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时代的哲学:问题意识与思想创新——纪念刘奔先生诞辰79周年理论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举行,图为会议现场
6月2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哲学研究》编辑部承办的“‘面向时代的哲学:问题意识与思想创新’——纪念刘奔先生诞辰79周年理论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会议室举行。刘奔先生(1942—2007)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评论家,曾长期担任《哲学研究》副主编和执行主编,为《哲学研究》期刊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生前撰写了大量有学术影响力的研究文章和学术评论,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文章被收录于《刘奔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本次研讨会旨在追思刘奔先生的崇高人格,继承和发扬他的哲学思想与办刊治学精神,面对时代问题,深入探讨“面向时代的哲学”,并以现实问题研究带动基础理论研究。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吉林大学、苏州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30名专家学者与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党委书记方军出席研讨会并作主旨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王立胜在开幕式上发表致辞。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主持。
方军在主旨发言中回忆了与刘奔多年共事的经历,表达了对刘奔先生的深切怀念。他指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纪念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刘奔同志,具有十分特别的意义。作为日本战争遗孤,刘奔老师是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对中国和中国人民怀有浓烈的情感。刘奔老师身上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编辑家的高度统一。他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中充盈着深沉理论思考的独特魅力,强调把重大现实问题用理论研究、哲学思考特有的方式表达出来,学理化地呈现出来;他热爱编辑工作,在长期的编辑实践中,既尊重名家,更重视发现培养年轻作者,帮助了大批学者的成长;他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正直、清新、朴实、高洁而又谦逊;他挚爱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将之作为自己的生命存在方式,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对哲学研究和编辑事业的毕生奉献,是留给我们的宝贵思想文化遗产。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党委书记方军作主旨发言
王立胜在致辞中指出,刘奔先生是《哲学研究》杂志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性人物之一。他坚持“以关注现实为主,以现实问题带动基础理论研究”的办刊方针,对刊物的整体发展面貌产生了深远影响。刘奔先生也是一名将毕生精力奉献给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思想家和一位具有强烈忧患意识和学术使命感的马克思主义评论家,为学界留下了大量深入人心的学术精品。哲学所自2019年以来,持续通过全面推进哲学研究杂志社的各项改革工作、激活内生动力、提高办刊水平,以实际行动继承和发扬刘奔先生的思想和精神。哲学研究杂志社、《哲学研究》杂志也将继续发扬好这种精神,守护好办刊传统,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三大体系”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王立胜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主持开幕式
本次研讨会共设置了四场发言,与会学者深情回忆了与刘奔先生的交往经历,围绕刘奔先生的思想和精神展开了深入讨论。
第一场发言由张志强所长主持。学者们围绕刘奔先生对“解放思想”和唯物史观的理解、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新概括、对价值论和方法论的开创性探索等方面展开了探讨,强调刘奔先生有着强烈的使命意识、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哲学研究所原所长李景源发言
吉林大学资深教授、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孙正聿发言
江苏师范大学原校长、苏州大学教授任平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赵剑英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编审朱葆伟发言
第二场发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纪委书记、副所长冯颜利研究员主持。学者们围绕刘奔先生在编辑工作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和影响,从学术与思想的关系、哲学应有的问题意识与现实关切、哲学所的宝贵传统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存山发言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丰子义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审孙麾发言
郑州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王路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河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哲学部主任赵培杰发言
第三场发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单继刚研究员主持。刘奔先生的生前朋友和与会学者就刘奔先生对年轻学者的关怀与帮助、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重要贡献、使《哲学研究》对学界的引领作用等进行了追忆和探讨。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何中华发言
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程广云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纪委书记、副所长、研究员冯颜利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编审李登贵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秦益成发言
第四场发言由王立胜书记主持。与会学者就刘奔先生的高尚人格、在中日学术交流中的重要推动作用、对于历史与时代的思考、在编辑工作中体现的高度敬业精神等方面展开了探讨。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韩立新发言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王晓升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单继刚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编审孟宪清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编审黄慧珍发言
最后,张志强所长、王立胜书记分别作会议总结。张志强所长指出,刘奔先生对于哲学所有着重要的原理性意义,这种原理性意义就体现在刘奔先生的真诚上。刘奔先生是真诚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真诚的思想者和学者。这种真诚具有价值观、方法论、历史观和认识论相合一的意义,正是这种意义使得刘奔先生能够如此深刻地用思想介入时代、介入现实;同时他和时代、现实之间的联系反过来又充盈他这种真诚的人格状态。今天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办刊方面,都需要刘奔先生这样的人格榜样。此外,刘奔先生的真诚也体现在学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中,他透过哲学的态度看待时代与现实,真正使得意识形态获得了与时代相呼应的真理性。最后,他的真诚也能够启发我们思考,学者应该如何将个体生命与学术、与时代现实结合起来。如何从哲学的态度出发,用真诚来联结、发现当前中国最大的现实和最大的当代性,这是今天学术非常重要的任务。
王立胜书记高度评价了本次会议的意义。他指出,刘奔先生在做人品格和学术高度上都令人敬佩,这也是令在场很多学者动情的重要原因。过去几年来,哲学所在发掘自身传统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刘奔先生的学术思考和编辑工作深刻塑造了哲学所的传统。哲学所的传统就是关注现实,以现实问题带动基础理论研究。我们应当珍视这一传统,思考如何发扬自身的传统。纪念前人是为了未来。通过纪念刘奔先生,哲学所和哲学研究杂志社将认真总结取得的成果,并将它们转化成下一步的行动,真正承担好使命和任务。
面向时代的哲学:问题意识与思想创新——纪念刘奔先生诞辰79周年理论研讨会现场
【刘奔先生生平介绍】
刘奔先生1942年4月出生于日本长野县。1945年春天随生父迁居至中国黑龙江省,同年因战乱与家人失去联系,后被其养父刘文富先生收养。1948年春开始,刘奔在辽宁完成小学、中学学业,并于1961年考入吉林大学哲学系。大学毕业后,刘奔先后供职于辽源市第九中学和五七大学。“文革”结束后,刘奔报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并于1978年被哲学系录取,师从夏甄陶先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1981年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研究》编辑部工作,历任编辑、编辑组组长、常务编委、副编审、编审、副主编和执行主编等职务,为《哲学研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92年刘奔获国家人事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称号,1993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5年退休,2007年因病逝世,享年65岁。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