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游戏的表意逻辑与价值向度

2020-04-10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网络游戏的表意逻辑与价值向度

  The Ideological Logic and Value Direction of Online Games

 

  作者简介:陈伟军,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传媒文化、新闻业务、文化产业,广东 广州 510632

  原发信息:《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0188期

  内容提要:以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网络游戏产生了一种自由的交互式影像叙事。通过视像、音乐、文字等的组合,以身份置换、形象切换、情感转移和意义移易等方式,玩家找到一种欲望的替换机制,完成多重欲望主体的自我想象。网络游戏包含的价值内涵,与主流文化既有契合之处,但也包含了诸多另类的生活趣味和文化因子。必须用规则来建构玩家共识,培育真正的游戏精神,避免出现价值沉沦和道德盲点。

  关键词:网络游戏/表意逻辑/叙事/欲望/价值

  标题注释: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暨南远航计划)“基于主流价值观传播视阈的网络文化建设研究”(15JNYH004)研究成果。

  

  作为可供娱乐的开放性奇观文本,网络游戏凭借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创造性、参与性和互动性,引发用户高强度、多样化的心理效应,进而影响其认知和价值取向。市场与艺术、商业与文化、技术与伦理,赋予网络游戏复杂的属性与功能。风靡一时的手机游戏《王者荣耀》就曾引发媒体论战,促使人们进一步正视网游的成瘾问题和价值角色。在价值论的视野中审视网络游戏的文化角色,有助于我们寻找一种更契合人的心灵体验、情感诉求的技术手段,使得人机关系能够植根于健康人性的精神原点,在科技与产业的平台上培育起价值与意义建构的维度。

  一、交互式影像叙事与欲望的替代机制

  以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网络游戏产生了一种自由的交互式影像叙事。游戏需要“叙事”,“叙事”与“意义”“价值”生成密切相关。即便是第一人称视角射击游戏(FPS)和格斗游戏(FTG)这些以追求动作快感为基调的游戏类型,叙事元素的比重也日益增多。叙事主线联结着游戏的各要素,特别是在角色扮演游戏(RPG)中,叙事性与互动性水乳交融,玩家可以获得“阅读小说”或“欣赏电影”的多样感受,释放更大的热情。多维立体视听叙事交流形式,为网络游戏增加了更丰富的体验元素,玩家在各种跌宕起伏的情节、故事中寻找其游戏角色和行为的意义。

  网游文本为玩家提供了在时间上分离的操作经验,它充满了模糊性、不连贯性和符号学的含混性,容纳了粗糙、重复、中断和拼凑,表征为一种随心所欲的符号嬉戏。延宕、重复的网游文本,仿佛是幽深曲折的迷宫,没有确定的叙事指向,其敞开的语境始终在接纳新的玩法。变化多端而又环环相扣的关卡,给玩家以似曾熟悉的陌生体验,意义和价值朝不同的维度播撒、指涉,如同四处播撒的种子,缺乏中心和逻辑。玩家体验的并非完整的自我和外部世界,而是进入一个幻游旅行、夸张变形的超时空,连续的时间和整体的空间分崩离析为一系列浮游的当下片段。由于摒弃了静态的固定结构,变幻无穷的网游文本成为海市蜃楼般的虚空运动,其世界本体是动荡分裂、非逻辑的,其虚拟变形和流动性难以把握,繁复的“意指链”不断漂浮,意义的产生表征为场景无限延伸的动态过程。网络游戏高度重视玩家的直观感应,高密度的能指符号追求瞬间冲击力,凝聚为迷魂陶醉式的“欲望美学”。在沉浸式的视像世界中,虚拟形象支配着叙事,各种形象操控着玩家的视线、趣味和心志。玩家并不是想探寻深度意义和终极价值,他们仅仅是为了消费形象和符号本身。

  网游文本通过设定历史、政治、经济、人文、科技等宏观背景,以及物种、服饰、画面、音乐等微观细节,创造出一个相对完整的世界,这个世界给玩家带来的整体感觉,就是游戏世界观。网游中的“世界观”一词,源于日本。在一些游戏策划案中,游戏世界观的设定被放到了开篇位置,它是整个游戏策划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业内甚至有“卖游戏先卖世界观”的说法。优秀的网游文本都呈现了一个接近于亲身体验的虚拟世界,延伸自然、社会和人的心理。与真实的行动相仿,玩家沿着游戏既定的世界观进行探索。如《功夫Online》在制作时便以“武侠创世纪”为产品定位,突出“侠义精神”的主旨,力图以中国人最能接受的方式来制作一款具有鲜明东方特色“世界观”的游戏,将游戏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道德观念结合起来。这款游戏画面风格华丽清新,音乐以东方的丝弦和金石乐器为主,烘托出浓郁的民族风格。《完美世界》以盘古开天辟地为引子,在中国上古神话的基础上打造了一个特殊的文化空间,以史诗般的背景和波澜壮阔的剧情为玩家展现一个古老神秘的奇幻世界。

  游戏世界观以叙述为手段,铺陈环境、场景、背景和氛围,包括特定历史时代、政治格局、经济体系设定等,还有画面、服饰、武器特点和角色之间的关系,这些要素的设定和阐明,帮助玩家迅速地理解游戏的基本内容和运行逻辑,进入角色状态。待到游戏全面展开,世界观更是渗透在各个元素之中。游戏大作通常都有其完整的世界观,是语境、观念、意象和理想的集合体,举凡现实生活中的要素都能在其中找到踪迹。《魔兽世界》系列拥有宏大而完善的故事背景和历史架构,涉及政治、军事、宗教、神话、种族等,所有这些方面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有内在生命的游戏世界,一种有复杂结构的世界意象,同时也是一种生存方式。

