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具有高度的社会价值。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礼意味着所有人的不断教育,礼又是生活的范式,在整个现存的状况中产生出一种适当的氛围,使人以严肃的态度对待事物、信任和敬意。”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礼仪教育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礼仪在传统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传统礼仪形态丰富完整,是中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环境发生重大改变,随着社会的持续动荡与西方生活模式的进入,与中国人精神生活紧密相关的传统礼仪趋于淡化、改易或消失,面临着生存与延续的危机。这种情况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社会尤为突出。在古今中西的文化激荡中,如何传承优良的传统礼仪文化,如何保持中华礼仪文化的独特性,同时如何以开放的姿态面对与吸收西方礼仪文化元素,复兴与重建我们的礼仪文化,是我们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必须面对与思考的现实问题。
一、传统礼仪文化类别
中国是拥有悠久礼教文明的礼仪大国,自古号称“衣冠上国,礼仪之邦”,有着丰富的礼仪文化资源。我们有自先秦以来影响深远的系列礼典礼书,“有典有册”;有国家层面的完整的朝廷典礼,吉、凶、宾、军、嘉“五礼”,这是朝廷祭祀、吊问、外交、军政、庆典的标准礼仪类别。中国向来重视礼俗教化,“礼俗相交”既是一种生活规约,也是一种生活习惯。普通中国人日常生活中随处有礼,日常社交有“相见礼”,温良恭俭让成为君子的德性;岁时节日有节庆礼,人的生命历程更是与礼相伴,有诞生礼、保育礼、成人礼,寿庆礼、婚嫁礼、丧葬礼、祭祀礼等。在传统社会,礼仪文化成为人们必须养成的立身之道,从军国大事到饮食起居无不有礼,诚如《礼记·礼器》所说:“经礼三百,曲礼三千。”礼仪文化规范并服务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奠定了礼仪中国的文化基础。
二、传统礼仪文化的当代转化路径
在生活仪式中复归传统,是稳定社会的需要。生活是变动而趋新的,仪式是稳定而保守的。庸常的生活需要仪式促动与提振,以让人们在岁月与人生中获得意义与价值。岁时仪式是以年度季节时间为基础的时间通过仪式,人们习惯以节气与节日为标志。依照春夏秋冬四季循环,节气与节日对应传统安排年度时间生活。岁时节日为人们回归传统提供了时空平台,人们在节日中体认、享受与传承传统,传统也利用节日进行自我调整与更新。如我们春节回家过年、祭祀祖先,强化家庭伦理与情感传统;清明回乡扫墓,传承祖先信仰传统;端午纪念先贤、举办龙舟竞赛,强化历史传统认知及村落社区关系;七夕为牛郎织女故事提供了讲述机会,为传承爱情忠贞的两性伦理提供了呈现时机,同时七夕乞巧民俗为手工技艺传统传承创造了便利条件;中秋是秋季大节,赏月与团圆庆贺主题让自然与人伦传统得到强化。值得说明的是,与岁时节日相关的庙会,同样是传统复归的重要综合文化平台,限于篇幅,不再叙述。
节气仪式也是传统复归的展演,如立春的迎春仪式,春分祭日仪式,立夏的送春迎夏,立秋晒秋、赶秋坡活动,秋分丰收庆祝仪式,冬至祖先祭祀仪式等。人们结合地方风土物候与日常生活,利用节气时间进行天人关系沟通、身心养护与社群娱乐交际,节气时间成为传统文化回归与展示的时机,同时也是人们品味自然、体验传统的特殊节点。
人生仪礼是生命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也是生命历程中的重要时间节点。个体生命历程的通过仪礼,在中国社会就是一个将自然生命纳入伦理文化规范的保障与教化仪式。我们看到,在日常的生命保育仪式上,传统表现十分活跃。“三朝礼”因为产妇去现代医院生产而失去传承空间,满月礼、百日礼、周岁礼仍然是城乡人们重视的生命成长仪式,孩子保育仪式相关的产品在网络上畅销就是一个有力的佐证。近年来,成人礼在学校教育与家庭生活中都得以复兴,学校沿袭的是古代成人责任担当的冠礼,在高三举行成人仪式,对受礼人进行人格教育。家庭有传承民间个体生命成年的礼仪责任,在孩子12岁或16岁时举行家族或村落集体成年仪式,祝福受礼人,并培养受礼人对天地祖先的感恩和对父母的情意。婚丧是人生大礼,它不仅是人生大事的仪式,也是传统文化社会传承最集中的时间。当代婚礼虽然多数在酒店举行,但依然保持了家庭操办的传统,仪式上父母亲戚也是新婚夫妇主要礼拜致敬的人,人们以婚礼宴会作为亲友聚会的良机。中国传统社会历来重视丧礼,盖棺论定、“亡者为大”,人们通过哀悼吊唁与葬埋仪式,表达对生命的礼敬,同时丧礼也是家庭与社会成员进行生命教育与伦理教化的机会。
