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思想演进和理论构造中的隐喻

2020-12-31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 要:在心理学的思想演进和理论构造中,不同的心理学研究者就会存在着、持有着和运用着不同的隐喻。关于隐喻的考察和阐释给心理学带来研究的明晰化、研究的自主性、探索的深入化和探索的建构性。在某种意义上说,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就是心理隐喻变迁的历史,心理隐喻的变迁成为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见证。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始终伴随着心理隐喻的变迁。隐喻研究进入心理学的途径包括心理学的隐喻和隐喻的心理学。无论是捕捉隐喻的存在,揭示隐喻的变化,说明隐喻的特性,抑或确定隐喻的作用,还是理解隐喻的意义,都可以是诸多不同学科的共同的任务、相互的协作、彼此的促进、多面的应用。

  关键词:心理学;隐喻;隐喻的心理学;心理学的隐喻;思想演进;理论构造

  作者简介:葛鲁嘉,男,辽宁沈阳人,心理学博士,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一、 隐喻的历史性追寻

  隐喻是意义表达的专用、引申、转换和放大的独特的方式。这可以是文化中的,心理中的,生活中的,也可以是学术中的,思考中的,行动中的。隐喻可以和明示相对应,隐喻也可以与推理相对应。因此,隐喻本身也就缺失明确的逻辑环节,而是直指底层的意义和背后的价值。隐喻可以成为思想的基点、逻辑的起点,也可以带来意义的放大、思想的扩大。在涉及特定学科的思想理论、研究方法和技术工具的创造发明和构造创新之中,隐喻都可以成为重要的导向标。

  关于隐喻的系统化考察和探索,广泛存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之中。因此,关于隐喻的探讨也就成为了广泛关注的内容。许许多多的科学分支之中,都会在研究者自觉的基础之上,去关注、解释、说明、重设、遵循自身学科的思想或理论隐喻。因此,关于研究隐喻、思想隐喻、理论隐喻的探索,也就体现在了不同学科的思想者的研究和探索之中。例如,存在着哲学家关于隐喻的考察和探索,文学家关于隐喻的挖掘和解说,艺术家关于隐喻的描绘和明察,宗教家关于隐喻的把握和理解,文化学家关于隐喻的追踪和透视,社会学家关于隐喻的透视和捕捉,政治学家关于隐喻的运用和引申,以及心理学家关于隐喻的揭示和论证,等等。

  有研究专门探讨了隐喻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是从认知语言学的观点,阐述了文化的现象。这里所强调的是文化的作用、文化的背景,并且区分了感知文化和背景的两种不同的方式,一是将文化看作是意义的产生系统,并且起到的是背景的作用; 二是在特定的沟通情境之中,隐喻的理念所呈现出的特定的文化内涵。[1]1

  在心理学的学术探索的活动之中,在心理学的学科思想的构成之中,在心理学的学理建构的历程之中,无论是对于学者,对于研究,对于知识,对于理论,对于方法,还是对于技术,都存在着基本的、隐含的、支撑的思想预设。这常常是通过隐喻的方式,而成为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框架、基本思路、基本原则、基本引导、基本方式。

  有研究认为,心理学研究中的隐喻的转换实际上就是思维方式的转换。研究探讨了当代心理学的研究隐喻的一系列的转换,这也就是从因果性到情境性的转换,从社会建构主义到社会情境主义的转换,等等。这涉及如下11个非常重要的隐喻。第1个隐喻是人的活动就是模塑的,人的心理就是因果系列的,也是被决定的。第2个隐喻是情境并不会导致种子成长为植物,并不存在着一个控制中心。第3个隐喻是情境性的观察是整体性的。第4个隐喻是将人理解为是与外部情境的共鸣。第5个隐喻是可以运用引力来进行解释。第6个隐喻是混合的交响曲。第7个隐喻是语言是原初的虚拟现实。第8个隐喻是语言最好被理解为是波而不是粒的和声。第9个隐喻是人总是会遭遇生活的困境。第10个隐喻是思维可以被重新想象为虚拟的现实。第11个隐喻是思想更像是波而不是发散粒子的结果。[2]2