  以世界观为基础,网游不只是为用户提供休闲和乐趣,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塑造着玩家的价值观,甚至左右着流行文化潮流。在我们这个浮躁的社会中,效率和速度至上的观念让“快文化”引领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潜意识,网游满足了年青一代“触屏穿越”的操作速度和主观体验,迎合快捷生活节奏中的大众趣味。网络游戏采用类似于“震荡神经”的方法,使玩家摆脱思维限制、超越日常生活,凝神专注消解了主体与客体的距离,玩家同对象直接融和。迷幻式的投入使得网络游戏者暂时忘却自我,心灵和意志脱离现实的束缚,达到物我同一的状态。在这个意义上,网络游戏也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玩家在全情投入中感到精力旺盛、活泼、轻松自由或自豪。

  现代人的情感、欲望、自我意识都很复杂,玩家可以在网游中选择扮演自己心仪或是仰慕的角色,消弭生活跟游戏的界限,在时间和空间的转换、更替中获取不同的身份。一位游戏者解释说:“很多人在刚开始游戏时,表演的是与自己全然不同的人物,但最后,大多数人还是禁不住把自己的个性带了进来。”①由于人物的行为选择、命运历程完全操控在玩家手中,原先处于时空隔离中的人物不知不觉地转化为游戏者的自我。玩家越是投入游戏,就越是认同虚拟的角色。而游戏所预设的对手是一个被掏空了情感和灵魂的符号,一个被玩家所掌控的傀儡。用户玩得越好,游戏开发商便会把它设计得越难。大型在线网游中数量庞大的任务,让玩家应接不暇而又乐此不疲。如《燃烧的征途》《巫妖王之怒》中的任务数多达几千个,无尽的任务赋予玩家以踏实感、使命感。时而闪现、时而飘散的任务,帮助玩家一步步成长,感受一种快节奏的自我连续。当下网游商家非常重视游戏版本更新,注入新鲜元素,增加新内容或新系统,延续网游的生命力。《神魔大陆》《九阴真经》《大唐无双》《魔域》《天龙八部》等网游更新的频率很快,重铸光影、情节和角色,玩家因而能够长时间津津乐道并沉浸其中。万花筒般的变幻影像,调动起玩家紧张、激动乃至狂喜之情,全身心投入泛化的情感和感官体验,复杂性和乐趣在网游中共生共融。

  网游为个体的各种欲望诉求敞开了释放渠道,虚拟的仿真方式为玩家创造了一种戏剧性的生活空间。玩家在自我意识的冲动下,被奇幻的场景带入虚拟现实,重构了空间与时间、客体与主体。网络游戏生产快感、价值和身份幻象,它创造一种虚拟氛围,让玩家进入奇幻的虚拟物王国自由选择和行动,随时支配象征性权力资源。在五彩缤纷、奇思幻想的游戏世界中,玩家依照网游中的角色和形象来想象自我,轻而易举地建构起自我和他者,由此观照自身和周围对象的价值。彼得?威纳(Peter Wayner)描述道:“游戏中的一切都在玩家的想象中展开。在街上其他的行人看来,玩家的行动可能有点疯癫。有了这些新的工具,设计者以一种玩家周围的世界与他们可能有关或无关的方式建立神秘的领域、定向运动场、引人入胜的小说和与现实平行对等的宇宙。”②游戏角色的不停转换,玩家轻易获得多样性的亚文化身份,用新的思维、眼光观察世界。网游为玩家释放社会性的想法和需求提供了虚拟通道,网络化的游戏人在数字化的领地里以幻想的角色扮演不断变换着脸谱。

  网络游戏中流动多变的身份转换,使玩家找到一种欲望的替换机制,即通过视像、音乐、文字等的组合,以身份置换、形象切换、情感转移和意义移易等方式,完成多重欲望主体的自我想象。网络游戏者的角色扮演行为,是一种易装式的自我表演和呈现,以他者的面貌扮装,通过位置互换承担不同社会角色功能。玩家可以探索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包括对异质性思维和生活方式的认同。在带有自我表演和展示色彩的游戏空间里,分散的多个自我及其人格之间仍然有着内在联系,这也就是对理想自我的寻求。变化多端的感性生活、繁复奥妙的视听形式,推动玩家在符号的游弋之中扩张自我,实现其成就动机、情感交流和群体归属等社会性需求。

  玩家的游戏角色转换十分灵活自由,在不同地位、阶层、职业、性别的角色之间,可以根据需要随心所欲地切换、再造“自我”,游戏世界与个体生活之间并不一定具有真实的联系。网络游戏是玩家展示自我的一个舞台,游戏行为即带有自我表演的性质,玩家在游戏中扮演特定角色完成一系列事件,从虚拟人群中找到自我的镜中映像。这是一个完全属于玩家的影像世界,角色被任意支配,人物成为了游戏者的替身和载体,抽象的意义和价值被赋予一目了然的符号形式和行动过程,世界的运行合乎自我的意愿、利益。就像《QQ西游》打出来的口号:“你可以娶个妖精做老婆!你可以嫁个神仙当老公!你可以抓个玉帝当奴隶!你可以拜个兄弟闹天宫!”离经叛道、打破常规,敢为天下先,现实生活中的“弱者”“小人物”,完全可以成为游戏中的“强者”“大人物”。类似于一种“白日梦”的补偿机制,网游帮助玩家延展自身、逃避世界,实现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达成的愿望。诸如英雄豪杰治国平天下的运筹帷幄,武侠江湖血雨腥风的快意仇杀,灵异修真见性明道的飞舞激扬,神魔决战惊天动地的磅礴气势,冒险探索悬念迭出的紧张刺激——玩家的种种欲望在想象中获得满足。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李秀伟)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