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写在农民的笑脸上

2023-10-31 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齐鲁大地的泰山脚下,巍峨耸立着一所省属重点高校——山东农业大学。作为省属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排头兵,山东农业大学始终紧密对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需求,用科技助力农业科技自立自强。10月24日,全国重点新闻媒体50余名记者走进山东农业大学,感受山农勃发的科技力量。

  科技创新硕果累累,山农声音名扬四海

  “十三五”以来,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积极在科技创新上寻求突破。近年来,学校成功重组小麦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顺利启动土肥高效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两大平台纳入国家创新基地新序列,新建省部级平台33个。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1项。立项各类科研项目3000余项,立项经费超15亿元;授权专利2100余件,其中发明专利1100余件。在多个国际顶级刊物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0余篇。这一串串的数字凝聚了山农人的科技力量,不仅为国家农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更让山农声音远播海外,展现出山东高校出色的科研风采。

  “依托于作物学等优势学科,我们聚焦粮食安全、绿色低碳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致力于解决农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问题,争取取得更多‘从0到1’的原创新突破。”山东农业大学科技处处长韩宾表示。

媒体记者参观山东农业大学实验室 主办方/供图

  富农强国展担当,科研生态搭平台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黄河战略等重大需求,学校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平台的高质量发展,营造了具备山东农业大学特色的“科研生态”。

  孔令让教授团队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扛起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担当,立志攻克小麦癌症世界性难题,克隆出抗赤霉病基因Fhb7,揭示其遗传和分子调控机理。团队成功培育出了首个含抗赤霉病基因Fhb7的“山农48”并大面积推广种植。

  “小麦条锈病被称作‘小麦的癌症’,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危害小麦生产的重要流行病害,对国家粮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解决这一难题,研究团队建立了快速基因克隆技术体系——性状关联突变体测序技术,以提高小麦基因的工作效率。团队耗费了五年的时间缩小范围并不断试错,才成功找到了所需要的PG5基因。该基因的应用潜力非常广泛,可以用来创制很多不同物种的杂交制种体系,并且为实现小麦杂交种生产奠定了基础。”在小麦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国交学院院长、付道林教授向记者们介绍道。

  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了“定位清晰、特色鲜明,交叉融合、功能齐全”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作为山东省属单位的“独苗”,其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去年成功重组为小麦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纳入国家创新基地新序列,在全国范围内也实属罕见。

  科技成果力转化,助农增收致富道

  2020年,山东农业大学成立了社会合作与成果转化处,专门负责校地合作和服务社会、科技成果推广与转移转化等工作。2020年以来,实现了转化科技成果83项,转化金额6764万元。公益性科技成果通过服务生产一线、技术培训、指导等得到了普遍应用,实现了转化。

  其中,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陈学森教授把选育的近30个自主知识产权果树新品种及栽培管理方法免费提供给果农,在山东、陕西等丘陵欠发达地区累计推广800余万亩,新增社会经济效益100余亿元,主持成果先后获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2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把‘水果盘子’牢牢端在中国人手中,实现自育自产自销,需求侧保障十四亿国人的优质果品的终年供应,助力健康中国。”谈及科研团队的目标,陈学森教授非常坚定,“我们用四十年讲述了‘两个苹果一个梨’的故事,就是为了乡村振兴,让农民增收、让中国人都吃上优质果品!”

  “航母平台”共出海,聚焦产业促生产

  今年4月和7月,山东农业大学先后与德州、聊城合作建设小麦育种和设施农业两个产业研究院,打造“航母”级平台,助力科技创新。9月下旬,学校先后与泰安市、沂源县共建了泰山番茄创新研究院和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

  同时,学校将依靠搭建平台,聚焦粮食安全、绿色低碳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产业重大需求,做好顶层设计,突出质量导向,依托学校优势学科,整合科技资源,实施全产业链科技攻关,致力解决农业发展中的重点问题,在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产生巨大效益。

  把论文写到祖国大地上,写在农民的笑脸上,让科研成果挂在果树枝头上。70年来,农大人一直在践行这一理念。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山东农业大学深入贯彻党的指导思想,勇担立德树人、强农兴农光荣使命,用科技利器助力新时代农业现代化建设,书写了强农兴国的山农华章。

关键词:山东农业大学;科教兴农;成果转化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王村村 曾煜婷(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