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诺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2023级本科生 作者供图
端方庄重,古朴恢弘——这是我对中国考古博物馆建筑外观的初印象。走进中国考古博物馆的大门,便能感受到铺面而来的历史厚重感:仰望,灿烂的星穹绽放于馆顶,人类文明犹如群星闪耀;俯瞰,古铜色的历史长卷在脚下徐徐展开,从人类诞生到文明初现,千万年间沧海桑田。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在中华大地上印下了一道道深深的车辙,更在中华儿女的骨血里烙下了永恒的文化基因。
中国考古博物馆以“历史中国·鼎铸文明”为中国历史研究院文物文献精品展的主题,分为“文明起源”“宅兹中国”“大国一统”“和融万方”“民族觉醒”五个专题,通过考古文物展示从旧石器时代到近代中国的一系列社会变化。其展品丰富多样,引人深思;展览设计精妙,无限拉近了现实与历史的距离。
在“文明起源”的展厅中,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的各种陶器见证了人类文明从无到有、从幼稚到成熟的历程。昏暗的灯光给予人们沉浸式的体验,注视着古朴的陶器的时候,不知不觉间我与历史有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我能感受到万年前祖先们制造陶器时的那份耐心,我的皮肤甚至能感受到祖先们专心制作时呼出的粗气,一呼一吸,我们共同享有着历史的气息。透过陶器表面粗糙原始的花纹,我几乎能看到工匠们沾满泥浆的手指是如何将揉搓好的泥条一圈圈盘筑起来,厚大的手掌摩挲过钵体,陶土便听话的弯曲。他们又是带着怎样虔诚的祈愿和纯真的本心,在陶器上刻画出神的化身,希望信仰的神灵能够来帮助他们去对抗天灾人祸、生老病死。炉中炙热的火焰熊熊燃烧,照亮了他们的双眸,跳动的火光与清澈的目光有了交集,迸发出文明初生之光。穿梭于千万年前的古风悠悠拂过现在,向着未来飞去。风过无痕,我心摇曳。那一刻,我的目光与祖先的目光交汇,注视着他那与我一样的黑色瞳眸,我直直地看向他的眼底——看到了早期人类社会生活的疲惫和欢乐,看到了他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对新生命的爱怜,看到了他那与我们有几分相似的灵魂。历史的长河在那一刻融化为生命的纽带,从一个生命流向另一个生命,从一个社会流向另一个社会,从中华古老文明流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恍惚回眸,我才明白,何为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中国考古博物馆溶解了时空的隔阂,让我置身于历史之中。我在馆中轻轻踏出的每一步,望向展柜文物的每一眼,都是触发时空传送之门的开关。甲骨上篆刻下的纤细文字,陶器上尚未辨认的朱书,镶嵌绿松石的绝美玉器,大大小小的骨器……瞬息之间,几乎无所防备地,我与历史坦诚相见。在壮阔的历史山川中我如此的渺小,环顾四周,我看到了过去,看到了现在,更看到了未来。
“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刻在博物馆大厅中的这行字让我们为中华文明的厚重和美妙所感动,更给予我们向前奔跑的无限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6月2日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刻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在中国考古博物馆中,我看到了灾难时紧紧依偎的母子闪烁着人性光辉,看到了人类的第一碗面条昭示着饮食的改善和农业的进步,看到了文明初现时大大小小的聚落和城邦,看到了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明交汇碰撞出多种光芒,看到了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无数仁人志士对于中华未来出路的探索,看到了十月革命送来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时代化后是如何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看到了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一步步从弱小变得强大,又是如何一步步改变中国的命运。在历史的洪流中,我无比深刻地体悟到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五大突出特性,被中华文明所具有的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生命力和文化主体性所震撼,从而不自觉地、由内而生地思考如何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建设好当代中国社会,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想,进馆时一抬头便能看见的那句“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便是最好的答案。
毫无疑问,我们必须以史为鉴,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深入研究这片土地上所诞生的中华文明,了解它的前世,创造它的今生。我们具有传承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那是历史所赋予我们的;我们承有创造灿烂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光荣使命,那是时代所授予我们的。我们要深刻把握“两个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葆有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担当使命,奋发有为。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绝不能离开对中华历史的传承,绝不能脱离对历史的思考,绝不能没有历史的经验。作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者、中华民族复兴的贡献者和现代中国社会的建设者,我们必须要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不断探索、研究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辉煌历史,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