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新时代中国青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践行者、传播者和创造者,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关键力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引导青少年坚定文化自信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帮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国家的文化,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高青少年的文化素养,坚定青少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以正确的文化认知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
青少年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筑牢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实践基础,致力于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青少年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清楚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和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增强青少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感。青少年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正确的文化认知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青少年以科学的思维意识武装头脑,丰富青少年的文化知识,确立对中华文化的认知认同,使青少年敢于批驳各种错误思潮和错误言论,夯实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
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丰富的文化实践指导青少年的现实生活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青少年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明确人生的价值、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提升个人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追求,还反映了其历史传统、文化底蕴和社会发展方向,为青少年凝聚精神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学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引导青少年在文化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实践活动帮助青少年形成和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格,使青少年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得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等精神力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为未来精彩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增强历史自信,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增强青少年的责任担当
青少年坚定历史自信,要把握正确历史观的实践要求,尊重历史事实,涵养历史胸怀,增强历史主动,在把握历史规律中明确发展方向。历史自信是文化自信的根基,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多年文明中的精华,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青少年坚定文化自信,要运用唯物史观,明辨正确的政治方向,深化历史认知,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信念。青少年要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立志明德的道德品质;把握红色文化,汲取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力量;感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领会伟大成就背后的思想信念和精神力量,不断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守正创新的文化创造激发青少年的创新活力
守正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源头活水。中华文化拥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更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走向未来的坚实基石,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了解历史、传承民族精神,坚守文化根基、强化文化认同、传承血脉基因、坚定文化自信。青少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青少年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对其进行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影响力与内在生命力,增强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培养青少年文化自信。同时,营造文化创新条件,运用现代科技实现对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传承和保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普及、传播共享搭建多元化平台,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本文系2023年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发展研究”项目“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及养成路径研究”(23JH057)、2022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公共危机治理中的动员机制研究”(22YJC71001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天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