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学理中国】谱写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的“二重奏”

2024-11-0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协商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决策部署,加强政协协商同其他协商形式的协同配合,助力完善协商民主体系”,对加强各种协商渠道的协同配合,不断提升整体效能提出具体要求。新时代新征程,要按照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不断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这一战略任务,统筹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使二者既发挥各自独特作用,又做到协同配合、目标一致、形成合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协协商和基层协商并行发展是我国协商民主中制度创新最为显著的两个渠道。加强政协协商同基层协商的协同配合,不是二者简单的叠加或合并,而是立足自身协商渠道的特点和实际,在发挥各自独特作用的基础上,做到动态整合和交互协同,从而驱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协同机制形成并有效运行,实现“1+1>2”的协同效应,共同谱写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的“二重奏”。 

  党的领导、系统谋划是加强政协协商同基层协商协同配合的保障。加强协商民主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握正确方向,形成强大合力,确保有序高效开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中共各级党委要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把加强政协协商同基层协商协同配合这项工作纳入党委工作的总体部署和重要议事日程,对职责范围内的政协协商和基层协商活动进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部署。通过建立协同工作领导小组、党委副书记兼任委员履职小组组长、制定年度协商计划等工作制度和组织安排,保证政协协商同基层协商及其协同配合工作在党的全面领导下依法开展、有序进行。 

  目标一致、优势互补是加强政协协商同基层协商协同配合的基础。政协协商和基层协商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政协协商和基层协商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不同程度地努力实现扩大参与、促进沟通、消除分歧、达成共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等目标。政协协商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其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发挥上,以协商聚共识、以共识促团结,为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有序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提供了制度化平台。为进一步增强协商实效,需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基层协商为政协委员联系服务基层群众构建更加有效的履职平台。基层协商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直面利益相关群众,协商于民、协商为民。政协协商可以成为基层协商的重要参与主体和高质量协商资源,确保基层协商的推动与组织、监督与引导更加科学有效。 

  平台融合、机制联动是加强政协协商同基层协商协同配合的抓手。不断拓展协商方式和平台,是提高协商民主质量的重要基础,也是加强政协协商同基层协商协同配合的重要抓手。搭平台是以“一件事”集成的理念加强政协协商同基层协商协同配合。近年来各地政协按照“不建机构建平台”的原则开展“政协搭台、众人协商”,打破了政协协商主要在县以上层级开展的做法,把政协协商扩展到镇街、村社,延伸了协商链条,丰富了协商形式,打通了人民政协直接联系基层人民群众的渠道,实现了群众在事关自身切身利益问题上的全过程民主参与,彰显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人民性和广泛性。建机制是协商各要素协调配合的常态化安排,重点在于“连上下而通之”。协商主体方面,各类政协协商活动,凡是与群众紧密相关的议题,都可以结合议题需要和指向,适当增加知情群众代表与会发言;各类基层协商活动,要积极探索政协委员既要参与共同组织基层协商活动,又要参与基层协商指导和咨询工作。协商成果方面,政治协商达成的一些共识可以通过下沉渠道传递到基层群众中,当好党的政策宣传者;基层协商中提出和发现的决策共性问题可以通过政协的渠道进入党委和政府的议事日程,进而对决策产生影响。搭平台、建机制要做到协商议题和协商形式相匹配,形成提出议题、组织协商、落实反馈的协商工作闭环,不断将协商民主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治理效能。 

  数字技术为加强政协协商同基层协商的协同配合提供了新的驱动力。数字赋能政协协商同基层协商协同配合,需要把数字技术的即时性、开放性、交互性与协商民主的广泛性、全程性、互动性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发展“指尖上的协商民主”。2018年起,全国政协探索开展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创立远程协商会,把视频接到基层一线,推动各级政协委员、基层代表有序参与协商,提升了协商的广度和深度。下一步应积极探索搭建多跨应用场景,实时传送、现场感知、跨区协同,拓展协商议事的广度、深度和效度,放大“协商之治”与“数字之治”的融合叠加优势。 

  (作者系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浙江省社会科学院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副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