  有研究考察了积极心理学和积极治疗中所用来增进快乐和幸福的隐喻。研究共涉及和讲述了101个小故事。研究认为,隐喻在人的日常生活和日常语言之中,是极其常见和非常普通的。这些隐喻有时是明确的和有意识的,有时则是隐晦的和无意识的。这可以带来从某个想象或概念到其他想象和概念的转换,导致人的更为丰富的符号意义和更为多样的认知水平。这可以成为经验沟通的不同的和有意义的方法。人可以通过语言讲述的故事来传递和交流价值、道德和尺度。[3]4-5

  应该说,人类的心理是最难以把握的存在,也是最多变化发展的进程,在考察、解释和引导人类心理的进程之中,隐喻都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探索的内容。特别是在迄今为止的心理学思想理论的构造和演变之中,以及在关于心理学学科的发展和壮大之中,隐喻都是重要的,甚至是核心的部分。

  当然,心理学中的隐喻的探索和研究实际上是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之上:第1个层面是将隐喻看成是心理现象,心理学关于隐喻的描述、说明、揭示和干预,都在于涉及隐喻心理的存在方式、基本内涵和变化过程;第2个层面是将隐喻看成研究构成,心理学关于隐喻的反思、确立、运用和依赖,都在于涉及心理学的研究本性、思想基础和理论预设。这两个基本的方面,就构成了心理学对待隐喻的不同方式。为了区分这两个不同的层面,可以将第1个层面的含义称之为心理隐喻,可以将第2个层面的含义称之为心理学隐喻。

  那么,在心理学的思想演进和理论构造中,不同的心理学研究者就会存在着、持有着和运用着不同的隐喻。从而,也就导致了心理学的探索、心理学的理论、心理学的方法和心理学的技术,都依据和延伸着特定的心理学的隐喻。因此,这也就是上述的第2个层面上的关于隐喻的考察和探索。这给心理学研究带来的则是考察的明晰化、研究的自主性、探索的深入化、阐释的建构性。

  二、 隐喻的心理学研究

  心理学自科学化以来,精致性、确定性和中立性的科技理性和逻辑思维一直拥有着绝对的话语权。这剥夺和放逐了心理学探索中的另一种话语权,这也就是意义性、解释性和价值性的思想隐喻和学术想象实际具有的话语权。在心理科学领域,隐喻的存在总有其道理。隐喻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作为一种思维方式,隐喻是对逻辑演绎和科技理性的一种超越,是对事物以另外视角进行的深层次理解和求索。其创造、代替、表达及模式等作用,越来越以一种丰富性、内隐性和不可穷尽性等特征,使心理学流溢出民族文化品性。在承认由逻辑语言所构建的心理学科学世界伟大的同时,也会深感到心理科学离弃隐喻的失落,因为心理学所遗失的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权力的诉求,更重要的是丢弃了一个重要的世界——人文世界,消解了理解人类心灵的平台,也弃绝了一种视野,关闭了通往人性世界的大门。

  隐喻具有如下6个特性。一是隐喻具有表达性。隐喻不像逻辑语言那样清晰和直白,而是抛开了严格的逻辑界定,以语言本身的特有功能,淋漓尽致地表达内心感受。隐喻的任务不只是描摹事物,而是理解事物;不只是传递观念或思想,而是促使人们去行动。二是隐喻具有内隐性。隐喻无法言传,不能简单化约为字面陈述。隐喻蕴含着丰富的意义,超越逻辑结构,以一种无法言说的洞见寻求“弦外之音”,任何企图以逻辑语言来解读隐喻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三是隐喻具有归属性。隐喻是人类首先创造出来用以表述心灵之声,寄托家园精神的一种语言形式。四是隐喻具有民族性。隐喻作为一种语词表达方式,是以一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为前提、基础的。民族的思维方式、民族习俗、民族传统文化等方面无一不会影响、制约着隐喻的表达样式,并构成了隐喻表达的不同民族特点和差异。五是隐喻具有日常性。以一种浅显的道理支持和架构着人类日常生活中深刻的“道”或理念,无处不有,无时不在。六是隐喻具有创造性。隐喻不仅仅是一种意义转换,更是一种意义创造。

  心理学隐喻具有特定的价值与意义。首先,人类的心理是一种自然存在,也是一种文化存在。其次,心理学所面对的不仅仅是可感、可知和可见的心理现象世界,而且是还要面对无法感知、无法视听、但能体验和自觉的心理生活世界。再次,与其说隐喻是一种说明事物的独特用法,不如说隐喻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最后,心理学隐喻的存在,凸显了心理学文化意义。[4]