此外,社交仪式同样是日常生活中呈现传统的方式,虽然我们在日常见面问候时用“您好”,替代“吃了吗”,但是相互关爱关心的温情与日常交往中的人情互惠传统仍然充盈在日常生活的人际交往中。如日常座席的席次安排、出行的先后次序、进餐中的礼仪与日常的嘘寒问暖都以长者、贤者、尊者为重,这样的伦理原则依然是我们日常社交的原则。
生活仪式是社会秩序化与社会生活稳定传承的保障,也是呈现传统的时机与载体。
三、传统礼仪文化 当代应用的鲜活案例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沧桑巨变,“五四”以来的激烈反传统,到“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破四旧”,在社会生活领域“传统”等于落后,批判、破坏、抛弃传统一度成为高扬的旗帜,传统文化遭受极大损毁,但存在于人们心灵深处的文化记忆与思想观念并不能被摧毁。几千年来形成的历史传统已经通过制度与社会结构及道德教化渗透在人们的精神血脉与日常生活之中,它不可能在百年历史中得到根本改变。因此,中国历史上屡见自我纠错、自我接续的社会行动,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就是中国重回正轨的关键举措。在党与政府一系列拨乱反正的方针政策指导下,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重新获得它应有的历史位置与社会评价。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传统的复兴与重构、传统的传承与发明成为学术界与社会公众关注的话题。特别是,在政府倡导下,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复兴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20世纪末,政府开始主导民族民间文化抢救保护工作,21世纪初随着中国政府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下,获得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旨就是要尊重与传承人民的传统文化与生活传统,这成为当代中国文化史上文化复兴的重要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社会生活中传统回归成为当代中国凸显的文化景观。
在日常生活中,传统是社会良性运行的保障,它主要体现在日常社交礼仪、岁时节日、人生仪礼方面。乡土文化是中国人的根性文化,乡土社会的生存方式与乡族结构决定了乡民之间形成特定的自我组织、自我服务和守望相助的互惠关系。这种关系在宋人吕氏兄弟拟写、朱熹扩充的《吕氏乡约》中有生动体现,“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在乡土共同体中,人们在生计、伦理、规约、礼俗与患难等方面,相互激励、监督、交往、抚恤与救助。这样一种互助互惠的人情交往方式是宋明以来中国乡村社会主流的社交传统。虽然近百年来,我们的人情互惠传统随着城市化进程与乡村治理方式的变化趋向淡化,但无论城乡,特别是广大乡村红白喜事中的人情互惠传统还普遍存在。笔者在山西闻喜调查时,看到了一位农民自2000年以来礼仪往来的账本,涉及女儿出嫁、儿子结婚等,多少人随礼,随礼多少,笔笔清楚,为的是将来“还情”,如费孝通在《乡土中国》所说“相互的拖欠着未了的人情”。在改革开放之初,乡里人情还曾经是沿海地区引进外资、开展商贸合作的重要方式,一些华人华侨对故乡的情感性投资与工业商贸项目引入,促进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在东北重工业区企业改制的下岗潮中支撑困难职工生活的,除了国家救济扶持外,很重要的是家人亲情互助。这种礼俗相交、患难相恤的民俗传统,仍然在民间社会传承。
