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国家治理”学科化专业化

2025-01-21 来源:北京日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国家治理是最能反映政治学本质属性的学科专业。早在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这一奠基之作中就说道:政治学术本是一切学术中最重要的学术。就在于政治学是治国兴邦的学问,涉及全体人民的公共利益。

  我国政治学成为国家治理的主体学科

  国家治理是中国特色政治学的鲜明体现。同样在2000多年前,中国的先贤便将政治与治国理政联系起来。“为政以德”;“在君为政,在民为事”;“政者,正也”。20世纪末,“治理”作为一个学术名词传入中国。2013年,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如何治国理政成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也是中国政治学研究的重要使命。

  中国的政治学有深厚的“经世致用”的传统和特色。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命题的提出,北京大学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更名为“国家治理研究院”。10多年来,国家治理研究成为中国政治学最热门的领域,产出大量学术成果。我国政治学成为国家治理的主体学科。

  现代社会科学是随着现代社会而成长的,总体趋势是分工日益专业化。最早的学科只有哲学。19世纪出现了现代社会科学,有了法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专门学科。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恢复政治学。最初没有一级学科的提法。只是到了1998年教育部颁布第一次学科目录,才有政治学一级学科,下属8个二级学科。进入新世纪以来,原属政治学二级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共党史党建等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一级学科。在10多年前,政治学学科评议组便讨论了政治学的二级学科目录。总体想法是,政治学作为一级学科,其应用性较弱一些,需要增设新的二级学科专业。这次新的学科目录,确定了政治学一级学科的10个二级学科,即政治学理论、中国政治、国家治理、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比较政治、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计算政治学等。它们又通常分为两片,国际片相对独立。从非国际片看,政治学理论是基础性学科,是整个政治学一级学科的母体,着重于理论。中国政治和比较政治是从原有的“中外政治制度”的二级学科析别出来的,着重于制度。国家治理与计算政治学是完全新设立的,着重于治理,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直接解决问题。这三个层次形成内在逻辑关联和层次性,将理论、制度与治理关联起来,有助于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政治学理当承担国家治理这一学科专业的研究重任

  国家治理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二级学科专业,有自己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从治理的一般含义看,包括治理主体和客体。有些治理专业比较好明确。如基层治理指基层社会的自我治理和国家对基层的治理。国家治理相对困难一些。实际上是国家对国家的治理。只是两个“国家”的概念有所不同。前者指国家政权体系,后者指国家地域实体。国家治理是国家政权体系对国家事务的治理。国家事务包括多个方面,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军事、国际等事务。这是国家治理必然会与其他学科相交叉的地方。但是,无论这些事务涉及面多广泛,处理的主体都是国家政权体系。而国家政权体系是政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这也是将“国家治理”设立为政治学的二级学科的重要理由所在。其他一些治理可能存在学科交叉,如社会治理,政治学和社会学都会研究,但国家治理更具有政治学的学科属性。政治学理当承担国家治理这一学科专业的研究重任。

  治国理政是一门理论性很厚重、实践性很强的大学问。国家治理的学科专业以治国理政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需要大力建设,推动学科专业的科学化、专业化。

  (作者为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部部长、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