  很显然,心理学的发展始终伴随着心理隐喻的变迁,每一种理论、每一个流派、每一位学者的背后,都内含和蕴藏一个独特的心理隐喻,支撑着对研究领域、研究对象、研究取向、研究方法等等的共有认同、共同理解和共生创造。心理隐喻经历的演变、更替和转换,实际上就直接影响了心理学的研究取向的更替、研究对象的转移、研究方法的变化和研究工具的创造。

  在某种意义上说,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就是心理隐喻变迁的历史,心理隐喻的变迁成为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见证。一是行为主义的隐喻为人是机器。这样的隐喻引发了心理学发展史上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华生宣称传统的意识心理学为安乐椅上的玄思,与科学精神背道而驰,旗帜鲜明地提出心理学不是研究无法观察的内部意识,而是研究可以观察的外部行为。以机器为隐喻内在地决定了行为主义心理学必然具有的机械论、还原论、环境决定论。二是精神分析的隐喻为人是动物。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声称人由动物发展而来,动物与人具有发展上的连续性。弗洛伊德深受进化论思想的启发,创立了精神分析学派,开创了心理学发展的新纪元。提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意识而是潜意识,人的潜意识活动的能量是本能,本能是所有潜意识活动的终极原因,或者是主要的源泉和动力。三是信息加工心理学的隐喻为人是计算机。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是将人脑与计算机进行类比,认为智能的本质就是对信息的加工,人的认识过程就是信息加工过程。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隐喻为人是自我实现者。这倡导了一种崭新的人性论,强调人性的积极向上,强调社会、环境应允许人性潜能的实现。五是社会建构主义的隐喻为人是创造者。在社会建构主义者眼中,知识、观念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反应、表征,而是人的主观建构,这种建构并不是个人的而是社会的,产生于人际交往之中,发生在具体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下,建构于受特定文化制约的话语实践。心理现象并不存在于人的内部,而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是人际互动的结果,是社会建构的产物。

  三、 隐喻的心理学变迁

  在关于心理行为的探索中,心理学研究、心理学思想、心理学理论、心理学方法、心理学应用等等的发展,就始终依赖和伴随着心理隐喻的变迁。这种演进的历程是从有了人类的存在和人类的心理以来,也是从有了心理的解说和心理的干预以来,就一直存在着。心理隐喻的变迁直接影响到心理学研究取向的变更、研究对象的转移、研究方法的变化,等等。心理隐喻变迁的轨迹反映了心理学发展的历程,预示着心理学发展的方向。正如有研究所指出的,心理隐喻与心理学发展相伴始终,休戚相关,只要心理隐喻在延伸,心理学理论就在发展。[5]

  一是从神性到物性的变迁。这实际上是从将人的心理行为看成是神灵支配的结果,转换到将人的心理看成是物理规律的支配。在人类社会、人类生活、人类心理的早期,神话之中有关人的心理行为的描述,宗教之中对人的心理行为的引导,都充满了各种的想象、不同的理解和神奇的把握。这直接导致的是精“神”的存在,是心“神”的奇幻,是“神”魂的魔力,是“神”志的表现。伴随着科学的出现和成长,特别是自然科学的诞生,或是广义的物理科学的探索,人类的心智就还原为了物性的存在,就成为了物理规律的体现。这所依从的是严格的物理运动的过程。

  二是由物性到人性的变迁。早期的心理学范式的隐喻主要是物的存在。这包括在研究中将人看成是物理的存在、机械的存在,遵循着严格的因果决定。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隐喻,就是集中于物质的存在、物理的运动、物性的变化。心理学的探索常常是“目中无人”,其研究是一种“无人化”或“非人化”研究。虽然广义物理科学之下的心理学探索不乏成就,但毕竟偏离了“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与行为”的根本宗旨。人本主义心理学坚持以人为本,相信人有自我实现的潜能,将人真正当成人来研究。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作为后现代心理学的代表,将人视为知识的发明家、创造者,对于真正恢复人作为万物之灵的神圣地位居功至伟,从而为告别传统心理学中的机械论、还原论、决定论扫清了障碍。心理学隐喻由“物的范式”向“人的范式”的转换,可以视为心理学发展的一座新的里程碑,实现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返璞归真。

