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永恒价值

2021-07-1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其中一个突出的亮点就是,首次提出了“伟大建党精神”,并科学概括了其内涵。理解好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要做到两个科学把握。

  第一,要科学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来源和实践来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精神都来自社会实践。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亦如此。精神衰落往往源于国家衰落。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精神一度被挤入历史的暗角,迫切需要精神的独立和觉醒。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让中国有识之士看到了希望,精神上振奋起来,开始了以俄为师的革命探索。如毛泽东同志所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在“五四”运动中高高举起了“民主”“科学”的旗帜,中国知识界尤其是广大青年学生受到精神洗礼,有力地打击和动摇了长期以来封建专制的精神统治以及帝国主义的精神奴役。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看到了工人阶级的力量,认识到只有把人民组织起来才能够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于是,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纷纷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并相约建党。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伟大建党实践中,孕育了伟大建党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的推动下,从北大红楼的思想孕育,到上海石库门的组织协商,再到嘉兴南湖的扬帆起航,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终于诞生了。

  第二,要科学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三十二字”的伟大建党精神,高度凝练了撑起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百年历史伟业的根本动因。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的坚持,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伟大理想铸就伟大政党。一百年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无论顺境逆境,我们党从来没有动摇,使得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上,始终走在光明大道、人间正道上,因而能够从胜利走向胜利。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毅力和决心。伟大事业铸就伟大政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百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的主题。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团结奋斗、接续奋斗,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人英勇、奉献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伟大斗争铸就了伟大政党。“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伟大的事业都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伟大事业,是前无古人的,是为最大多数人谋幸福的,它必然要遭到国内外敌人的抵制,因此也是最艰难的,只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才能实现。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忠于党、忠于人民的政治品格。伟大品格铸就伟大政党。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铮铮誓言,反映了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行动上的根本要求,是中国共产党有力量的保证。

  伟大建党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优良作风、政治品格。一百年来,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党领导人民不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性质宗旨、理想信念不动摇,发扬优良作风、锤炼政治品格,又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树立起一座又一座精神丰碑。

  精神虽然是一种无形的观念,但却能够深刻影响有形的存在。马克思指出,一个政党必须要有自己的“精神武器”。百年大党何以风华正茂,究其根本就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在精神层面永葆青春,能够做到精神层面的自我革命。伟大建党精神超越了时空,具有永恒的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要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第一,伟大建党精神的永恒价值在于,这个精神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坚持真理至上、道义至上、人格至上的独特精神标识。说真理至上,是因为我们信仰的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和严谨缜密的逻辑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全人类解放指明了正确方向。说道义至上,是因为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最理想的社会,是自由、民主、平等得到真正实现的社会,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说人格至上,是因为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展示了无以伦比的人格魅力,始终倡导积极、健康、向上的主基调,始终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无私奉献、敢于创新。正是这些方面,使得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远走在时代前列。

  第二,伟大建党精神的永恒价值在于,这个精神具有坚定的不忘本我、紧跟时代、面向世界的独特气质。一种精神能否延续,要看是否有厚植它的土壤。中国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为光大伟大建党精神提供了丰腴沃土,为全体中国共产党员践行伟大建党精神提供了坚实载体,使这个精神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独特精神谱系。伟大建党精神指引并警醒着每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始终怀有共产党人的精气神,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同时时刻紧跟时代步伐,保持与时俱进、勇立改革潮头,自觉适应改革发展稳定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坚持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推进伟大社会革命,不断创造新的更大的辉煌。伟大建党精神深刻昭示:一个成熟自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一定是一个既能坚守初心又能吐故纳新的政党,一定是一个既能正视历史又能面向未来的政党,一定是一个既能独立自主又能博采众长的政党。

  第三,伟大建党精神的永恒价值在于,这个精神具有引领中国精神、人民精神、民族精神的独特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仅只是经济的复兴,更是精神的复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的那样:“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从根本上扭转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精神被动的局面。百年奋斗征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光辉成就,这些成就归根结底都是伟大建党精神引领的结果。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新时代新阶段,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不但要有先进理论的武装,还要有强大的精神武装。必须继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让伟大建党精神引领中国精神、人民精神、民族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论述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科学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联系,深刻揭示了百年大党何以能够带领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道理。只有光大弘扬好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才能始终在精神上占据主动、保持年轻、具有力量,才能更好地支撑起民族复兴的千秋伟业。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张振)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