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为民众所奉祀的神祇与地方互筑根基,继而在神话圈与信仰圈的基础上形成了涵盖文化娱乐和商品贸易等功能的传统庙会。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已然成为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特别是文旅融合的重要引擎,而“庙会”作为传统地方文艺和商贸交流的核心场域,在当代文化生产中更是起着联结政府组织与民间社会的关键纽带作用。
中原区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历史积淀深厚,信仰崇拜聚集,素来就是庙会兴盛之地。2024年3月23至25日,笔者随中国艺术研究院调研组赴河南周口调研,一路先到鹿邑参加了“老子祭典”展演活动,又赴淮阳参观了伏羲太昊陵,后至周口市中心城区游览了关帝庙文化街区,现场感受到周口浓郁的传统文化底蕴和现代生活气息,尤其对庙会中各类非遗展演印象深刻。
位于河南省东南部的周口市,地处黄淮平原腹地,有羲皇古都、老子故里等美誉,也是中华龙文化、姓氏文化、道家文化和农耕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在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人文内涵的发展理念下,周口各地以丰厚的文化遗产资源赋能文旅融合,而综合性突出的庙会空间自然成为集中展示的平台。这次调研行程紧张,只是走马观花,未及深入细致了解当地历史文脉,但即便匆匆而过,也看到了众多非遗项目在各大庙会空间中展现的勃勃生机。
周口地域文化特点鲜明,围绕老子、伏羲、关公形成的庙会各具特色。透过庙会空间,可以发现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密切融合,从仪式庆典到表演艺术、从口头传统到传统工艺,民众集体实践在作为事件的庙会中得以充分发挥。本文将以周口三地举行的庙会为例,聚焦民间文艺展演,审视不同类型非遗项目在新的社会语境下的传承发展。
一、鹿邑“老子祭典”:仪式化的展演与实践
3月24日早上7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老子祭典”展演活动在鹿邑太清宫正式开始。
太清宫在神道上布置了五道时间拱门,由今及古引导观众走向太极殿前的主舞台,分别是2024年(纪念老子诞辰2595周年)、公元前487年(老子在陕西周至楼观台弘扬天下大道)、公元前501年(孔子第四次向老子问礼)、公元前543年(老子在周朝都城任守藏室史)、公元前571年(农历二月十五日老子诞生)。走过拱门如穿越时间隧道一般,营造出关于老子的文化空间。在观礼方阵前面两侧的巨大电子屏幕上,显示着活动主题“凝练东方智慧、寻根道家之源”。现场观礼的嘉宾有千余人,来自当地政府、文旅系统、企业商会,以及各界嘉宾和庞大的李氏宗亲代表。
2024年3月24日,纪念老子诞辰2595周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老子祭典”展演活动现场。
祭典仪式共七项流程:第一项“鸣盛世礼炮”;第二项“敬献花篮”,共10组;第三项“焚香祭拜”;第四项“献爵祭酒”;第五项“恭读祭文”;第六项“行施拜礼”;第七项“乐舞敬拜”,表演舞蹈《上善若水》。祭典礼成后是祈福仪式,嘉宾们将吉祥祝福印盖在了盛世画卷上。最后,伴随童声合唱《老子颂》,现场放飞祈福心愿气球。整个仪式持续了一个小时。
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楚国苦县就在今天的周口市鹿邑县。汉桓帝在延熹八年(165)春正月曾派遣中常侍左悺到苦县祭祀老子,这是关于“老子祭典”最早的文献记录。现在这座太清宫据说就始建于延熹八年,初名老子庙。唐高祖武德三年(620)追认老子为始祖,以老子庙为太庙。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加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诏建紫极宫。唐玄宗天宝二年(743)改名为太清宫。太清宫几经战乱,后世又屡次修缮。
