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东才真正是西方文明的创造者”
东西方文明是一个互动、互鉴的过程。但长期以来在“东方与西方,现代与传统”二元对峙的思维方式下,亚洲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区,人类早期文明最为发达的地区,它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超过世界上其它任何一个地区,水稻的培植、城市的出现、宗教中的多元、宏达的神庙、铸铁、指南针、纸张、丝绸、文字与书写、大学、规模巨大的国家管理、杰出的艺术作品等等,亚洲对人类早期文明的贡献,可以列出一个长长的单子。亚洲因其伟大的古代文明成就而令每一位亚洲人自豪。亚洲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例如美索不达米亚城市文明的传统对后世的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对构成西方文明“根基”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产生了影响。就连现代西方史学家也都毫不吝惜地承认,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古典传统,与古代近东的文明尤其是巴比伦、埃及和希伯来文明,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深受其影响。正如一位西方学者所中肯指出的,“今天的西方文明,也可说就是欧美文明”“与其说系起源于克里特、希腊、罗马,不如说系起源于近东。因为事实上,雅利安人,并没有创造什么文明,他们的文明系来自巴比伦和埃及。希腊文明,世所称羡,然究其实际,其文明之绝大部分皆系来自近东各城市”“近东才真正是西方文明的创造者”。
亚洲在前近代时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亚洲不仅仅在古代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其发展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就是在前近代时期(公元1500年-1800年),也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在早期的全球化历史中亚洲起着重要作用,中国和印度是当时世界经济的中心,正如《泰晤士插图世界史》中所说的:
虽然人们很难准确地估量近代早期亚洲的经济总产量……但是人们所能见到的各种资料证明,东方的经济规模和利润比欧洲要大得多……南亚和东亚之间的情况也是如此:欧洲人……及其商船仅为中国人及其船只的1/10;而其欧洲人的货物主要不是欧洲的产品,而是中国的瓷器和丝绸。这两种商品的产量令人瞠目结舌。仅南京一地,众多的陶器工厂每年出产100万件精美的瓷器,其中许多是专门为出口而设计的——出口欧洲的瓷器绘有宫廷图案,出口伊斯兰国家的瓷器则绘有雅致的抽象图案……在印度,17世纪80年代,仅孟加拉的卡巴扎尔城每年就生产200万磅生丝,仅西部吉吉拉特一地的棉纺织工人每年就生产出口300万匹布……在整个近代早期,世界工业的中心是亚洲,而不是欧洲。亚洲也是最强大的国家的所在地。当时最强大的君主不是路易十四或彼得大帝,而是满清皇帝康熙和“大莫卧尔”的奥朗则布。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