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嫣然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023级商学院本科生 作者供图
“巍峨雄奇,气势宏伟”,这是我看到她闪烁在阳光下威严而沉默的形象时,脑海中所浮现的第一想法。中国考古博物馆——终于同我们见面了。蓝金牌匾正上方醒目的篆体字——“史”,向我透露了她“藏龙卧虎”的内里。
自从我进门以来,惊叹的表情就不曾消逝。她庞大的展厅、精细的雕刻以及地上长到一眼看不尽的时间轴,将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的磅礴气势倾泄而出。而我置身于浩瀚璀璨如头顶星空的中华文化中,在文物中寻找历史的温度。
中华文化盘踞在彩绘龙纹盘里,她从蟠龙这一精神图腾中起源,再不断演变,最终进化为飞腾的绿松石龙。虽然这个形器置于一片黄土中,她却如上方灯柱里所显示的龙那样,游逸翱翔在广阔的文明星空。
中华文化镶嵌在邓仲牺尊里,繁复的青铜花纹见证了她身份的尊贵,最终在排排编钟的余韵中凝结成一个“礼”字的形状。
中华文化流淌在唐三彩的色调里,她从斑斓的佛教壁画中返照大唐盛世的开放包容之风,让外来文化的色彩融入灿烂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掩埋在虎门销烟的尘埃里,炮火与鲜血浇灌出的黑色是她,更是不能忘记的教训。
中华文化也藏在一本本厚重典籍里,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需要总结传承的古人智慧结晶。
然而文明也不总以厚重和望而生畏的方式现身。那些抽象滑稽的陶瓷面具总能引得人忍俊不禁,几千年前的工匠留在他们身上的指痕也令人遐想。也许工匠并不会想到自己的作品能穿越时间长河,被如今的我们所欣赏。生动小巧的玉兽惹人喜爱,老祖宗的审美放在当下也仍然是让人赞不绝口的存在。
中国考古博物馆的过人之处不仅在于其宏伟的建筑与珍贵的馆藏,其坚持让文物活化亲民的决心同样可贵。
以前参观博物馆时,我总有一种自愧之感,因为如果没有深厚的相关知识底蕴,总觉得自己走马观花。但参观中国考古博物馆时,我却没有这样的感受。中国考古博物馆有着可全方位观察文物配套解说的触屏玻璃展柜,通过清晰的全息投影将科技与历史相融合,帮助游客实现无门槛独自游馆。此外,体验祭祀、写家书等互动小游戏以及丰富的原创产品也提高了参观的趣味性。在这里,科技的创新运用为游客们营造了沉浸式的游馆氛围,通过科技创新为文物展出赋能,让每一位游客都能够真切地感受历史。中国考古博物馆也由此真正实现了“让过去拥有未来”。
参观博物馆也是在上一节历史课。进门后墙上的一行大字写着——“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凸显了博物馆作为一所“大学校”,承担着文化育人的时代重任。但这也不单单是一节历史课,当课本上的一段文字一张图片,具化成眼前的器物时,我们与历史的距离被前所未有地拉近了。相同的事物,相隔千年的人们站在同一只陶盆前,注视着同一个酒樽。如此奇妙的连接,既彰显了文明长河的流长,却也蔑视了时光的遥远。历史很厚重,但历史书很薄。此时历史的温度不再停留在冰冷的白纸黑字,而是滚烫成每个人心中深深的文化烙印。
现在,当我再面对“为什么如此重视博物馆的建设”“博物馆的意义何在”这类问题时,已有了自己深刻的理解。博物馆是人类的记忆保存库,记录了人类的创造力和历史进程,讲述着我们从何而来的故事。而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我们世世代代以史书记载的方式将文化不断传承。丢失了文化,一个民族就丢了根,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无与伦比的连续性与不计其数的智慧珍宝,更需要以文化振兴的方式将其代代相传。博物馆是大家接受历史、传承历史的载体,成为我们加强文化自信的法宝。思考过去,也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托克维尔说过:“当过去不再照亮未来,人心将在黑夜里徘徊。”以史为鉴,我们才能知兴替,不重蹈历史的覆辙。忘记历史,不仅会使我们失去参照的准绳,也会使我们失去谦虚前行、谨慎行事的态度。博物馆将历史铺陈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在感悟过去经验与教训的过程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中国考古博物馆馆长、《十件文物里的中国故事》的作者巩文女士给同学们的寄语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这句寄语饱含了对同学们人生道路的期待,更凝聚了中华民族面对历史的态度与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参观完博物馆,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更加深刻,当我再次沐浴在阳光下时,内心是满满的充实与希望。再回首,她被温柔的阳光笼罩着的样子神圣而庄严。我大步向前,迈向未来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