治学学科发展及其目录设置出现了细化趋势,它使政治学研究更加关注具体化的个别研究,也窄化了政治学作为母体学科的研究范围。二是政治学研究要变“大”。中国政治学研究要实现政治学学科群的融合发展,牢牢守住政治思想、政治理论、政治制度、政治政策、国家治理和政治实践等关键概念,将古今中外和国内国际打通,从而在专业细化的同时提升政治学的整体地位。三是政治学研究要向“外”。中国政治学研究必须明确自主知识体系的学术市场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必须明确将现代化的政治事实纳入自主知识体系。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院长张贤明认为,当下政治学学科建设的专业发展存在的三个问题:一是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同新时代文科发展与人才需求契合度低;二是创新人才培育过程中教育教学平台拓展的“天花板”问题;三是创新人才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即当下的政治学教育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解决或应对这三个问题也应聚焦于三个方面,一是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政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协同,既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要提升学生知识的深度,更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政治学专业视角。二是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政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协同,使政治学本科教育在夯实基本理论和了解前沿理论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贯通应然和实然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升学生将理论规范转换为现实实践的专业能力。三是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政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学科协同,政治学学科必须重视学科交叉,在新形势下探索并深化政治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院长刘训练提出,本次会议牵涉政治学专业建设及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两个板块,围绕“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应重视的几项工作及探索”“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大政治学体系建设”等议题展开的深度研讨以及由此形成的共识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庞金友作会议总结发言。庞金友、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副主任何涛分别主持开幕式和闭幕式。 

与会学者合影(主办方供图)

  研讨会由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联合主办。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