  三是由被动到主动的变迁。在心理学的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是从强调心理行为是被动的,转向强调心理行为是主导的。行为主义、精神分析、认知理论将人看成或比喻为机器或动物,完全无视人作为人的本质属性。人本主义心理学、建构主义心理学坚信人具有自我实现的内在积极性,人可以充分利用优良的社会条件主动寻求内在的发展。社会建构心理学就将人喻为发明家和创造者,对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崇备至。由被动的反应和表征转变为主动的建构和发明。心理隐喻的这一转换或转移再次升华了人性,影响了心理学研究范式的变更,促进了心理学方法论的进步。

  四是由消极到积极的变迁。有关人的心理行为的隐喻也存在着从消极到积极的转换。精神分析心理学以动物喻人,描绘了人如何像动物一样屈从于本能,为本能所奴役。行为主义心理学以机器作类比,否认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的存在,人只能消极地接受环境刺激,被动地做出行为反应。认知主义心理学将人的大脑、人的心智类比为计算机,能够利用表征和计算控制的认知结构,对行为进行相应的调节和控制。人本主义心理学以宣扬人的积极性为基本宗旨,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突出人的自我实现,人完全成为心理与行为的主人。建构主义心理学将人的积极性发挥到了极致,人不再是世界的反映者、表征者,而且就是世界、社会、生活和心理的建构者、创造者。这些都极大地助长了积极心理学的发展。

  五是由个体到社会的变迁。心理隐喻由个体到社会的变迁,昭示了心理学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式从个人到社会的转变,从个体主义到集体主义的转换。心理学研究的发展产生了由“个体的”“心理的”视角,向“社会的”“文化的”视角的转变。行为主义、精神分析、认知主义将人喻为机器、动物、电脑,都是个体水平上的类比与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自我实现论的探讨也是局限于个体之内。现代心理学的心理隐喻及其理论分析都是个人主义的,建构主义摆脱了个体主义心理学的局限,将研究目光投向了社会文化历史的广阔天地。研究重心由个体到社会的转向,为心理学的发展开辟了光明前景,带来了无限生机,推动了心理学研究中文化转向的出现。

  六是由还原到共生的变迁。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曾经还原主义盛行。还原主义是主导心理学研究的非常重要的理论原则。其核心思想认为,世界是分层的梯级系统,可以通过已知的、低层级的事物或理论来解释与说明未知的、高层级的事物或理论。与还原相对的就是共生,与还原主义相对的就是共生主义。共生实际上就是一体化的过程。这种一体化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共同生长的历程。任何一方的演变或发展,都会带来另一方的演变或发展。“共生”就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他人之间的彼此依赖、互利互惠、和谐发展的生存状态和成长模式。

  有研究对心理学隐喻进行了文化分析。研究指出,隐喻的基本词义是把一个对象的诸方面传送或转换到另一个对象上去,使第2个对象可以被说成是第1个对象,以便更好地去理解第1个对象。隐喻并不是严格的逻辑、纯粹的理性,而是借助联想和相似的言语机制,以独特性、生动性和表达性来解说一件事情、一种现象、一类存在。隐喻正是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语言现象,传递和表达某种逻辑语言无法陈述的内在意义,努力寻求言外之意,成为人们话语方式独特的表达。这不仅仅是一种意义转换,更是一种意义创造。在逻辑语言力量强盛的科学心理学领域,隐喻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寻找着属于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这不能不说即便是科学心理学抽象逻辑思维的形成与发展,也离不开隐喻思维。心理学为了弘扬其科学精神而借助常规的逻辑语言去追求“明晰”和“雄辩”,正在将隐喻压制到边缘境地,这对于心理学来说,无疑是失去了一种独特思维表达方式,一种创新的现实力量,一种人文精神的独特表征。心理学发展离不开隐喻思维方式,心理学创新呼唤心理学隐喻思维方式的彰显和回归。