“老子祭典”最初定名“老子生日祭典”,2006年入选第一批民间信仰类(公示时称“文化空间”类)河南省省级非遗名录项目。2021年,“老子祭典”被列入第五批民俗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老子庙会”因老子生日而形成,以太清宫为中心;鹿邑老君台是传说中的老子升仙地,成为另一个中心,这两处遗址历来香火旺盛,拜祀者众多。
老子庙会的会期从农历二月十五至三月十五日,并且自2016年起同时举行“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展演”系列活动,今年已是第九届。祭典活动结束后,展演开幕式在老子文化广场巨大的老子塑像前举行。尽管下着小雨,还是有许多观众冒雨观看演出。
第九届中国鹿邑·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展演,观众雨中观看演出。
河南是戏曲大省,代表性剧种众多,传统庙会也一直有“唱大戏”的习俗。这场精心安排的非遗戏曲舞台演出,将河南的戏曲优势集中又全面地展现出来。开场的《威风锣鼓》来自鹿邑县涡北镇孙营行政村的战鼓文化合作社,之后的豫剧越调《老子》“孔子问礼”一折邀请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河南省越调剧团团长申小梅饰演老子,国家一级演员陈清林饰演孔子,展演节目中还有观众最为熟悉的豫剧《花木兰》《朝阳沟》选段,以及唢呐表演《龙腾虎跃》、民俗表演《担经挑》和《花轿》等,最后一个节目是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的太极拳表演。
除戏曲表演外,在整个庙会空间中,商贸交易必不可少。老子文化广场门口举办了非遗市集,展示销售当地特产,主要是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类,如“鹿邑虎头鞋虎头帽”“鹿邑妈糊制作技艺”“朱氏石磨香油制作技艺”“小宋庄烧鸡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在广场西侧路两边也形成了小吃一条街。
“老子故里、道家之源、道教祖庭、李姓之根”是鹿邑重要的四张文化名片。老子具有多重身份,来参观或祭拜的游客因此有多个来源,太清宫、老君台这些遗址,包括新建的广场都成为庙会空间,沿途可见大批进香朝拜的信众前往祭祀。络绎不绝的香客或拜神或祭祖,仪式化的群体实践在这样的神圣氛围中产生了关于老子的集体记忆。围绕广场的老子塑像,也有不少膜拜的民众,有的还献上了八卦图案的生日蛋糕以庆祝老子生日。尽管参观和祭祀的人群比较拥挤,但现场依旧保持着良好的秩序。可见,当地政府已做好预案,积极协调,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民众祈愿的正常表达。
二、淮阳太昊陵:神话重述的遗产空间
3月24日下午,我们来到淮阳区参观太昊陵,由于临近关门,游客并不多。太昊陵是祭祀中华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的陵庙,据了解,每年的农历二月初,这里都会举办祭典活动和为期一个月的庙会(农历二月初二至三月初三)。太昊伏羲祭典在2006年进入第一批民俗类国家级非遗名录。淮阳太昊陵庙会是中原地区规模最大的民间庙会,在2008年曾以单日参拜人数达82.5万而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2024年初,太昊伏羲陵文化旅游区升级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太昊陵庙会也升级为“周口伏羲文化旅游节”。3月11日(农历二月初二),太昊陵也举行了盛大的“太昊伏羲祭典”,仪式程序与“老子祭典”基本相同。
2024年3月11日凌晨(农历二月初二子时),一年一度的“共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系列活动开幕式在太昊陵统天殿举 行。
伏羲神话是祭典与庙会形成的阐释依据。伏羲既是祖先也是圣王的双重身份借由神话讲述得以巩固加深,从太昊陵导游的解说中,也可以感受到口承神话的当代展演。太昊陵内各处景点所构成的地理区域,在标识、文物、实物、图像等文化符号指示下,与导游的讲述共同营造出包含神圣性与世俗性的遗产空间。