中国传统社会是礼俗社会,伦理传统是礼俗社会的核心传统。当代社会虽然已经进入现代法理社会,但礼俗传统在生活世界依然传承。人生仪礼与岁时节日是当代社会礼俗传统最集中呈现的地方。人生仪礼集中关注个人的生命历程,岁时节日是生命群体年度时间通过的节点,二者都是与时间相关的生活传统,也是民众生活世界中传统最活跃的地方。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今天我们在城乡人生仪礼中常常见到扶老济幼的传统。
诞生礼是人生经历的第一道仪礼,为了祝贺新生命的诞生和护佑新生命的健康,人们虽然因为医院生产不能行传统的“三朝礼”,但满月礼与周岁礼是少不了的。山西晋南新生儿的满月礼称为“做满月”或“弥月之喜”。姥姥、姥爷要送外孙一块牌匾,或用红纸书写,上书吉祥祝福语,如“弄璋之喜”“早日成才”“前程似锦”等,同时要送特制花馍,如小老虎、小猫等,祝福孩子健康成长。湖北乡村新生儿满月,主家要办满月酒,亲朋恭贺,主家以红糖茶招待。幼儿周岁礼,是诞生礼的重要环节,城乡家庭要置办“抓周”礼,以预测幼儿未来志向及为幼儿祈福。2020年疫情期间,一位困在惠州的武汉市民在宾馆住房内还为自己的外孙周岁举办了简朴的抓周礼,虽在旅途,条件简陋,但这家人仍然举办只有小家庭一起庆贺的抓周礼。我们在网上调研时发现仅抓周用品套装、礼盒中的一个款式,当时就有2.4万人收货,其他两款也分别有6190人、4844人收货,可见人们对周礼的重视。一些在城里工作的年轻父母对孩子周岁也相当重视,为其举行抓周仪式成为时尚。可见,诞生礼传统仍存在于百姓的生活中。当然也有部分城里人的周岁礼多为点生日蜡烛、吃蛋糕,形式虽然改变,但周岁庆贺的传统意义还在。
成年礼作为人生仪礼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现代中国以多样性的方式存在。在北方,山西、内蒙古有与幼儿保育有关的生命仪式,有12岁的“圆锁”成年仪式。在南方,上海郊区、广东潮州的16岁“出花园”,福建泉州“做十六岁”,浙江洞头七夕16岁过“小人节”,湖南瑶族12岁“过童关”,云南纳西族13岁行换装礼,这些传统的成年礼,今天在这些地区还生动地存活传承。还有一些地方成年礼在结婚前一日举行,如湖北地区新郎与新娘在婚嫁前一日,分别会有取号与绞面、上头等象征成年的仪式。在城市里的中学通行18岁举行成年礼。21世纪以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动的开展,部分城市中学开始注重成人仪式的传统文化内涵,有仿古冠礼的汉服成年礼,有的在国子监或孔庙举行。随着国家对青少年成长的日渐重视,承载“成人之道”的成人礼成为各地学校复兴传统文化的重要实践。
婚丧礼仪是人生的重要礼仪。近代以来,婚丧礼俗成为社会管理者特别关注的地方。虽然屡经改易,但婚丧礼仪的基本精神与仪式主要环节大体仍然活态存在。近代婚礼改革中,传统的“回车马”“庙见”“拜高堂”等仪式行为都被替代改变,以主婚人、证婚人、介绍人替代传统的嘉宾与媒人,以奉茶替代拜见公婆,以相互鞠躬致意替代夫妻对拜。这些婚俗仪式的表现形式虽然发生改变,但其服务婚姻关系缔结的根本精神依然传承。而拦门、坐床、闹洞房等具有娱乐性的仪式活动在城乡依旧普遍存在。当代婚姻仪式中,拍婚纱照是其中重要环节,它看起来较为西式,但与传统婚嫁备新装、穿新嫁衣也有隐秘联系。在乡村,婚礼举行当天的仪式活动基本还是传统形制,婚宴依然是婚礼的重头戏。我们反对天价彩礼、反对婚宴奢华,但对于今天仍然存在的符合人情的适度的嫁妆与彩礼、简约的婚宴依然持正面评价。它是传统的,也是我们当代婚姻生活关系缔结的重要环节。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认知程度的提高,传统婚礼的复兴成为新时尚,一些青年男女身着传统婚礼服饰,举行传统婚礼仪式,如挑盖头,拜见父母、嘉宾,夫妻对拜,入洞房等。我们在河北廊坊胜芳古镇婚礼中见到,身着传统新婚礼服的新娘带着“离娘饺子”,从轿车中下来,进入新房,在经历了传统拦门仪式之后,在新房先食用饺子,而这些仪式环节都由雇请的摄影师记录。
在当代语境下,传统礼仪已经是我们当代人理解的传统方式,它拼接糅合在现代生活场域与仪式环节中,传统符号的发明与利用,传统名号下的众多变化,都说明人生礼仪实践处于鲜活与多样状态。丧礼是中国传统大礼,“生相亲爱,死相哀痛”、慎终追远,成为乡里生活基本情感与礼仪表达的精神信仰内涵,“吊死问生”是亲戚邻里相互关怀的伦理传统,一旦有丧事发生,亲邻就会聚集到丧主家帮助处理丧葬事务。在当代民间礼仪实践中,人们仍然重视丧葬礼仪在个人、群体、社会三个层面上的价值和意义,往往利用丧葬仪式进行社会教化。通过上香祭奠仪式,礼敬亡人;通过主持人盖棺论定的悼词与礼生的民间小调,进行道德伦理教化。