  首先,隐喻可扩展理解人类心理的视野。人类心理既是一种自然存在,有着与自然同样的发生和变化问题,又是一种文化存在,文化提供了人类适应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和建构自我心理和社会行为的工具,带有一定的自觉性。概言之,人类心理不仅仅只是一个自然进化和社会濡化的过程,也是一个获得内在价值和意义体验的过程。隐喻则既可以避免逻辑语言之所短,又可发挥其相似性、内隐性和创新性之所长,不但可以解说复杂的心理问题,而且借以表达作者独特见解和见地,扩展心理学理论视野。其次,与其说隐喻是一种说明事物的独特用法,不如说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隐喻有着逻辑思维所不具备的优势。如果说逻辑是一种表层说明力量,那么隐喻则是直接认同;逻辑以明晰规则表征事物存在,而隐喻以想象力量达至事物本质;逻辑思维长于说明,追求严谨和雄辩,隐喻思想重于创造,追求独特性和生动性;掌握逻辑依赖于专业知识学习和理论应用,理解隐喻则需依赖于个体文化背景和生活经验。最后,心理学隐喻构筑起心理学人文精神殿堂。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具有深刻的自然科学精神与独特的人文价值创造。

  从数字化、符号化、机械化的逻辑语言中重拾心理学隐喻,并非是要以隐喻语言取代心理学科学术语,而是期望隐喻与逻辑共存,理性与非理性同在,使之能更好地传达人类心灵之声,实现心理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与统一。[6]

  心理学与隐喻之间关系密切。隐喻研究进入心理学的途径至少有以下的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横向和纵向考察心理学的隐喻。每一种心理学形态都有其根本的隐喻。在不同的隐喻基础上,不同的心理学理论形态才得以建立,并可以相互区别。此外,也可以对于不同层面和水平的心理现象进行隐喻式的考察。一种方式是对于隐喻的心理基础的考察。一方面,隐喻成为反思心理学研究本身的手段,具有方法论意义;另一方面,隐喻也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直接对象,作为研究客体而存在。隐喻作为一种思维的方式或过程,本身有其独特的心理基础。隐喻的心理发生以及隐喻理解的过程,都是对隐喻过程进行心理考察的内容。

  传统的理解是把隐喻单纯看做是一种修辞手段,而当代的隐喻研究则表明,隐喻概念的重要性已经远远超出了最初的设定。隐喻研究成为文学、语言学、心理学、文化学和哲学的一个重要交汇点和热点。心理学的隐喻是对心理学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隐喻方法的考察和分析。隐喻对于心理学而言所具有的基本意义,就是从第三者的角度去考察心理学知识的获得过程,也即具有方法论上的反思与批判的意义。

  四、 隐喻的心理学价值

  隐喻研究的心理学价值涉及隐喻研究进入心理学的途径。这包括了两种有所不同的途径,也即心理学的隐喻和隐喻的心理学。心理学的隐喻是指对心理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起着导向作用的基本预设。隐喻的心理学则是指对于生活中和研究中的隐喻存在的心理基础的考察。

  心理学的隐喻包括了如下3个方面: 一是心理学历史中的隐喻。每一种心理学理论,或者说每一种心理学形态都有其根本的隐喻。在不同的隐喻基础上,不同的心理学理论形态才得以建立并相互区别。在心理学历史上存在着机械隐喻、生物隐喻、计算机隐喻等几种主要的隐喻观念。二是知识社会学中的隐喻。知识社会学是考查知识获得过程社会影响因素的学术门类。在隐喻与心理学的关系上,知识社会学从心理学知识的获得过程入手,分析隐喻在这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机制。知识社会学研究考察知识的获得与隐喻的关系。这种考察的理论前提是,隐喻思维是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人们对于新现象的认知不能够脱离隐喻性。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可以考察心理学研究方法所隐含的隐喻思维。可以从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的角度,从不同心理现象的具体研究过程出发,考察心理学家们所使用的隐喻思维。三是心理学研究中的隐喻。这实际上是体现在不同的心理学家,不同的心理学派别、不同的心理学分支等等的内部,关于不同层面、不同侧面和不同水平的心理行为所进行的隐喻式的考察。

  隐喻的心理学则涉及如下3个方面: 一是隐喻的思维方式。这意味着隐喻成为基本的思想前提、核心的理论预设。那么,在隐喻的思维方式下,最为关键的是隐喻的心理发生和隐喻的心理理解。这成为对隐喻过程进行心理考察的核心内容。二是隐喻的心理发生。隐喻本身就有其独特的心理基础,或者心理隐喻有其独特的心理发生的过程和机理。三是隐喻的理解过程。对隐喻的理解过程进行分析,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描述和分析如何获得隐喻的意义。在隐喻的理解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重要的因素:字面意义、表达意向、共同心态、语义理解、基本规则,等等。意向分析是隐喻理解过程的关键。

