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就在那里

——2023年新年感怀

2022-12-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江怡

 

  作者简介: 山西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名誉理事长,北京市哲学会名誉会长。

 

  2023年的新年钟声就要敲响!即将过去的一年,是一个让世界上所有人都会感到有些错乱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并造成严峻挑战;全球经济衰退令人担忧;个人生存空间的限制与隔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现状。所有这些都以普遍而明显的方式向我们表明,我们的生活世界正在发生着似乎不可逆转的改变。世界格局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每个国家政策的制定,而国家之间关系的调整则导致了社会内部结构的改变。对我们每个人来说,这种变化的一个最直接后果,就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似乎比以往更为密切,我们不得不依赖于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大到国家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小到个人生活的未来安排,我们都越发感到个人力量的无能为力。所以,选择以接受现实的方式生活就成为普通人的一种自然状态。从消极的意义上看,这种选择是为了逃避现实的不得已而为之,或者是为了反抗已有的社会规则而做出的鸵鸟式策略;但从积极的方面说,这种选择却为我们重新认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为我们重新定位社会在自我成长和完善的过程中的地位,带来了转变的机遇。

  世界的变局并非只有在这个时代才会出现。回首人类的历史,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危机、困难和冲突,而正视这些并竭力找到解决这些的出路,正是人类共同的宿命。在乐观的人看来,对这些危机、困难和危机的每次解决,都体现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对悲观的人来说,这些危机、困难和危机的出现,是人类的劫难。但无论我们如何看待它们,它们就在那里。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它们的存在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悲惨世界》中的艾潘妮最后勇敢地为马吕斯抵挡子弹,就是为了让马吕斯在她的额头上留下一个吻,实现她的少女之梦;冉阿让经历了荣誉和辉煌,但最后不得不背上了沉重的十字架,是因为他无法摆脱作为苦役犯的悲惨过去。《战争与和平》中的安德烈公爵和皮埃尔伯爵无论各自经历了多少人生磨难和痛苦,但他们最终依然能够保持善良平和,各自做好力所能及之事,摆脱心中的痛苦。因为他们坚信,世界并非刻意对他们不公,而是对他们意志的考验。托尔斯泰告诫我们:“要记住,情况越危急,越困难,就越需要坚定、积极、果敢,而越无为,就越有害。”而我更想要说的是,无论遇到何种艰险,首先要认清环境,然后积极寻找解决困难的各种办法,最后实现与环境的共同融合。在这里,认清环境和共同融合是解决困难的关键所在,而这里的首要前提,则是要承认环境和世界的真实存在。

  承认这个世界的存在,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人们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对世界的真实性似乎不以为然,总以为依靠自己的力量就可以改变周围的环境,甚至可以改变整个世界。阿Q式的思维方式总会以各种方式表现出来。如果仅是个人的行为受到这种思维方式的支配,我们完全可以把这归结为主观意识作祟,并以众人的行为对个人行为的结果给出限制。然而,如果这表现为一种有组织的行为模式,这就会使更多的人在面对现实拷打的时候感到无能为力,甚至惊慌失措,无所适从。承认真实世界的存在,并不需要过人的智慧,但却需要勇于担当的气魄。只有当我们遭遇与现实世界的碰撞时,我们才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和无助;而刻意地坚持与现实世界的对抗,其结果就是毫无意义的失败和无可挽回的代价。维特根斯坦曾把哲学的产生归结为我们的理智碰撞到我们的语言用法的结果,因而,在他看来,哲学的思维方式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理智上的疾病。他提出的解决方法,是让我们的语言回到坚实粗糙的大地,就是让我们遵守语言的日常用法,而不是按照我们臆想的语法使用日常语言。承认这个世界的真实存在,就是我们能够避免错误,减少代价,并最终与世界共存的直接方法。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来我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相爱,寂静欢喜。”这是广为流传的中国藏族诗人扎西拉姆·多多的诗歌《见与不见》中的片段,以爱情来表达对宗教信念的热情。在这里,我希望借用这首诗的表达方式,表明我们对世界存在的应然态度:你知,或者不知,世界就在那里,变动不居。到世界中去,或者让世界到我们心间。默然接受,与汝同在。

  祝愿2023年,我们能够与世界同在!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李秀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