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硕士生 作者供图
8月27日,我作为新生骨干训练营的一员,跟随着导览员走进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考古博物馆,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此馆参观学习。顺着展馆的陈列布局参观,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再到各种铁器、瓷器的出现,我们在电子星光映照之下,在各种科技与人文巧妙结合的布景装置中,移步换景,仿佛跟随着时间的洪流,跨越了中国源远流长的千年历史。在被博物馆精心设置的陈列与详细趣味的解说吸引的同时,我内心中不由得被一种莫名的情绪填充——这些陈列的展品外表之华美是肉眼可知的,而其中沉淀着匠人之心血、社会之风俗、文化之积蓄又聆听可得,但对这些考古人们费劲艰辛保存、探究的历史文物的学习,又怎能仅停留在赏物这一步。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习近平总书记这一句话,被放置在展览最开头,正是对这一情绪最好的疏解与警醒。通过学史,我们不仅要感受先人的智慧,感受中华文化深厚底蕴,更要能够在“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我们对历史的研究不能仅仅是停留在历史本身,而是能够从纷繁复杂的史实之中,掌握历史发展规律,把握时代发展大潮,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深入理解“两个结合”的重要意义。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现实路径和内在规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一方面,要立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另一方面,要深入挖掘中华文化丰富宝藏,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独具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正是在历史与现实,传统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与实践交互之中,有机结合之中实现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成功的理论和实践,让传承千年的中华文明在新时代以人类文明新形态迸发出强大的物质精神力量,展现出了其具有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性,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大大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更好探索社会制度提供了中国方案,将指引中国人民以及世界人民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当今时代风云变幻,各国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摩擦不断,暗流涌动之中,文明冲突潜藏于此。不少国外学者,好拿中国人的性情与传统人格说事,以此否定当代中国实践,也有不少人拿着具有偏见的结论,从中国悠长历史之中寻找只言片语,以此否定中华文明所具有的创造力与发展潜质。而在这明显荒谬、非理性的“研究”背后,潜藏着“西方中心论”的观点,埋藏着历史虚无主义的暗坑,企图从文化特性、人性论等角度否定近现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过去很长的时间,由于发展水平较低以及相关话语体系构建的滞后,中国声音难以有效传向世界。伴随着党和国家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伴随着无数社科人持续的研究,我们越来越有清晰的学术体系,越来越有厚实的学术自信,也越来越有坚定的学术话语,体现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突出特性为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
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一名研究生,我们应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的殷切嘱托,要有坚定的文化自信,要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要坚持守正创新的方法,兼济高度政治站位与深厚学科素养,为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奋斗。
从赏物到思情,从观史到鉴今,这是我第一次参观中国考古博物馆,但这并不会是我最后一次参观。我相信在这里你能够感受到中华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先人智慧,感受到考古人将科技与文物故事结合,为其寻求更好的寄托与存在方式,更能感受到党和国家对人文社科领域的关怀与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