  隐喻思维作为人的基本的思维方式,体现了认识过程和意义过程的统一。事实上,对心理学隐喻的考察本身就是对心理学研究方式的一种反思和重估,或者说是对于研究心理过程与状态的方式和途径本身的考察。此外,中国文化的研究从一开始就明确奠定了隐喻3个方向,即认知、修身和教化。[7]

  有研究考察了语境论与心理学的叙事隐喻。研究指出,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形式,在人类认知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隐喻被认为在近代科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科学理论的建构和陈述上,也起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扎根隐喻方法勾画了4类基本的世界假说:形式论、机械论、机体论和语境论。

  语境论作为反对占统治地位的机械论的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对现今心理学和其他社会科学有着非常广泛的影响。作为语境论的扎根隐喻的叙事,在认识人的精神世界中发挥着日益独特的作用。“语境”术语是基于达尔文把语境作为“行为意义和作用的历史情境”的观点。当前行动的作用反映了过去事件的影响,并以不断变化的、动态的方式影响着将来。当形式论、机械论、机体论这三副作为科学主义看世界的“眼镜”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后,语境论这副“眼镜”便受到青睐了。

  语境是语言环境和言语环境的总称或简称,是指语言存在和运用的环境。从语言学角度来看,语境既包括了语言本身的语内环境,又包括了语言以外的语外环境。语内环境包括语音环境、词语环境、词篇环境等。语外环境既指语言所依赖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等客观条件,又指说话者的年龄、身份、职业、信念、个性等主观环境。当语境作为这样一种观察世界事物的基点时,便成为了一种称为“语境论”的科学实践观和方法论。语境论在科学实践中结构性地引入了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和心理的要素,吸收了语形、语义和语用分析的各自优点,借鉴了解释学和修辞学的方法论特征,因此是一个有前途的、可以融合各种趋向而集大成的倾向。

  语境论是从语言学走出来的方法论,必然也与语言学的本家——叙事走到了一起。由于叙事原理引导着对人类事件的解释以及人类行为的实施,因此叙事实际上成为人类组织情节、行为和对行为思考的一种方式。叙事的组织原则作为一种方法取向运用于社会科学研究中,便形成了被称为叙事研究的范式。叙事研究不是任何单个学科内的东西,而原本就是跨学科的。叙事研究扩展了社会科学中的“解释转向”。当自然科学方法的现实主义对理解社会生活有一定的限制时,学者便转向把叙事当作人类行为的组织原则,从而在理论发展中形成了所谓“叙事转向”。

  心理学不管是偏于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作为认识、理解人的精神世界的学科,要了解精神世界中所充满的作为主体的人的情感、想象、意志、观念、价值和目的等,必然要超越科学主义强调精确观察和测量以及严格控制和干预等等的方法论的束缚,走向与其研究对象的本性更为相容的方法。人不仅生活在由现实自然构成的物质世界中,而且生活在由生活体验构成的心理世界中,进而也生活在由心理意义构成的文化世界中。

  叙事心理学就强调,叙事充满着对生活经验的体验、表达和理解,具有建构自我和认识他人的双重作用。叙事对叙事者来说是一种人格的重构过程。在叙事的过程中人们重新整理自己的经验,当片断的情节连接和组织成完整的故事时,隐藏在情节后面的意义便凸显出来,潜意识中的观念被推到意识的前台。许多问题在这一过程得到澄清,从而建构出新的自我。当人们在倾听他人叙说时,也就进入理解他人内心世界并进而理解更广阔世界的过程。人类活动产生着各种各样的叙事文本(故事)。这是作为主体的文本生产者即叙事者与客观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蕴含着特定时空条件下的特定意义。研究者(阅读者)通过对这些文本的体验和理解而复活文本原先体验和象征的生活世界,展现出叙事者当初的心理世界。

  因此,叙事可以成为作为精神科学的心理学的方法。作为一种方法,叙事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一是叙事可以反映人类复杂而丰富多彩的心理世界。二是研究者可以通过倾听研究对象的故事进入其内心世界,获得对研究对象的全息了解,特别是包括对极其隐蔽的情感侧面和动机结构的了解。三是在干预性研究(如心理辅导与治疗)中,研究者可以通过引导研究对象重构个人生活故事而达到重构人格的目的。四是通过叙事的表达,发掘具有客观性和一般性的真理。[8]