四、以优秀传统礼仪 夯实当代中国文明基础
作为具有五千年文明的礼仪国度,中国具有制礼作乐的悠久传统。丰厚的礼仪文化理论积累与历代传承的广大民众的礼仪实践,构成了礼仪之邦的文化表征。礼仪文化是自古至今中国社会整合与文明进步的文化要素,当代我们面临着建设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优秀礼仪文化具有夯实当代中国文明与温润中国文化的重要作用。
近代以来,在西方思潮的影响下,中国传统文化包括礼仪文化成为人们批评、指责,甚至谩骂、弃之如敝屣的对象,我们一度成为无根的文化浮萍,出现严重的文化粗俗化、野蛮化局面,文化认同出现危机,国家形象严重受损。改革开放之后,我们逐渐认识到,近代以来我们对传统的态度过于急切和简单粗暴,逐渐矫正我们在泼洗澡水时把澡盆中的婴儿也一同泼掉的荒谬做法。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强调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优秀传统文化逐渐回归,成为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列的中国当代文化主干。这是近百年来,传统文化命运的大提升与大转折。如何将丰厚的礼仪文化资源转化为当代国家文化软实力,增进当代中国文明形象,是我们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必须解决的现实课题。
“国无礼不治,人无礼不立。”为了说清楚礼仪传统与构建当代中国文明的关系,我们首先分析传统礼仪的构成及其核心内涵。中国传统礼仪按功能分有六大类别,包括社交礼仪、岁时礼仪、冠礼、婚嫁礼仪、丧葬礼仪、祭祀礼仪等,按礼仪性质分有礼文、礼义、礼器三个层面。礼文是礼仪程式,礼义是礼仪观念与精神,礼器是配合礼仪行为过程的物品,也是礼仪观念的物质载体。礼文、礼义、礼器三者构成礼仪完整的结构,这也是“礼”的整体。其中,礼义是礼仪文化的核心,它是礼仪文化的精神原则,礼仪行为与礼器礼物是这种礼义观念的外化形式。如果我们只有礼仪行为,而缺乏对礼仪行为何以如此的认知,我们就失掉了礼义这一礼仪文化的灵魂,成为烦琐的礼仪虚套。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是基于礼教的文明,是与“天文”“地文”并立的“人文”。《周易》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是敬天礼地、体现族群伦理与政教伦理等包蕴礼义核心的文化。如荀子在《礼论》中所说:“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其次,我们要说清楚国家文明的内涵。国家是具有特定历史文化传统的人群所组成的共同体,特定人群共同体的文明就是国家文明,国家文明高于个体文明与一般社会文明,是特定共同体文明的集中体现。国家文明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社会文明与生态文明五大层面。其中,社会文明是国家文明最凸显的文明部分,而礼仪文明是社会文明的基本内容。中国是传统的礼仪大国,礼仪文化历史悠久,且没有中断,礼仪文明传统影响深远。有人说中国不是民族国家,而是“文明型国家”,就是说中国是一个有着连续文明历史的文化共同体,其中礼仪文明在奠定中国文明型国家形象方面具有重大基础作用。我们中国人的家国同构,国以家为基础,家以国为尊荣,如歌词所唱“家是小的国,国是千万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传统文化人的实践与追求,贯彻其中的是礼义伦理。
最后,优秀礼仪文化能够促进与提升当代国家文明。礼仪文化是中国的重要文化资源,优秀的礼仪文化是基于人类良知而形成的行为规范。中国儒家是礼仪文化的倡导者与实践者,“修己以敬”“修己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以礼义伦理作为修身、利人、治理社会的理念。国家是人群集合而成的共同体,它的基础在国民,国家力量是国民个体自由而能动的活力集合,国家文明形象以国民个体礼仪文明作为呈现方式。因此,国家文明形象的建构需要从国民个体做起。国民个体文明是社会文明的基础,社会文明是国家文明的体现。
结 语
如何运用优秀的礼仪文化资源促进与提升当代国家文明,其途径有三。