在太昊陵的核心建筑统天殿内,供奉有伏羲氏塑像,殿内周围墙壁上的《伏羲圣迹图》石刻,全面展示了伏羲一生的事迹与功绩。其中,第一幅为“履巨人迹:华胥之女,雷泽履迹。虹且绕之,娠因有之”,讲的是伏羲母亲怀孕时的神奇景象。“履巨人迹”及诸般异象与周朝始祖后稷之母姜嫄的经历极为相似,都属于典型的感生神话。之后的画像主题依次是:伏羲出世、都于宛丘、结网罟、养牺牲、兴庖厨、定姓氏、制嫁娶、始画八卦、刻书契、作甲历、兴礼乐、造干戈、诸夷归服、以龙纪官、崩葬于陈。原本散落在各类史书典籍中的记载被顺序化、合理化,进而形成了“完整的”人物生平。叠合塑像与图文的多维呈现,让参观者在并不宽敞的殿内对圣王伏羲的认知可视可感。
淮阳太昊陵统天殿。
太昊陵的其他景观也都与伏羲神话或传说关联。例如,门口“洪武驻跸”碑亭是为纪念朱元璋曾亲临此地致祭伏羲氏而修筑的,传说朱元璋逃难时得到了伏羲氏的护佑。陵内一株宋代古柏的树干长出耳朵形状,传说此“耳柏”是伏羲用来倾听百姓心声的;另一株宋柏的树杈中间长出白檀树,形成了“柏抱檀”奇观。蓍草园中挂满祈福彩带,传说伏羲就是用这种神草“揲蓍成卦”。如此多的神奇叙事不仅为民间信仰的集体实践填充了鲜活的内容,而且为太昊陵祭典与庙会的兴盛附加了多样元素。
值得一提的是,太昊陵中有一处巫术特征明显的“子孙窑”,位于显仁殿东北角青石台基上,是一个不大的圆孔,据说手指在里面转几圈就能够多子多孙。与其说是远古遗风的残留物,不如说“子孙窑”象征着朴素的多子多福的吉祥寓意。与之呼应,统天殿里与伏羲“交流”的老年信众,则更表明伏羲信仰中的沟通意义不在形式而在其实际功能。从不同角度对伏羲神话的重述,都以当下的生活世界为出发点,而庙会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场域,也实现了带有超越时空意味的体验。
太昊陵景区中还有两处特别的地方——岳忠武祠和独秀园。前者始建于明代,俗称“岳飞观”,据传岳飞曾派部将三次收复被金兵进犯的陈州(淮阳),所以建观纪念。后者是一处以松柏剪枝造型为特色的艺术公园,工匠大师极大利用了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并辅以巧妙的人工剪裁,给人以愉悦的审美感受。
太昊陵旁边布置的小吃和工艺品街区,也是“第一届周口伏羲文化旅游节”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价竞拍得来的当地特产“压缩馍”的网红摊位备受关注。传统美术类国家级非遗项目“淮阳泥泥狗”摊位似乎没有想象中的热闹。泥泥狗形象粗犷、造型多样,有浓重的原始信仰意味,与“子孙窑”的功能类似,突出生殖崇拜和祖先崇拜。可见,在庙会中售卖的这类工艺品若缺乏相应的文化解读和支撑,便显得不够引人注目。
三、周口关帝老街:文旅融合与景观再造
3月25日上午,笔者至周口中心城区参观了关帝庙和建业关帝老街。周口市首届关帝庙会于2024年农历腊月二十(1月30日)至正月十六(2月25日)举行,尽管会期已过,但还可以看到一些标有“三川十馆·春会”的景观和周边仍在继续的改造工程,据媒体报道,关帝庙历史街区核心区的更新改造于2023年5月启动。
周口关帝庙为清代古建筑群,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由山西、陕西商人集资兴建,又叫山陕会馆,现存楼廊殿阁140余间,保存较为完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部的建筑彩绘、砖雕、石雕、木雕工艺精湛,大量应用了民间吉祥图案和传说故事。除供奉关帝外,关帝庙内还有灶君殿、财神殿、酒仙殿等。后院还有省级非遗项目“周家口木版年画”展览,展出了代表性传承人夏明月的《童子进宝》《福寿吉庆》等多幅经典作品,以及一些珍贵的清代年画雕版,现场还有技艺展示和互动体验。
周口关帝庙古建筑群。
周口关帝庙内举办省级非遗项目“周家口木版年画”展览,正在展出的是代表性传承人夏明月的作品。
整个改造后的关帝老街被赋予“三川十馆”之名。“三川”指沙河、颍河、贾鲁河,这三条河在周口交汇。“十馆”指周家口的北岸山陕会馆(北岸关帝庙)、覃怀会馆(迎水寺)、江西会馆(万寿宫)、江南会馆(草关帝庙)、糖业会馆(寿阳公所)、陆陈会馆(平王庙)、油业会馆(大王庙);南岸山陕会馆(南岸关帝庙)、两湖会馆(禹王宫)、福建会馆(天后宫)。“三川十馆”的称号实际上来自周口“三寨(西寨、南寨、北寨)鼎立、夹河而峙”的地理位置和商贸繁盛的历史记载。