  心理隐喻的探讨原本就可以是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这既可以是在心理存在的层面,心理隐喻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个非常基本的和重要的方式;这也可以是在心理研究的层面,心理隐喻成为了心理学研究的思想前提和理论预设的表达。这可以影响到心理学研究者的具体研究。

  五、 隐喻的跨学科探索

  无论是捕捉隐喻的存在,还是揭示隐喻的变化、说明隐喻的特性、确定隐喻的作用、理解隐喻的意义,都可以是诸多不同学科的共同的任务、相互的协作、彼此的促进、多面的应用。很显然,隐喻是一个容纳了不同意蕴、性质和内容的框架性、引导性和释放性的特殊存在。这原本在文化、文学、文艺、文典、文史、文明等等之中的隐喻,实际上也存在于科学、数学、理学、化学、医学、农学等等之中。这也就决定了可以从多学科或跨学科的视角去探索隐喻。

  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方面涉及和探讨了隐喻。隐喻思维的实质是不同领域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验,其实质是概念从一个认知领域投射到另一个认知领域。隐喻化从本质上说就是,人们用熟悉、具体的经验结构去构造理解陌生、抽象的经验域的过程。[9]心理学家能够对某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提出自己的隐喻,那可能意味着重要的理论发现和成就。使用隐喻一方面可以启发自己,另一方面也启发了别人。隐喻是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隐喻是思想交流的重要方式。[10]隐喻常常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建构隐含的前提假设。在心理学的理论建构中,如果是没有这种根基,没有这种框架,那么学科的理论大厦则是不可能建成的。所以说,心理学建构的理论假设在实质上也是隐喻的,也是离不开隐喻的。心理学在实质上就是隐喻的,正是心理学的隐喻实质,决定了心理学在本质上便离不开隐喻,决定了心理学的研究离不开隐喻的研究。[11]有研究区分了结构的隐喻和定向的隐喻。前者是表明隐喻的整体性,是一个概念含义的结构可表达相关的一类概念。后者是表明隐喻的方向性,有正向的隐喻,也有反向的隐喻。这种定向并不是任意和武断的,而是基于人们的物理的和文化的经验。[12]14有研究探讨了隐喻与思想的关联。第一,需要明确的是隐喻是如何运作和怎样得到理解的。第二,应该强调的是情境化的隐喻研究,是全面理解人类认知、交往和文化,特别是重视日常生活中的隐喻思维。第三,隐喻研究目前更为关注的是隐喻在思想和沟通中的存在。第四,大量隐喻研究开始重视不同的学术领域,从而大大扩展了关于隐喻的功能和意义的探讨。第五,隐喻研究的跨学科性质已经能够认识到隐喻的更为复杂的方式,也就是与大脑、身体、语言、文化等等的彼此互动的关联。第六,隐喻的研究也是观点对立和互动的,因而表明了隐喻就是创造性的,是创新性的,是文化性的。[13]3-5有研究提出了隐喻本身也有好的和坏的,也有善的和恶的,从而也就有恰当的隐喻和不恰当的隐喻。前者也许会导致有利的结果,而后者则可能会导致不利的结果。[14]135-136有研究讨论了关于隐喻的理解。隐喻使人们能够相互理解和沟通。特别是涉及容易产生障碍的理念或概念。[15]48隐喻所关联到的是语言和思想,或者说是涉及现实的语言和思想。例如,有人认为,人的认知是心灵构造的结果。这实际上就超越了现实所给定的信息,这是通过了人的知觉、记忆、语言等等。客观的世界是由人的知识和语言建构的。[16]1-2隐喻都是依赖于背景的,脱离了特定的背景就无法把握和理解特定的隐喻。[17]10-11隐喻的文化变异会涉及许多维度,这其中就包括了社会的维度、种族的维度、地区的维度、风格的维度、亚文化的维度、时间的维度、发展的维度、个体的维度等。问题则在于打破维度的界线。[18]88-111如果想要不仅是描绘出科学和心理学的本性和历史,而且是勾画和关联到未来的世界,那隐喻及其所涉及的方面就会得到细心的选择、全面的刻画以及公正的运用。[19]361

  当然,关于心理学思想演进和理论构造中的隐喻,其存在和作用也是跨学科的,因此其考察和探索也就应该是跨学科的。这种多学科可以是心理学的,也可以是哲学的,也可以是语言学的,也可以是文化学的,也可以是历史学的,也可以是社会学的,等等。不同的学科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的解说和阐释。当然,这更可以是跨学科的多元和整合的研究和探索。