其一,以优秀礼仪文化养育儿童。少年强,则国强,少儿文明,则国家文明。在家庭教育、幼儿教育与中小学教育中,通过家长与教师的言传身教、国民礼仪课程的开设与礼义经典的诵读、课外礼仪活动的训练和培养,让中华礼仪文明深植少儿内心,“故童子雕琢,必先雅致”。由此养成敬畏自然、敬畏历史、尊重他人、友爱同胞、情怀人类等不忍之心、恻隐之心、慈悲之心、友善之心,并成为心理与行为习惯。让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成为儿童的自觉意识。
其二,在社会生活领域结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融入传统礼仪文化,推广符合时代需要的传统礼仪,让礼仪文明成为国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社交礼仪是生活中常用的礼仪,如拱手礼、作揖礼是中华传统的“相见礼”,它与中国人的温润性格配合,大方而得体,庄重而文雅,在揖让之间,尽显国人的礼敬之心。新冠疫情期间,出于健康和卫生的考虑,无论是私人领域还是正式社交场合,拱手礼成为流行时尚。我们可以借此良机,复兴传统拱手礼,让它成为我们当代社会的社交礼仪。在国际场合特别是新闻记者发布会上,我们的新闻发言人如果以拱手礼开场,然后以得体含蓄的语言宣示中国人的立场,相信更能彰显泱泱大国的风范与气度,国家文明自然得到有效显现。
传统的冠婚丧祭之礼同样可以服务与提升我们的国民礼仪生活品质,增进国民礼仪文明,如传统成年礼,强调“成人之道”,就是要培养具有完整人格的社会成员。我们今天可以借鉴传统成人冠礼的礼义精神,通过成人仪式,促进受礼人的心智成熟与道德完善,激发受礼人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我们通过诵读成人誓词与宪法等仪式场景,进行公民教育。传统婚嫁之礼重视家风门风,重视婚姻家世清白,重视立业兴家,通过婚姻“六礼”缔结婚姻关系,迎娶要拜天地、拜高堂与夫妻互拜,由此确认新婚夫妇礼敬自然、礼敬家长以及新婚夫妻之间互敬互爱的伦理精神。这些确认与传承,有利于家庭的和谐与稳定长久。
慎终追远是中国礼仪传统,送亡与悼亡的仪礼最能体现中国的礼仪文化。丧葬礼仪体现了中国人对亡人的尊重、对生命的礼敬。我们在当代丧葬礼仪改革中,应该重视这些礼义精神内涵的传承,结合现代社会生活环境予以形式变化,但务必不要草率地对亡人以极简的方式进行处理,应该传承社会性悼念仪式,礼送生命个体的最后一程。对生命个体的尊重与礼敬,是社会文明的体现,也是国家文明的具体呈现。
其三,在国家重大政治生活中重视传承与复兴传统礼仪文化,凸显国家文明。国家是人民的共同体,人民的礼仪文化传统就是国家层面的礼仪、文化传统。《荀子·大略》言:“礼,以顺人心为本。”国家在大政小情、内政外交上率先垂范遵守、实践礼仪文明,不仅有助于在国内外树立良善的国家文明形象,而且充分体现国家的软实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十分重视礼仪礼典建设,有任职的宣誓仪式;有元旦、春节的新年致辞与庆贺仪礼;有先烈纪念日的礼敬仪式,有清明祭扫英烈的活动等。特别是,人民遭遇重大灾难时,国家举行全国哀悼活动,以国家最高领导人领衔的默哀仪式,国家大礼肃穆庄严。2020年,中国遭逢新冠疫情,许多一线医护工作者与感染者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党中央与政府在传统的清明节举行了盛大哀悼仪式,追念祭祀亡人。这样“顺人心”“合人情”仪式的举行,不仅为凝聚全国力量、共同抗击疫情提供了重要精神与情感助力,而且还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国家文明形象。由此可见,传统礼仪文化对于构建现代国家文明的价值与意义。
通过以上途径,我们能有效地实现以优秀传统礼仪文化增进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国家文明形象提升,奠定文化强国的历史基础。中国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是中国重塑文明的重要社会行动,我们从乡村社区开始的文明实践,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撑。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