在仿明清豫东古建的关帝老街游览,可以看到古老和现代的融合,不仅店铺门面经过精心设计,墙壁和街角也用心装饰,如贴有周口方言“能类不轻”“咋着”“可兴”“不孬”的卡片,与关公有关的俗语“关公照镜子、一生为红颜”“千里走单骑,有勇有谋”“刮骨下棋,若无其事”等。充分利用民俗文化,展现非遗资源;吸引青年人群,打造网红打卡地,这些都成为当下文旅融合街区的通行做法,而能否“出圈”的关键在于,一方面要对地方传统文化有深刻且精准的把握,避免同质化和碎片化,另一方面也要在吸引游客“投其所好”上下功夫。
“依托项目周边文化遗产、工业建筑遗存,将特色商业、文化展示、民俗体验、旅游等功能融合于一体,满足千万游客吃喝玩乐购一站式消费体验,着力打造成为文、商、旅三者相互融合的特色文旅街区”。显然,这段关帝老街的简介只给出了仿古街区改造的常规答案。文旅融合并不是简单的叠加关系,也不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舞台与表演者关系,如何将原本松散无序的各类遗产项目并置在属于庙会(或街区)的时空中,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商业化景观改造的对象不仅是景观样貌,还包括游客想要体验到的“真与美”,当然还有作为旅游伦理意义上的“善”,即以人为本的现代化的服务体系。
因此,无论是象征空间的短期庙会,还是实体经济的街区市集,都需要聚焦于“人与景观的和谐共生”。非遗保护指向活态而非僵化,在这一基本原则下,赋能文旅就有很大的利用空间。参与庙会(或街区)展演可以有多种方式,舞台化的节目、导游的口述、技艺的现场展示、特产商品的销售等,不管以“物”还是“非物”的形式,都是传统文化复合性和共享性的体现。此外,我们还应注意到,庙会是传统,但并不代表陈旧和过时,对民俗维系功能和娱乐功能的理解要有新的拓展,这也是庙会与现代展销会、博览会的本质区别。
短暂的行程未及对街区历史做深入考察,周一上午的游客也是零零星星。不过,能在现场近距离地感受地方文化总是幸运的,足以瞥见传统文化在文旅融合中的当代价值。
结语
伴随庙会功能的变迁和文化政策的调整,民间信仰的实践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革。当下庙会繁荣的现状证明,满足民众的现实生活需求依然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坚实基础。在各类展演活动蓬勃发展的当下,我们更应思考的是,在变迁、重建与适应的庙会语境中,“寻根谒祖”的中华文化传统究竟为文旅融合提供了哪些宝贵资源?
在本次调研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周口有力地展现了其厚实的文化底色,数场文化盛典精彩纷呈。在现代时空中,普通人的生活与精神在理性世界外获得了不可或缺的情感沟通与补偿。在庙会观众中,那些香客成为自觉的践行者,大量的仪式文艺因此得到延续,各类非遗项目在其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过,与生活高度融合的民俗艺术,在被凝练提升为旅游产品时,仍不免存在阶段性的不足。笔者认为,后续可拓展的方向大体有三:第一,加强对标识性纪念品的打造,以文化符号引领旅游记忆;第二,深化对作为根基的圣贤文化的阐释,明确遗产的当代属性始终是核心问题;第三,以系统性的文化遗产观来统合产业开发,及时转变庙会作为传统场域的理念。
综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无疑是非遗传承与展示的必由之路。对笔者而言,周口之行收获满满,也看到了文旅融合未来的广阔前景。以庙会空间中的非遗展演为突破,推动地方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或许也将成为文化领域生产力更新的一种模式。
本文系中国艺术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民间文艺的当代传承与创造性转化研究”(项目批准号:2024-1-11)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