  关于心理学中的隐喻的跨学科探索,应该是多学科整合的,也应该是多元化视角的,也应该是多阐释互补的。这不仅在于跨学科带来了更宽广的域界,而且在于跨学科导致了更深入的理解。这一方面会带来关于隐喻的多学科的合作的探索,另一方面则会带来关于隐喻的更完整的揭示和解说。

  对于心理学思想演进和理论构造中的跨学科的探索,可以从多侧面把握心理学的思想起源和理论繁荣,可以从多资源促进心理学的思想创造和理论建构。寻求合理的思想或理论隐喻,会成为对心理学创新性发展的促进。同样,去除不合理的思想或理论隐喻,则会成为矫正心理学的迷途的指引。

  关于心理学思想演进和理论构造中的隐喻进行跨学科探索,可以遵循的原则有三方面:一是将心理学中的隐喻的存在明确化和合理化,这使得心理学的研究是保持在合理的和有序的范围之内。二是将心理学中隐喻的存在功能化和有效化,这能够促进和推动心理学的探索和研究。三是将心理学中隐喻的存在多样化和多元化,这有效保证心理学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不断的创新和繁荣。

  有关心理学思想演进和理论构造中隐喻的探索和研究,还可以有效地去避免心理学探索、研究和发展的歧路和错误。并不是相关的心理学隐喻都是合理的和正当的,这很有可能使心理学的探索经历更多的弯路,付出更多的代价。强化对心理学隐喻的反思,包括对不合理的隐喻的纠正,也包括对有缺失的隐喻的完善,其对于心理学研究的功能和价值是不言而喻的。这也成为心理学发展中的最为关键和核心的探索和研究,以及成为心理学探索中不可替代和十分必要的考察和反思。

  但是,隐喻的跨学科探索应该是立足于心理学的,是以心理学为核心的。这不仅在于是汇聚到心理学的研究和探索中的隐喻,而且是通过心理学来集合不同学科关于隐喻的探索。这也就将非常广泛的不同学科的探索内容集中和聚焦到心理学的学科范围和心理学的发展路径之中。无论是隐喻心理学的研究,还是心理学隐喻的反思,实际上都将是多学科和跨学科的领地。那么,促进关于心理学中的隐喻的理解、把握、理正和运用,这也就给心理学一个能够通过跨学科路径引领自身学术进步的机遇。

  参考文献

  [1] KOVECSES Z.Where Metaphors Come from——Reconsidering Context in Metaphor[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5.

  [2] GUERIN B.How to Rethink Psychology:New Metaphors for Understanding People and Their Behavior[M].London:Taylor & Francis 2016.

  [3] BURNS G W.101 Stories for Enhancing Happiness and Well-being:Using Metaphors in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Therapy[M].New York:Routledge,2017.

  [4] 孟维杰,马甜语.论心理学中的“隐喻”[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5] 麻彦坤.心理隐喻的变迁与心理学的发展[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6).

  [6] 孟维杰.心理学与人文精神——心理学隐喻文化分析[J].心理科学,2010(2).

  [7] 赵宗金.隐喻研究进入心理学的途径[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8] 施铁如.语境论与心理学的叙事隐喻[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9] 费多益.认知研究的隐喻描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3).

  [10] 辛自强.心理学的措辞、隐喻和故事的意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

  [11] 熊韦锐,于璐.心理学中的隐喻以及隐喻对于心理学的启发[J].理论月刊,2012(5).

  [12] 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13] GIBBS R W.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Metaphor and Thought[M].Cambrige:Cambridge Press,2008.

  [14] RAFFEL S.The Method of Metaphor[M].Bristol:Intellect,2013.

  [15] KNOWLES M,MOON R.Introducing Metaphor[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6.

  [16] ORTONY A.Metaphor and Thought[M].Cambrige:Cambridge Press,1993.

  [17] STERN J.Metaphor in Context[M].Cambridge,MA:MIT Press,2000.

  [18] KOVECSES Z.Metaphor in Culture[M].Cambrige:Cambridge Press,2005.

  [19] LEARY D E.Metaphors in the History of Psychology[M].Cambridge:Cambridge Press,199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马云飞)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